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國內首部3D熱血科幻題材動畫電影《昆塔:反轉星球》:如何用細節講好故事?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動畫學術趴」,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中國動畫產業歷經數十年,現在正逢機遇與挑戰並存時。回首這些年來國產動畫的多樣化嘗試,有人從中國歷史中獲取靈感,有人也創作出媲美日漫的熱血、戀愛動畫,還有更多的團隊選擇挑戰其他題材。

而今天小趴想介紹的這部國產動畫,它選擇了一個國產動畫從未涉獵的領域,它就是國內首部3D熱血科幻動畫電影——

《昆塔:反轉星球》

《昆塔:反轉星球》終極版海報

儘管「科幻」是一個特別適合孩子和大人共同觀看的題材,但是國內基本還沒有科幻動畫的先例。選擇定檔10月1日的《昆塔:反轉星球》(以下簡稱《反轉星球》),在點映會上的表現已很亮眼。

媒體人對《反轉地球》的評價

《反轉星球》在2013年時也曾推出昆塔IP首部動畫電影,此次團隊帶來的續作,在點映期間就有不俗表現,無疑是經歷了多年的精心打磨。它背後會有哪些亮點?小趴為你分析一波:

一、 科幻動畫製作需要哪些「細節控」?

動畫的故事背景設置在貪婪的人類發現開普勒星後。人類瘋狂開採該星球的能源生物——卡拉蘿,使得開普勒星寸草不生。而主角菠菜在尋找傳說中的最後一株卡拉蘿的時候,與小夥伴奶泡泡、嘎嘎意外捲入了一場驚天大陰謀……

主角菠菜以及他的小夥伴們

光從文字描述,其實我們是很難去想像出科幻世界的驚艷美麗。因此在我們談論動畫電影的時候,都會一直強調「細節」的重要性。對於科幻動畫來說,人設和科幻元素在動畫中的融合和展現效果都會影響主題的呈現。

而動畫《反轉星球》中的場景和人設是否能滿足受眾們對科幻的想像呢?或許在這些設計手稿上我們可以一窺究竟:

角色設定-渾天霸

以往動畫對除了主角之外的形象設計和科幻元素的運用,都相當的原始粗糙,不願浪費一筆一墨來處理畫面,很多內容往往一個前實後虛的鏡頭過度,就輕鬆一筆帶過。但從《反轉星球》的設計手稿可以看出,影片對於細節的執拗:

道具設定

大到渾天霸的外骨骼結構,小到菠菜的飛行器背包,甚至如鴕鳥車的座艙操控台按鈕,都做到可以從幻想蛻變成為現實:

對細節的執著同樣體現在場景上:

奇幻生物卡拉蘿

神秘的卡拉蘿母樹

前所未見的星球風光

為呼應動畫背景背後龐大的科幻世界基調,我們還會看到蒸汽朋克的美術風格:

二、動畫人物需要「演技」嗎?

國產動畫不乏高水準大製作,亮眼的3D視效似乎已是動畫電影的標配。而國產動畫的不叫好,究其原因在於觀眾對國內的動畫電影,印象往往是「不缺技術,而是不會講故事」。

導演李煉則認為:「中國不是不缺技術,而是很缺,因為動畫表演和技術是不可分的。」

那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動畫人物的「演技」呢?

電影故事是通過演員的表演完成講述的,真人演員會通過眼神的變化,臉部肌肉的變化作出一系列的微表情,傳遞出的信息量和情緒對於電腦動畫來說異常複雜。

而演員演技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能否講好這個故事,動畫電影每一個角色都是要靠技術人員,如何設置表情系統的參數,正確的做出應有的表演,這對於大部分非表演專業的技術人員來說,要求很高。

技術人員的操作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國內技術與國外還有一定差距,在角色演繹上差了火候,使得表演跟不上劇情。

《反轉星球》在提高畫面3D視效的同時,所做的大量工作則是對每一個角色進行技術與表演的結合,使得動畫的「演技」得到鍛煉。

以主角菠菜為例,在菠菜對抗渾天霸時,我們能觀察到他抿嘴咬牙,眉頭微皺的堅毅表情;而另一方面,終極反派隨著古典交響曲實施破壞,眼神微眯,嘴角上揚,一副勝券在握、得意忘形的樣子。隨著劇情跌宕,觀眾也會體會到《反轉星球》對每一個角色「演技」的重視。

三、動畫中的「配樂」有多重要?

