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9)走運的希德:私有化時期

  人們普遍認為撒切爾政府從來都沒打算將私有化的規模搞得這麼大,他們差不多只是在無意之間發現了一條通過出售資產來快速生財的簡單途徑。如果真是如此,那他們也未免太「無意」了一點。在撒切爾政府執政的十年間通過出售土地與企業獲得了290億英鎊,通過向124萬廉租房住戶出售房屋獲得了180億英鎊,上岸的石油,商務人士與觀光客乘坐的飛機與飛機降落的機場,電話與電話線,汽車,引擎,鋼鐵,為英國人沐浴品茶而服務的自來水管以及凈水系統——一切的一切在這場資產從政府向私營公司與個人轉移的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衝擊。到了1992年選舉的時候,公營部門還剩46家公司,90萬名員工。將這一切視為意外是錯誤的看法。七十年代中期保守黨就承諾將廉租房出售給租戶。國有企業私有化之所以在1979年保守黨競選宣言中沒有得到體現只是因為當時這一想法還不成熟,還有部分原因在於保守黨不想把選民都嚇跑。但是右派討論私有化已經很久了。在他的第一份預算演說當中豪爾說希望縮小公有部門。「出售資產的規模十分關鍵」,而且這樣做是「我們長期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將會證明一切。一位在撒切爾時代這個題目上很有影響力的經濟作家說創造出「私有化」這個詞是政府在公關方面的神來之筆,這個詞現在已經得到了世界範圍的通用。私有化是當代英國出口的最重要思想,儘管撒切爾本人並不喜歡這個詞,而且用得也很少(另一個說法是「去國有化」,不過這個詞看上去更難看也更不準確,因為有些出售掉的公司與資產從一開始就不是國有的)。私有化在1981-82年一開始的時候步子很小,具體私有對象包括BP的股份,科研公司阿莫斯海姆(1),大東電報局(2)的一半,以及之後另行協商的英國國家石油集團(3)。這樣做的動機有很多。最初為了資助駭人的公共部門借款需求很有必要籌集大量現金。但這既非私有化思想的起源也非其真正目的。豪爾與勞森自1980年就明確指出創造一個由新股東組成的龐大群體是托利黨政治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勞森談到了十九世紀擴大投票範圍時的恐慌情緒,將政治權力下放到那些與國家興衰全無關係的人手裡曾令許多人感到不安。「但是解決之道並非限制選舉權,只允許擁有私有財產的人投票;而是要將財產所有權儘可能地在大多數投票人當中擴散。私有財產所有權的普及對於自由與民主的存活至關重要。」

  還有另一種說法,即私有化是防止英國滑向社會主義的單向制動輪。如果有人指控工黨當年創造巨型公有部門是為了讓依賴高額公共開支為生的僱員們成為忠誠的工黨票倉,那麼托利黨的打算就是打造「財產所有權民主」,他們所依賴的選民有著截然不同的利益所在。此時在英國存在著一個龐大且堅定親私有部門的股東與購房者群體,這些人大多在私營公司工作,與工會也越來越沒有聯繫。重新國有化的代價令工黨對這一做法的鼓吹越發空洞。20年之後,逆轉私有化進程的想法只有在政壇邊緣才有人討論。持股成年人佔總人口比例從工黨下台時的7%上升到了撒切爾下台時的25%。「購買權」政策(4)使得超過100萬戶家庭買下了自己居住的廉租房,裝修一新之後眼看著房價節節拔高,尤其是這些家庭買房時還得到了33%到50%之間的折扣。私人購買住房佔住房總量的比例從1979年的55%上升到了十年之後的67%。總體而言在托利黨執政期間人們的確富裕了很多。八十年代的國民財富總量上升了80%,這徹底改變了日常政治生活的規則。舊工黨不僅在下院,也在購物中心與房地產辦公室里遭到了挫敗。

