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的人口趨勢報告對我們有哪些啟示

上一篇文章,根據聯合國發布的數據,分析了一下在中等變化速度條件下,全球人口的變動趨勢。從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1、非洲的人口快速增長,而亞洲、歐洲、南美洲的人口都會出現下降;2、人口增長速度與收入水平呈反比例的關係,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增速較慢,而且出現負增長;3、非洲的人口密度將會達到146人/平方公里,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人口、社會財富和地域的均衡在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條件下,會在什麼時候突破平衡點,並且引發全球的動蕩?

在上一篇文章中,作者也提到了數據分析的時間維度、類型維度,同時也提到了數據向下的拓展和向上的拓展,下面的文章,主要會分析向下拓展的數據,主要分析在G20組織內部的19個國家的人口發展趨勢,這19個國家分布在全球6大洲,既有高收入國家,也有中低收入國家。這19個國家的國土面積是世界陸地面積的58%,經濟總量是全球經濟總量的75%-80%。

通過可視化圖表對這19個國家的人口發展趨勢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專家想表達卻表達不出來的真正憂慮--中國的人口在2030年左右達到最高點後,會以比別的國家更快的速度下降,這種下降的趨勢直到2100年後,還沒有發生反轉,這的確是令人擔憂的一件事。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還可以看到,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印度、印尼、韓國、墨西哥、沙特、南非、土耳其等國的人口增長速度在1995年以後均出現了相似比例的大幅度下降,這與世界人口增長速度下降的趨勢是相吻合的。也就是說,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全球化發展,經歷了兩代人的人口高速增長後,世界主要的幾個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速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而德國、法國、義大利、日本、英國、美國的人口增長率在1950年左右就低於上述國家,1995年的人口增長率雖然也出現了拐點,但是下降幅度確低於上述國家。

從世界這19個主要國家1950-2015年人口發展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本身就低於發展中國家,在1995年前後,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都在快速下跌。工業化和城鎮化在全球的發展,使得人口出生率下降是最主要的因素。中國在1980年開始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對控制人口的增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時從另一個側面,也加速了從農業化向現代化的發展。在此期間,全球的主要經濟和人口國家,人口的出生率也都大幅下降,從而導致人口增速放緩。

在工業化的發展和計劃生育政策的雙重作用下,中國的人口預計在2030年左右到達14億左右,然後,將出現逐步下降的趨勢。計劃生育政策對人口發展的影響,經歷了50年和2代人才真正顯現出來。因此,現在實行的新的計劃生育政策的效果,也需要到2070年左右才顯現出來。而且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作用下,人口增速的調整周期可能會更長一些。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還可以看到,從1950年到2100年,只有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和美國的人口沒有出現負增長。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傳統發達工業國家的人口負增長在2100年時,基本已經處於反轉的態勢。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印尼等東亞和南亞等國家的人口下降的速度依然在增加。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在殖民地基礎上新建立起來的國家,由於人口的密度相對較低,工業化和城鎮化對生育率的影響相對較低;歐洲的主要發達國家雖然也面臨出生率下降的問題,但是,通過政府補貼和社會福利水平的保障,可以延緩人口的下降,從而使得人口增長的波動幅度相對比較穩定,這對形成相對穩定的社會年齡結構有很大的幫助。其它國家雖然預計都會出現人口下降的情況,特別是亞洲的國家,但是如果這些國家可以借鑒歐美等國成熟的做法,也可以推遲人口減少到來的時間,並降低人口減少的幅度,這對經濟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從上述19個國家的人口密度變化趨勢我們可以看到,從國家的角度看,人口密度達到600人/平方公里是一個極限值。在人口超過300人/平方公里的四個國家中,英國、日本、韓國都是沿海島國或半島性國家,只有印度屬於大陸性國家。德國是上述19個國家中,屬於大陸性國家的發達國家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人口密度接近250人/平方米。中國的人口密度達到150人/平方米後,就開始下降。通過人口密度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的人口密度安全性要高於印度。雖然,國土面積和養育人口的相關性不如耕地面積的相關性更大,但是土地依然是非常重要的生產要素,土地的產值也依賴於科技生產力水平,不過如果沒有戰爭和國家的兼并,土地的面積是不會改變的,土地的平均產值不像人均產值,會被人口的增長所攤薄的。從人口密度的角度看,韓國在島國的模式中將成為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以韓國現在的經濟實力看,未必沒有可能。而印度的經濟水平,能否養活這麼大的人口密度,則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

按照聯合國人口署的預測,印度將成為人口第一大國。這樣的人口大國,能否超越中國的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呢?這個過程能否在2100年前實現呢?應該說,如果聯合國的預測成真的化,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不過,在2100年之前,當印度的GDP快速發展,逐漸接近並超於中國的時候,印度的人口出生率也由此會出現大幅度的變化,那麼印度人口減少的時間也同樣會大大的提高,由此帶來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是現在可以預測的。

Tableau Public

推薦閱讀:

中國人真的一點也不多
中國的人口問題
如何提高人口出生率?
92年出生的男生,現在沒結婚,也沒有女朋友的,在當年所有出生的男生中,佔一個什麼比例?
為什麼中國古代每次改朝換代都會損失近一半人口?

TAG:中国人口 | 出生率 | 人口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