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波斯帝國首都波斯波利斯介紹

本文內容主要出自《波斯波利斯和波斯王陵(PERSEPOLIS AND NAQSH-E ROSTAM)》,作者Okasna Beheshti,圖片S.A.Hamid,是圖書《法爾斯省旅遊指南(Travel Guide to Fars)》的節選,Rowzaneh Publications出版。

最開始看到這本旅遊介紹小冊子,是我在參觀波斯波利斯時,看到遊客手裡有拿。後來到景區書店問,因要價太高作罷。後來碰巧同屋的女孩買了這本介紹冊,便借來複印。

這本書對波斯波利斯和它旁邊的波斯王陵作了詳細的介紹,下文在參考其他資料的同時就本書內容進行梳理。文章隨閱讀進度進行更新,文中配圖來源見水印及標註,文末附相關視頻與文字資料及書中單詞。

因整個遺址的方位是西北-東南方向分布的,文中平面圖所標註的方向都是相對方向。

設拉子圖文遊記

11/2註:生詞還是太多了,有點困難,爭取每個工作日更新一個小遺址。

12/15註:近來一個月事情太多,又即將期末,此文擱淺一段時間。

圖書封面

本文作者在萬國之門前留影……遠處是Apadana,再遠處是Tachara


Persepolis 波斯波利斯

波斯波利斯各遺址相對位置圖,及推薦遊覽路線。| 來源:插圖

目錄

Persepolis & Architecture and Art | 波斯波利斯概覽及其建築與藝術

1. Staircase | 大階梯

2. Gate of All Lands | 萬國之門(又稱薛西斯門)

3. Water Tank | 水池

4. Apadana | 覲見大廳

5. Tripylon

6. Palace G | 宮殿G

7. Tachara

8. Palace H | 宮殿H

9. Hadish

10. Palace D | 宮殿D

11. The Harem

12. Treasury | 寶庫

13. Hall of a Hundred Columns| 百柱宮

14. Unfinished Gate | 未完工之門

15. Army Street | 士兵道

16. Fortifications | 防禦工事

17. Water Cistern | 水箱

18. Achaemenid Tombs | 阿契美尼德王陵

19. Hall of 32 Columns | 三十二柱宮 (未在圖中標註,在百柱宮東北方)

Persepolis | 波斯波利斯概覽

在大流士一世於公元前518年開始波斯波利斯的建設前,阿契美尼德人已經有4個首都了。夏天使用的Ecbatana(今哈馬丹)、冬天使用的巴比倫、自從埃蘭時期便是政府的永久行政中心的蘇薩城(Susa)以及帕爾薩加德(Pasargadae),帕爾薩加德由居魯士建立,是阿契美尼德王朝君王的加冕之地,也是一些宗教儀式的舉行地。

波斯波利斯各處建築建於不同時期

Architecture and Art | 建築與藝術

波斯波利斯想像圖,整個遺址坐落在一個大平台上,左下角為萬國之門與大階梯。

【Platform | 平台】

【Building Materials and Process | 建築材料與建造過程】

【Columns | 柱子】

在波斯波利斯使用了4種柱式。| 出處:persepolis3D

【Bas-reliefs | 浮雕】

【Symbolism| 象徵意義】

1. Staircase大階梯

整個波斯波利斯建築群坐落在一個大平台上,雄偉的大階梯位於平台的西北角。大階梯每邊各有111節階梯。每節台階7米長,38厘米寬,10厘米高。

大階梯有左右各一組台階,每組台階在中間設置平台,並沿著相反方向向上抬升。這種獨特的建築結構是當時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所特有的,並未在其他近東地區發現。

大階梯前的地面用打磨光滑的石頭鋪成,大階梯所處的平台也是用巨大的石灰石壘成。儘管經過了2500年的自然風化和戰爭摧殘,大階梯仍然出奇得保存完好。

在早期旅行家的記錄里,他們稱大階梯寬闊而平緩,馬或者牲畜都能輕易走上去。這種描述導致了錯誤的解讀,以為大階梯是可以用來走馬的,這其實是錯誤的。即便在舉行典禮時,屬國進攻的牲畜確實可能會走過大階梯,但大階梯不是為了方便馬夫而設計的。

一些專家認為右側的階梯是供波斯和米底的重要人物使用的,而左側的階梯則供屬國的使團使用。

大階梯被認為在薛西斯時期被建成。在大流士期間,波斯波利斯的入口在遺址南側。

2. Gate of All Lands萬國之門(又稱薛西斯門)

登上大階梯,觀眾來到萬國之門面前,它建於薛西斯當政時期。該建築用於在接受國王召見前臣屬的等候室。

萬國之門與大階梯平面圖

萬國之門有一個方形的大廳①和3個門道。

萬國之門上有一些早期探險家留下的題記,他們中有一些很著名,例如:

