標籤:

科技這麼發達,為什麼沒能阻止恐襲?

12月19日,離聖誕還有不到一周,在往年應該是充滿了期待和喜悅的日子,在今年卻被蒙上了悲傷和恐懼的陰霾。當地時間同一天,歐洲連發3起襲擊事件,造成數十人死傷,其中尤以德國柏林恐襲事件造成的死傷最為嚴重,而極端組織ISIS已經宣稱對此事件負責,此次襲擊事件也被正式定性為恐襲。從去年末的巴黎恐襲事件開始,歐洲一直槍聲不斷,恐襲頻繁。據外媒報道,截止到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範圍內僅9天無恐襲事件。2016年真的要成為恐襲元年了嗎?

全世界的恐襲高潮正在來臨?

在12月19日發生的三起襲擊事件中,死傷人數最多的是發生於德國柏林的卡車衝撞事件。該卡車以65公里的時速沖入人群密集的聖誕集市,撞死12人,撞傷50多人。隨後警方調查聚焦的多名嫌疑人身份均非德國當地人,一為巴基斯坦難民,一為突尼西亞人。

歐洲,移民,難民,聖誕集市,恐怖襲擊,這幾個關鍵詞足以引起很多歐洲人民的恐懼和憤怒,並再次把接收難民和對抗恐襲推上討論台。法國、比利時、義大利等多國政府迅速反應,加強節日安保措施。但對國際政治的影響最大的,恐怕還是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被槍殺事件,這也是三起襲擊事件中發生最早的一件。

從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致使俄土關係惡化,到俄羅斯不計前嫌將政變情報透露給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今年以來,俄土關係幾經變化,一波多折此次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的恐襲,兇手從背後刺殺了俄駐土耳其大使,目前判斷遇刺和恐襲密不可分。可以說,這是一場發生在攝影機前的恐襲秀。

美國學者布賴安·詹金斯就曾說:「恐怖主義的目標不是實際的受害者,而是旁觀者。恐怖主義是一個劇場」。施恐與反恐,就像是一個太極圖的陰陽兩面,相剋相生。相比起單純的襲擊,恐襲的最大不同就在於恐怖分子和其背後的恐怖組織不僅僅只是想造成人員的傷亡,他們還企圖利用現代科技和現代媒體傳遞信息,散播恐懼。在恐襲和反空襲的較量里,現代科技所佔的分量也越來越大。

大數據等現代科技如何反恐?

在今年年初的巴黎恐怖事件當中,佛羅里達大學助教Taha Mokfi為了解全球各地的人們怎麼看待巴黎恐怖事件,挖掘社交媒體上的各種數據,僅從推特賬戶上就摘錄了20萬英語推文。其中包括#伊拉克、#穆斯林、#ISIS、#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等眾多標籤,並以此產生標籤雲和情緒評分。然後再應用數據科學的R編程語言,繪製圖表,確定和解析#巴黎襲擊標籤和其他相關標籤之間的關係。

除了進行事後統計,大數據也可以給恐襲提供事前預測和分析。比如利用Tableau數據可視化工具可以審查近10年內參與極端主義、跨國犯罪和恐怖主義的個人和團體的相關數據。ISVG(暴力組織調查研究所)每周使用Tableau生成各種不同的報告,並將它們發送給世界各國國防部官員,來檢測任何可疑的和不尋常的數據模式,幫助各國國防部了解主要恐怖分子陣營的模式和特徵,這款軟體還可以通過面部特徵進行人臉識別,幫助各國儘早將安全措施打牢,防患於未然。

俄羅斯也在作戰中頻繁運用大數據進行作戰分析和戰略制定。通過利用挖掘分析演算法的解析技術,俄國國防軍隊不僅能夠獲取恐怖分子的信息和其餘變數特徵,還能夠根據其活動軌跡和社交網站上的行蹤大致確定其活躍範圍。比如在之前的空襲ISIS作戰行動中,俄軍就初步實現了太空力量和空中力量的一體化整合。太空衛星為空中的戰略轟炸機提供了目標的精確定位數據、為導彈和炸彈提供了精確的導引,為戰略轟炸機繞歐洲大陸邊緣「遠道」飛行等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隨後,根據衛星所得數據判斷出恐怖分子活動據點,並且為俄軍提供大致人數及火力值,為其之後的空襲成功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礎。