導演李煉在點映會回答問題的時候曾透露,片尾菠菜和凡斯博士共同想像大海的畫面,「其實這裡原先也有一段很好的音樂,來把觀眾的情緒調動上來。歌詞非常符合人物的心境。」

但由於種種原因不能放在片中,使得情緒的感染力沒有達到終極的完美。

國外的動畫電影做到120分鐘很尋常,而對於國內自己的動畫電影卻不得不遵從85分鐘的限制進行刪減,電影在表達上的折損和妥協,顯然讓導演李煉感到無奈。

但除卻這個小缺憾,我們還可以發現摩羯座的導演李煉,在對電影藝術性的追求上有著堪比處女座的偏執。《反轉星球》在配樂上的追求上,也充滿了藝術家的氣質。中國傳媒大學音樂系副教授付龍對此有高度評價:

一部電影存在著節奏上的「黃金分割點」。通常電影過半之前,就應該有好的音樂插進來,這時候即使觀眾產生一些尿點,聽到好的音樂也不捨得離開。

而《反轉星球》的這個節奏點出現在酒吧的一場戲中,電影中選擇安排一首嘻哈中文RAP十分適時地出現。而這種把控不是劇本所能左右的,這需要考驗導演操刀把控整體的深厚的功力。

《反轉星球》「Bird King」音樂特輯

「情緒的表現、節奏的把握、旋律的創作,一切的一切都剛剛好。」

——中傳副教授、音樂博士付龍

動畫片中出現唱奏舞蹈表演也是提升動畫質量的一個重要參考點。

在迪斯尼的的動畫當中,類似的唱奏表演很常見,但在國產動畫中還從來沒有過,雖然這段嘻哈音樂對劇情沒太大影響,但電影有限的時間裡,導演願意保留下這一元素,可見電影對音樂上的一絲不苟。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出現的空靈神秘的彝族音樂,是特地以少數民族少有人懂的旋律詞句,來呼應故事中異星世界的文化。動畫中的這處巧妙設計,讓不少觀影人誇讚。這也進一步說明了音樂與畫面能否恰當融合是動畫製作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細節。

據了解,為《反轉星球》配樂的音樂團隊不僅包含了嘻哈風格的口水樂隊,還有R&B風格的吳莫愁,民族彝族童聲合唱以及人氣偶像TFboys的加入。

四、國內動畫發展應依賴好萊塢式製作流程嗎?

相對與歐美、日本成熟的動畫電影工業體系,國內還是起步階段,好萊塢的出片速度讓各國電影人羨慕,雖說不是部部皆精品,但至少各個環節不會出現太大漏洞。

製片廠制度是好萊塢影片流水線生產的基礎,這種制度下製片人是主宰,而其他各環節都有條不絮的按照流水作業的方式進行。

根據流程,一部影片最初只是一個簡單的構思,當構思得到公司認可,就會有專人將其細化,搭好影片框架,編劇部編寫故事,噱頭部添加笑料,編劇的分工甚至都會細化到,有的只管寫對白,有的負責編情節,有的則只著重人物刻畫,他們就像流水線上的一道程序,隨時可以替換而不影響高質量產出。

這種全盤照搬的快餐式製作顯然存在弊端,不僅讓導演無法追求藝術,也促使特別精彩的細節成了犧牲品。

《反轉星球》的背後是純國產團隊努力四年的結果,雖然團隊也是按照好萊塢標準,但背後所搭建成的這條完整的3D動畫電影的工業流水線,卻是導演自主開發適合中國人才結構的製作流程的結果。

導演李煉身兼數職, 在保證生產線上可以有條不絮的高質量產出作品的同時,又能做到一手操刀、整體把控,完整保留下導演的藝術特色,把藝術性和技術性做到充分的結合。

李煉表示:「做中國動畫電影如果想要有好的發展,必須保證質量、控制成本,盡量能夠把性價比做高才是中國動畫的希望。」

迪士尼、皮克斯一部動畫的製作團隊一般有400到500人,而李煉則把自己的動畫製作團隊進行優化合併。李煉提到,在很多人的固化認知里,「國產動畫」就是「低質量」的代表,「為了應對觀眾對國產動畫的偏見,我們必須以高性價比的配置做到與國際一流水準相匹敵的程度。」

雖然政策的支持、資本的注入、技術的升級這些都讓國產動畫得到長足的進步,但面對多方的壓力中國動畫人的步伐,走的並不容易,國人應該對中國動畫給予足夠的鼓勵和包容。


有關注新聞的同學可以會注意到,《反轉星球》這次講述的故事與近年來不少宇宙最新發現有關,如引力波、開普勒452b等類地行星等。在動畫中,還普及了這些知識運用。而這些細節對於吸引K12動畫市場消費人群,優勢不可小覷。這次《反轉星球》選擇定檔國慶長假,相信也會為國產動畫帶來新的活力。

你更喜歡哪類題材的國產動畫?你對國產動畫電影還有什麼期待?歡迎與我們互動哦~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動畫學術趴」,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動畫學術趴是國內動畫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深度媒體和愛好者社區。

點此閱讀原文

推薦閱讀:

你最愛的太空片是哪部?
《星際迷航》中,聯邦飛船為什麼都是人類飛船和多數為人類船員?
《星球大戰》中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封建的社會制度並存,符合邏輯嗎?在現實中是否有這樣的可能?
有哪些硬科幻電影值得推薦?
為什麼科幻電影里見到的軟體界面 (FUI) 都是扁平化 (Flat Design) 風格?

TAG:动画电影 | 科幻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