Carsten Niebuhr, 1765

Captain John Malcolm, 1800 and 1810

James Morier, 1810 英國外交官,《伊斯法罕的哈只巴巴》作者。

Comte Joseph-Arthur de Gobineau, 1840 法國外交官、民族學家、社會思想家。

Sir Henry Morton Stanley, 1870 美籍英國探險家,曾前往南非探險,作為《紐約先驅報》記者來到伊朗。

萬國之門復原圖。| 來源:www.pinterest.co.kr

3. Water Tank水池

作用不明,一些學者認為是用作春節期間要用到的動物的清洗池,另一些認為該水池僅用作裝飾。

4. Apadana覲見大廳

Apadana是整個遺址中最重要也最壯觀的建築,尤其是位於其東側的基座浮雕,是本書的重點介紹建築。

Apadana始建於公元前515年,由大流士下令建造。根據出土的一塊帶釉磚上的銘文,建設大約花了30年時間,在薛西斯當政時完成。直到被毀,Apadana使用了大約200年時間。

Apadana這個名字並未在現存出土的銘文中出現。這座建築原本的名稱可能是「百柱宮」,這個名字在一些大流士時期的銘文上有出現。之所以這座建築被稱為Apadana,是因為人們認為它是仿照蘇轍城(米底時期的重要城市,在設拉子南邊)的Apadana修建的,雖然沒有證據顯示蘇轍的Apadana更古老。

Apadana坐落在3米高的平台上,通高20米,這體量主宰著整個波斯波利斯。大部分建築已經消失了,但有豐富想像力的遊客仍能想像它有多壯觀。

Apadana由幾部分組成,下文會介紹到。建築原有72根柱子,現在只有14根留存。其中,位於東北角的那根保存最完好。

在Apadana的東北和東南角,考古學家發現了兩個石盒子,裡面有各有兩塊金和銀的板子,分別用三種文字向大流士致敬。這些文物現在保存在德黑蘭的國家博物館中。

Apadana可以分為5個部分

① North partico and staircase北門廊和階梯

Apadana北立面復原圖

現狀

② Central hall中央大廳

③ West portico西門廊

④ South rooms南側的房子們

⑤ East portico東門廊

此處門廊因其保存完好的浮雕,是遺址中最重要也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分。

東門廊這一面浮雕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 East staircase東台階

這部分台階是最晚修建的部分,與北門廊上的雕刻圖案基本相似。

  • Central section中間部分

和北門廊浮雕一樣,這一部分雕刻了一些波斯和米底士兵。

  • North section北面部分

東門廊北面部分浮雕一角。| 來源:Encyclopaedia Iranica

這部分浮雕用三行展示了王朝的貴族和軍人們。

  • South section南面部分

東門廊南面部分浮雕一角。| 來源:Encyclopaedia Iranica

這部分的浮雕是最有意思的,也是本書著重介紹的部分。上面雕刻了23個附屬國來朝的場景,書中詳細介紹了每個代表團的情況。

①The Medes 米底人

作者:Marco Prins

9名男人組成,是浮雕中陣容最大的使團。他們穿著緊身褲,長袖大衣。

②The Elamites 埃蘭人

6名男人組成

③The Armenians 亞美尼亞人

3名男人組成,穿著米底服飾,但他們的頭巾系在後面且更低一些。

④The Aryans 雅利安人

4名男人組成,

⑤The Babylonians 巴比倫人

作者:Marco Prins

6名男人組成

⑥The Lydians 呂底亞人

6名男人組成

⑦The Arachosians 阿拉霍西亞人

4名男人組成。他們看起來很像雅利安人,除了頭巾和褲子,他們也帶來了相似的禮物:兩隻碗、一隻大夏雙峰駱駝(a double-humped Bactrian camel)和一張貓科動物的皮。

⑧The Assyrians 亞述人

⑨The Cappadpcians

⑩The Egyptians 埃及人

?The Scythians 西徐亞人

?The Inonians

?The Parthians 帕提亞人

作者:Marco Prins

?The Gandarians 犍陀羅人

6名男人組成。他們穿著及膝長的上衣,帶高側縫(high side slits)的直斗篷,還有頭飾。他們帶來了長矛、圓盾和一頭單峰牛。

健陀羅人帶來的單峰牛出自西旁遮普(Panjab),在印度河的上游。

?The Bactrians 巴克特里亞人

4名男人組成。他們穿著系腰帶的長袍和寬鬆的褲子。他們和北邊的鄰居帕提亞人帶來了同樣的禮物:一對深碗、一對淺盤和一隻雙峰駱駝。

巴克特里亞人帶來的雙峰駱駝來自阿姆河(Oxus River)上游。

?The Sagartians

?The Sogdians 粟特人

?The Indians 印度人

作者:Jona Lendering

?The Skudrians

?The Arbs 阿拉伯人

?有爭議,可能是Zarangians

?有爭議,可能是Libyans 利比亞人

?The Ethiopians 衣索比亞人

5. Tripylon

這座建築僅僅在Apanada東階梯北面一點,有著在整個遺址中非常顯眼的中心位置,它用精妙的前廳與過道連接著建築群的大多建築。其作用未知,多數專家認為它用作國王與其臣屬的會議廳,也有人認為其只是用作連接建築群的內廷與外朝兩部分。