  但是如果我們透過表面再觀察得稍微深入一點,事情就沒那麼黑白分明了。在這股財富的巨量增長當中,股票起到的影響相對很小。工資上漲與第一次房價繁榮的作用要重要得多。而且人們之所以大量購買股票主要也是因為價格合算而不是因為什麼深刻的文化變革。政府需要快速籌集資金,也希望推廣股份所有權,很明顯這兩方面需求之間總是有著潛在的衝突。這兩個問題都與政治息息相關,因為前者影響著稅收水平而後者關乎持股選民群體的規模。一次又一次,從叫價低到難看的阿莫斯海姆公司出售到日後規模越來越大的私有化舉措,大臣們在最大限度擴散所有權的問題上矯枉過正,而顧不上考慮如何盡量將公司與資產賣出高價。起到破冰作用的是1984年11月的英國電信(5)52%股份的私有化,這一筆買賣就籌得了前所未聞的39億英鎊。這是私有化第一次獲得電視與報紙轟炸式宣傳的造勢,所有股份很快就出售一空。

  在這件事當中,200萬人,或者說成年人口的5%購買了英國電信的股份,一天一夜之間英國股東的人數就翻了一番。接下來是英國天然氣公司(6)。早在六十年代晚期北海天然氣田就開始供應英國需求。從雅茅斯與赫爾上岸的天然氣開始替換基於煤氣的舊式「城鎮供氣」系統,這箇舊式系統長久以來對英國鄉間建築的款式與氣味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全國性管道網與陳列室使得天然氣成為了英國最受歡迎的家庭能源,而且在許多方面這都是個徹底壟斷性的行業。英國天然氣公司主席丹尼斯.魯克爵士(7)私下裡轟轟烈烈地大肆活動,成功地保護了英國天然氣公司不至於在出售之前遭到拆分。這次政府以及政府顧問們又想到了電視宣傳,宣傳片的主角是一位大眾臉的鄰居,有什麼好事其他人都不告訴他——「別告訴希德」——等到股份發售細節終於公布之後,「告訴希德吧」。這筆買賣籌集了54億英鎊,是英國規模最大的單筆私有化交易。

  但是這位鄰居的名字聽上去總有點怪。「希德」(Sid)是不是與「外財」(spiv)有點諧音呢?是不是廣告團隊里的某人下意識地發送出了一條信息呢?實際上對出售股份的激烈搶購反映了十分普遍且準確的看法,即天上真的掉餡餅了,而且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希德知道要往麵包的哪一面塗黃油,但是這並不足以使他成為一名大廚級別的資本家。隨著阿比國家銀行這樣的前建屋互助會組織在股份化以及向銀行轉型的過程中向自己的成員發放大量價格十分合適的股份,一個「十分感謝」式一次性持股階級在英國發展起來。二十一世紀初期,英國國家統計局回顧私有化時期的數據,發現由私人所有者持有的股市財富比例從1994年的20%下降到了14%。「許多股份持有者很顯然在持股後很快就脫手了,並沒有像事先預想的那樣成為長期股市投資人。」在持有股份的22%成年人口中超過一半的人僅僅持有一開始就購買的私有化股份或自己曾經所屬的建房互助會股份。英國股民聯盟總結道,「英國股民數量眾多(大約有1000萬),但是其中絕大多數僅僅持有少數幾支股票,這些股票的來源主要是私有化、股份化或者之前就業所得。此類股票極少上市交易。」

  儘管財政部孜孜不倦地付出了各種努力,股東民主還是沒能落地生根。和當時更為常見的觀點相比,這一點對於私有化的批評更為到位。當時人們普遍認為資產出售價格太低。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根據國家審計局的數據,資產私有化至少少賣了25億英鎊。但是這一點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為之的結果——正如勞森所說,「更為寬泛的持股人群體是重要的政策目標,我們有為此而付出代價的準備。」其次,隨著政府及其股們在一次次私有化當中不斷積累經驗,他們的出價也越來越刁鑽。第三,在價格上進行批評的人們本來就不贊成出售公司。看上去蠢不可及的持股模式所顯示的是,在政治口號與宣傳之下,撒切爾革命依然有其局限性。