在Dataeye創始人汪祥斌看來,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成熟和普遍利用,在未來,包括社區管理、人員流動、交通疏導、治安管控、國土安全等都會涉及並得到實質性的應用,而且越來越下沉和普遍。包括汽車聯網、智能家居、家庭娛樂等都會與大數據充分結合。

除了大數據云端數據系統以外,人工智慧(AI)技術也開始投入反恐行動。AI最重要的優勢在於能對恐怖分子、犯罪分子和極端分子建立更好的模型,採用的方式比人類在紙上的演算更加複雜和精巧,也更加有效。比如在作戰中理解敵軍的組織結構,理解敵軍信息如何傳播,或者是確定敵軍的作戰部署計劃和行動時間。如果僅靠人力,所得數據龐雜且耗時太久,利用人工智慧便能夠快速,準確的獲取信息。

比如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學者們就曾利用AI系統分析出2014年下半年ISIS記錄在案的2200多次行動,發現了後者多種行為的規律。如果遭遇大規模空襲,ISIS會減少步兵作戰行動,轉而使用「簡易爆炸裝置」;在敵人發起大規模地面進攻之前,ISIS喜歡大肆動用汽車炸彈等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高科技給反恐提供了支持,但反恐並不是有了高科技就可以成功的。主人公在高科技的幫助下,輕鬆搞掂各種恐怖分子是只能出現在《國土安全》和《碟中諜》的虛構故事。因為高科技一方面可被科研機構和政府利用,進行反恐的事前預防和事後搜捕;一方面也可被恐怖分子用來武裝自己,提高殺傷力。

在法國巴黎遭到恐怖分子襲擊後,有證據顯示恐怖分子可能使用了索尼的流行遊戲機PS4進行通信,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PS4很難被監控。雖然科技含量相對低,但比傳統加密電話、簡訊和郵件更為安全。

英國每日郵報也曾刊登過專家意見稱,3D列印技術的迅速擴散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不法分子可利用該技術製造槍支,甚至是核武器。核政策專家馬修-克勒尼希(Matthew Kroenig)和特里斯坦-沃爾佩(Tristan Volpe)提議稱,應當採用其它策略限制危害核安全領域的增量製造,控制3D列印技術的擴散;除了控制硬體,政府和行業技術人員應當更有效地保護好建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零部件的圖紙設計。

軍備控制分析專家艾米-尼爾遜(Amy Nelson)指出,隨著數據數字化存儲,這些武器設計數據很容易擴散傳播。恐怖分子和其他非政府武器也在積極使用3D列印技術製造更具毀滅性的武器裝備。

除此之外,任何一種現代科技都可能被恐怖分子加以利用,從智能手機、全球定位系統、電子地圖到暗網、網路加密技術、3D列印技術,高科技已經成為了恐怖分子的隱身衣,他們利用科技來招兵買馬,再利用科技發起作戰。政府難以追蹤,直到恐怖組織自願脫下隱身衣宣稱自己製造了襲擊,我們才恍然大悟。

高科技技術也許比人類算得快、比人類記得多,甚至可以在足夠多數據的支持下進行人類行為的預測和模擬。但它畢竟不是人類,沒有人類的情感也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它是強大的有力的反恐武器,也是強大的精密的襲擊武器;它既可以被我們運用指向恐怖分子,也可以被恐怖分子拿來對著我們。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互聯網明星創業公司臉萌、FaceU等品牌操盤手,關注互聯網和科技創業。

推薦閱讀:

像<查理周刊>這樣諷刺雜誌的存在有什麼意義?
如何在男子砸運鈔車這類事件中保全自己?
朋友你為什麼不逃跑?你可不是史泰龍
為什麼一起暴力事件是否被認定為恐怖襲擊那麼重要?
對恐襲說不

TAG:恐怖袭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