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政區劃簡史——(1.5)住居表示

首先推薦一個在線地圖網站:地図検索ならMapion。這個網站相比谷歌地圖、雅虎地圖等外資企業的在線地圖,最大的特點在於詳細標示了大到都道府縣、小到番地、小字程度的行政區劃界線。

本文以使用Mapion在線地圖搜索若干行政區為主線,詳解「住居表示」制度。

①城市中的住居表示:街區方式

城市中的住居表示,首先以東京都千代田區為例:

(深紅色圈內為千代田區)

(千代田區秋葉原周邊放大圖。注意中心十字焦點所指的「秋葉原ラジオ會館(秋葉原無線電會館)」,以及左上角提示焦點所指「外神田1丁目15」)

根據「株式會社 秋葉原無線電會館」官網顯示的公司地址,與上圖顯示地址吻合。

以該公司地址為例,首先解釋日本都市區域普遍採用的「街區方式」住居表示法。

將該公司地址分解為三部分:【東京都千代田區】-【外神田1】-【15-16】。第一部分不用多說,是都道府縣、市町村的名稱。第二部分的「外神田1」是縮寫,全寫為「外神田1丁目」,意為「外神田地區第1分町(丁)」。

外神田地區是由原東京都神田區(現已併入千代田區)的23個町丁組合而成,在住居表示開始實施以後,23個町丁被重新劃作6個町丁,離東京「市中心」——皇居最近的街區編號為一丁目,然後順次編號至六丁目(東京慣例以皇居為中心,另外大阪以大阪城為中心,每個城市有各自的參照物。也有不設參照物的)。

【町丁制度請參閱本系列第一篇:日本行政區劃簡史——①現代】

(外神田地區一至六丁目分布圖。最靠近皇居的町丁被編為一丁目,二至六丁目以S型排列。注意六個街區的分界線都是主幹道路或重要支線道路)

上文公司地址的住居表示中最後一部分的【15-16】,其正式名稱為「住居編號」。【15】是「街區符號」,【16】是「基礎編號」。合起來,意為外神田1丁目的第15號街區的第16號建築。

在舊自治省於昭和38年(1963年)發布的『わかりやすい住民表示 -市街地を街區方式か道路方式で-』(《簡單易懂的住民表示-將都市地帶以街區或道路方式表示》)這份官報中,對於街區的劃分作出了詳細要求。由於作者尚無渠道獲得一手官報資料,以下文字摘抄自日文維基百科:

街區は、町の區域を道路、河川、水路、鉄道または軌道の線路などの恆久的な施設等で畫したもので、その規模は、およそ面積が3,000から5,000m2、戸數が30戸程度を標準としている。

街區,是將町的區域,參考道路、河流、人工水道、鐵道或軌道線路等永久性設施,進行劃分的產物。其規模以面積約在3000至5000平方米、戶數約為30戶左右為準。

街區符號的分配和町丁類似。首先以某參照物決定第一街區,然後以S型或順時針型給其餘街區編號。不過,街區符號並不一定都是數字,也有漢字或拉丁字母命名的街區存在。

至於基礎編號,則由以下規則決定:

以某參照物在街區的所有角點中選定起始點,將街區的邊界以一定長度(一般在10米至20米)分割為路段。這些路段從起始角開始以順時針依次編號,所得編號就是「基礎編號」。如果是挨著街區邊界的建築,應採用該建築主要出入口(俗稱大門口)所在路段的基礎編號;否則,應採用通往該建築的最大道路所連接的路段的基礎編號。

畫圖表示如下(此示意圖為特殊情況,具體的路段劃分不一定貼合建築邊緣,也有某建築大門口被切成兩個路段的情況存在):

圖中甲建築,其主要出入口(大門口)正對著第9路段,所以甲建築的基礎番號是9。

圖中乙建築雖然未對應路段,但其大門口通往的A、B兩小道中,A的規模更大,所以乙建築的基礎番號是A小道指向的10,而不是B小道指向的11。

如果是團地之類的地域(團地相當於中國的高層住宅小區,但不包括小賣部、診所生活配套設施),那麼團地的每一棟樓就劃為一個街區,街區符號等同於該棟樓的棟號,住戶的室號就是基礎編號。假設某戶家庭住在甲町乙團地12棟306室,那麼其住所的住居表示就是【甲-12-306】。

在實際操作中,因為街區的劃分一般都早於團地的建設,所以每棟樓的棟號就加進了基礎編號里。上文舉例的甲町乙團地12棟306室,假設位於第5街區,那麼住居表示的實際情況很可能寫作【甲-5-12-306】,注意,最後的「12-306」是一個整體。

對於獨棟的高層建築,其住居表示由對應路段的基礎編號和住戶的室號組成。假設甲町第5街區另有一座獨棟商住兩用寫字樓,大門口對應了第8路段。某戶家庭住在該樓2017號房,那麼其住所的住居表示就是【甲-5-8-2017】。

