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networking這件「小事」

networking這個詞貌似是在來了商學院後才進入詞典的,細細回憶了一下,以前也沒怎麼聽過,也確實沒用過這個詞兒啊。聽多了,有事沒事就想想,不同的人說出來的networking味道還真是有那麼點不一樣呢。也翻了翻相關的paper,有點意思。我也就networking這件「小事」隨便說說吧。

我發現吧,身邊有這麼一種人,他們會津津樂道最近聽說了、見到了某個或某些厲害人物,會刷著朋友圈不分內容點遍贊,會想盡辦法透過或跨過身邊小圈哪怕只是碰一下那個遙遠的他們認為厲害的人物就很開心,最有意思的是他們把自己好不容易networking來的跨層「厲害人物」和就在他們身邊的和他們一起奮鬥一起成長的小夥伴們隔絕開來,搞些information advantage也就算了吧,可偏偏不知是從厲害人物那裡學來了怎樣的脾氣,愣是把小夥伴們划到了看不起瞧不上的那個隊列。我想我是永遠沒法和他們說通善良、尊重、分享的力量的。

還有這麼一種人,買負擔不起的行頭,從不知道哪個花里胡哨的網站惡補點藝術常識紅酒知識,哪有聚會生怕落下自己,在角落或中心說些不痛不癢的話,或甜膩或離間。貌似熱情洋溢噓寒問暖,可每個話題都是淺入淺出,有時候遇到社交高手倒也能激起一點波瀾,可是第二次再交談,就發現,原來斯人也就如此,薄可見底。

還有這麼一種人,事事分明,力求business狀態,親兄弟明算賬,不錯,少了麻煩嘛。可偏偏有意思的是他們還在比較用心地經營各類圈子人脈,像履行schedule一樣定時定期和某個圈子裡的某個聯繫人catch up一下。和他們說話吃飯吧,老像小時候做作業一樣,渾身不自在,你都能聽到耳邊有個小鬧鐘滴滴答答的記錄人家任務啥時結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為人準則做事方式嘛,當然不可同一而論,也不能以偏概全,更不可以亂棒打死。我只是想說吧,年輕人,咱可以不富有,但是多讀讀書,還是可以有點境界的吧。networking的核心不是某個商院老師給你胡扯的去social去左右逢源,那些溝通觀察自我介紹形象塑造技巧都是錦上添花的或者都是marginal effects。networking的核心是影響力,而影響力是擴散的是有感測效應的。影響力發芽的床是在你的身邊,是的,就在和你共處的這些你可能認為「不厲害」的小夥伴上。

其實挺有意思的,小時候很多人會和你說,要有競爭意識,身邊的人都是你的競爭對手,把他們PK下去你就更上一層樓了。我信了,也跑去這麼做了。可是後來,有一天我長大了,發現這個世界不是那麼回事兒了,競爭也不總行得通了。你越發往上走,突然發現,厲害的人不講競爭的,咱們講雙贏、分享、共識、團隊合作。比如交流過的企業家中吧,中小企業的老闆們很多方面還是真挺符合電視里塑造的生意人形象的,勁勁兒的把「厲害」都寫在臉上和肚腩上。可是事業做的越大的,反倒你看不出來他有多厲害了,願意和你分享信息,也願意抬抬手幫你link一下想找的人。哎,好像有點跑偏了。我講這個競爭的意思是別老勁勁兒的想著把你身邊這幾個人給搞下去,善待身邊的人,也好好經營身邊的這個小圈子,把它夯得實實得,然後可能是必然也可能是偶然,你在小圈子的影響力會擴散的,甚至會擴散到你認為遙不可及的那個大人物身上。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經營身邊的小圈子呢?最近又讀Stephen Covey的《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已經記不清讀了多少遍了,常讀常新。Stephen講的特別好,不要以為那些詞都是故弄玄虛欺世盜名的,「真誠」、「善良」、「樸實」、「堅定」、「尊重」 ...... 它們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是無法衡量的,也許需要一些變現時間,不太適合急功近利之人,但是等它們變現的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會嚇你一跳的,哈哈。

那怎麼「真誠」、「善良」、「樸實」、「堅定」、「尊重」呢?這裡先不說了吧,看你真心,也看你技巧啦,做人做事都要聰明靈活些才可愛嘛。以後有空再繼續這個話題吧。

Happy Thanksgiving Day!

感謝我身邊的每個人。


推薦閱讀:

你接觸的人當中,那些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學習習慣,或者持之以恆做一件事情的,現在的處境怎樣,舉例說明?
你缺的不是方法,而是行動
生活這麼多年,我現在感覺我太他媽的把自己當回事了,這是為什麼?
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
能不能分享一個你的失敗經驗?

TAG:人际交往 | 社会心理学 | 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