  另外一個重大問題就是私有化是否增強了出售企業的效率與反應能力。人們之所以期待這一點的發生並非因為公有部門的經理們骨子裡就懶,而是因為他們缺乏股票價格漲跌與關門破產可能性的激勵與鞭策。但是如果私有化之後的行業依然遭到壟斷式經營,那麼私有化帶來的刺激作用就會大打折扣。自從這一方面來說,最為成功的私有化案例就是將公司立刻推向完全競爭的案例,就好比英國航空、勞斯萊斯或者英國航天一樣。但是在民生行業方面——例如水電氣——情況就不同了。很難想像不同的北海石油公司憑藉著各自不同規格的管道與儲氣系統在全國競爭,或者不同的電力公司憑藉著不同規格的電網爭奪買賣。但是沒有競爭效率提升又從何說起呢?在這些行業的私有化背後,人們就技術與政治問題爭論不休,關鍵在於如何打破國家壟斷來創造競爭,同時又不會給消費者帶來不便。

  在撒切爾私有化的高峰期,公有公司往往會作為整體賣掉而非拆開零賣。英國電信就堅稱為了在國際市場競爭,公司必須作為一個整體而維持下去,從而有能力為了將來的電信革命進行巨額投資。英國天然氣在他們那位好鬥老闆的帶領下與白廳過招好幾回合,最終成功維護了自身的整體性。水電行業都遭到了拆分,但是地方性壟斷公司應運而生。英國發電市場總共分成了兩大公司,國家電力與鮑爾根公司(8)。(鐵路行業的私有化將會是最令人絞盡腦汁且最不成功的案例,儘管這還是日後的事情)從本質上來說,大臣們用管理與例如國家河流局之類的新公共部門取代了競爭。電信辦公室、通信辦公室、天然氣辦公室與水務辦公室都建立了明確細緻的績效獎懲體系,藉此來監督新近私有化的民生部門。直到很久以後其中一些公司例如英國天然氣才會政府強制命令下通過新制定的競爭政策進一步在私營領域遭到拆分,暴露在更為現實的市場壓力當中。很快外國公司也會開始購買支離破碎的私有化民生企業,這並沒有造成多少公共抗議,除非多年投資欠缺或管理疏漏導致了重大事故,例如德屬泰晤士水務公司的管道泄露事故(9)。

  政客們在私有化進程中學到了兩件事。首先,出了威斯敏斯特沒幾個英國人關心提供服務的公司歸誰所有,只要服務質量令人滿意就行。這個國家的意識形態已經弱化了許多。其次,政客不可能與私有化之後企業的行為脫離干係。不僅僅是公司總裁,政府大臣們也會因為企業的任何失敗淪為公眾怒火與問責的靶子。消費者主義在這個國家的影響力越發巨大。結果就是儘管成千上萬名原公共部門僱員進入了新近剛剛私有化的公司,但是通過各類規範與監督私營行業的半獨立監察組織與政府監察部門,國有體制卻以另外的形式增長了起來。

  (1) Amersham plc - Wikipedia

  (2) Cable & Wireless plc

  (3) Britoil - Wikipedia

  (4) Right to Buy - Wikipedia

  (5) BT Group - Wikipedia

  (6) British Gas plc - Wikipedia

  (7) Denis Rooke - Wikipedia

  (8) E.ON UK - Wikipedia

  (9) Thames Water - Wikipedia


推薦閱讀:

現在中國的經濟有哪些奇怪的現象?
大家認為中國領導班子會選擇保匯率還是保房價?
如何評價葉檀發表的《我眼中最無前途的十個中國城市》系列文章?
如何看待三駕馬車在6.25提供給希臘的繼續援助方案以及希臘公投的否決結果?
經濟學本科生如何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TAG:英国 | 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