另外,在實際操作中,可能發生不同建築獲得相同的編號,從而衝突的情況,比如上文示意圖中乙、丙兩棟建築。所以有時在編號末尾追加枝編號,比如給乙建築追加枝編號1、給丙建築編上枝編號2,這樣就可以避免衝突。

以上方法如何使用,由各地方公共團體根據當地情況自行把握。

②城市中的住居表示:道路方式

並非所有城市都採用街區方式進行住居表示。舊自治省於昭和39年(1964年)補充了新的住居表示方式,也就是「道路方式」。

日本的都市區域內,採用道路方式的地方並不多。因為實施道路方式住居表示的最大前提,是該地區的道路橫平豎直,可以作為方向的參考。然而日本的城市絕大部分都是自然聚集形成的,缺乏統一規劃,並且土地私有導致城市道路網無法大改,從而十分雜亂,無法辨別方向。本節所述「道路」,如無特別說明,都指橫平豎直的道路。

對於採用道路方式的地區,選定道路和命名的規則如下:

首先是道路的命名。

道路命名需要遵守以下原則:有一定歷史感(如使用了上百上千年的名稱);發音不能有消極歧義(不能與髒話、不吉利辭彙、導致不適感的辭彙同音或諧音);只能使用規定範圍以內的漢字(不準使用生僻字、異體字);不重名。

道路命名完成以後,應該以道路的方向命名為「通路」、「條路」、「筋路」等等(比如大阪市內南北方向的道路叫做筋,東西方向的叫做通)。

以東西、南北向的主幹道為準,主幹道分割為等長的若干份路段,縱橫交錯,形成若干個「丁目」,形似圍棋棋盤。

然後是編號流程。道路方式的編號流程與街區方式大體相似。主要區別在於,道路方式會先確定東西、南北方向的主軸,形似平面直角坐標系。然後以其他道路和主軸的交點,或者兩條道路交點中沒有被佔用的角,作為基礎編號的起始角。道路的一側的基礎編號為奇數,另一側為偶數。

在給建築編號時,優先取東西向道路的編號,放在前面。

畫圖表示如下:

以甲建築舉例,其大門口正對著的南北向道路是C小道第8路段,大門口最靠近的東西向道路是A小道第11路段,那麼其住所的住居表示就是【A小道11號】,或者【AC東11號】,不會採用「C小道8號」。

以北海道札幌市的「條丁目制」為例,簡單展示道路方式的住居表示法:

札幌市選定的坐標軸是位於市中心的兩條主幹道:橫向的大通路和縱向的創成川路。大通路以北的道路,依次命名為北1條至北49條,其中北41至北49條只存在於創成川路東側。

北2條東側部分區域放大,可以看到,依照距離創成川路的遠近,北2條被分為東1至東20丁目(東3以後本圖未標示)。

選擇北2條東2丁目的企業:トヨタカローラ札幌(豐田卡羅拉札幌二手車販賣店),查看其住居表示如下所示:

可以看見,北二條路在東2丁目的南邊,但東2丁目內的街區符號卻是從東北角開始,這就是上文然後以其他道路和主軸的交點,或者兩條道路交點中沒有被佔用的角,作為基礎編號的起始角的規則的應用。因為東2丁目位於西南、東南的兩個角,已經先行被北1條路的兩個丁目佔用,西北角也被東1丁目佔用,所以東2丁目從東北角開始編號。

至於大通路以南(西側1至39,東側1至7)的情況,以此類推。

③不採用住居表示的地區

由於住居表示的實施對象是都市地帶,所以農村地帶是不實行住居表示的。不實行住居表示的地方,要想表示住址,一般就以【都道府縣、市町村名——町丁、大字名——(小字名)——土地編號】的形式表示。

另外,京都市是日本罕見的不採用住居表示的都市,更是其中唯一一個政令指定都市。京都市不採用住居表示的原因,在於市中心保留了平安京的道路規劃,橫平豎直,加上在戰國時代以來進行了對土地的大幅整頓,所以土地編號並未出現像其他城市那樣嚴重的混亂情況。因此京都市直接用道路方式加土地編號來表示住址。

京都市的道路方式命名有所不同。首先不限定東西、南北向道路的先後順序,而是以建築大門口對應的道路為先。然後分別以「上、下、東入、西入」,表示在道路交點「向北走、向南走、向東走、向西走」。如京都市上京區的上羽醫院:

可以看見該建築位於鷹司町範圍內,而該醫院的地址為【京都府京都市上京區】-【下長者町通-油小路】-【東入】-【鷹司町59】:

【下長者町通-油小路】表示該建築大門口對應的道路是下長者町通,最靠近該建築的、與下長者町通相交的道路是油小路通;

【東入】表示在兩條路的交點向東走;

【鷹司町59】表示該建築所在的土地是鷹司町第59號地皮。

以上是日本行政區劃通史的現代部分補充章節——住居表示法。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野智死忠飯多?
Animejapan座談會repo(二):新動畫公司的目標
如何評價中島美雪及她的音樂?
去日本買馬桶蓋,就選這五款
中國人實習生在日被害|『外國人實習生制度』

TAG:行政区划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