這座宮殿有一個方形大廳和三個門,所以被命名為Tripylon,意為「三個門道的宮殿」。

①North staircase北階梯

②North portico北門廊

作者:Marco Prins

作者:Marco Prins

此處浮雕我很喜歡,在那待了看了好久…

③Central hall中央廳

邊長15.5米的方形廳。大廳由4根柱子支撐,其盛況只能去想想了:略

在大廳的中央(也基本是整個遺址的中央)安置這一塊方形石頭,作用未知。但許多人認為它可能有天文上的作用,或是用作為整個建築群校準方位。

中央廳,可見4個殘存柱礎。 | 作者:Jona Lendering

④East doorway東門道

作者:Jona Lendering 來源:

作者:Marco Prins

⑤South portico and staircase南門廊及階梯

6. Palace G | 宮殿G

這處宮殿只剩下一點遺迹,使得學者無法判定其用途。但因其坐落於平台最高處,一些人認為其可能是拜火教神廟或是其他聖跡。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這處建築原有台階,之後卻被移到了Tachara南側院子上。

因這處台階浮雕上刻著守衛和侍者,因內容太世俗,不可能刻在一宗教場所上。一些專家據此認為這也是一處寢宮,或許可追溯這阿塔薩克西斯三世時期。

7. Tachara

Tachara是波斯波利斯中建造最早的建築之一,一些銘文稱其為「冬宮」,是大流士一世的私人宮殿。雖然沒有證據顯示這座宮殿在冬天使用,但其向南的主立面似乎是一份其冬天使用的依據(南面向陽)。這座建築也常被叫作「鏡子宮殿」,因為它的石壁很光滑,像鏡子一樣。

Tachara坐落在一處台基上,略高於Apadana的基礎。它長40米,寬30米(南北方向的一邊是長邊)。其體量很小,似乎只有國王和王后單獨居住在此,侍者則在別處。

由西南方俯瞰Tachara,正對一面為其南立面。來源:CAIS

Tachara西立面,平面圖中⑤

Tachara南立面,平面圖中④ ,浮雕中間有楔形文字銘文

①12根柱子的中央廳。

② 2個房間在北側,每個由4根柱子支撐。

③ 南面有一個8根柱子支撐的門廊。

④ 南側階梯上的浮雕上有楔形文字銘文,分別用舊波斯文(中間)、埃蘭文(右側)、巴比倫文(左側)表達了同樣的內容,即這座建築始建於大流士時期,薛西斯時期完工,並於阿塔薩克西斯三世時期添建了位於西側的階梯⑤。

?

8. Palace H 宮殿H

THE "PALACE H "-波斯波利斯景區官網

Palace of Artaxerxes-livius

作者:Jona Lendering 來源:Livius

作者:Marco Prins

9. Hadish

Hadish,或許意為「住宅」。它始建於大流士時期,完工於薛西斯時期。它的平面很像Tachara,不過擴大了些。因為遺址上還殘存些燒焦的木頭,這讓一些學者推斷此處是亞歷山大縱火焚毀波斯波利斯的起點。

Hadish坐落在由天然岩石削成的平台上,可從4個階梯到達:Tachara庭院;Tripylon南側的庭院;還有兩個仍保存的位於Harem西側的階梯。

Hadish長55米,寬40米。

①它的核心區域被一個方形大廳佔據著,由36根木柱支撐,柱礎則為石制圓形。木柱由彩色灰泥或金葉子作裝飾。

② 大廳的北側連著一個開放的門廊,由12根柱子支撐。大廳與門廊之間有兩個門道。

10. Palace D | 宮殿D

在Hadish東側有一開放區域,有45米長,40米寬。只在此發掘出一些泥磚和石頭殘片,不足以確認此處的作用。一些學者認為此處用於駐守守衛,另一些則認為此處是另一私人宮殿。

11. The Harem

雖然今天這座宮殿被稱為Harem,意為「禁宮」,但恐怕沒有另一個建築比它更有爭議的了。至今專家仍在爭論,它到底是後宮,還是住房,還是寶庫的附屬建築。

12. Treasury | 寶庫

波斯波利斯最早的建築,經過數個階段的改擴建。大流士時始建,後被擴建,薛西斯時再被擴建。

然而,仍是在大流士治下,寶庫被認為太小了,便向北添了2個大廳①,1個有99根柱子的超大廳② 和一個開放的庭院③ ,庭院以門廊④為界

寶庫出土了不少珍貴文物:

13. Hall of a Hundred Columns百柱宮

始建於薛西斯當政期間,完成於阿塔薩克西斯一世時期。是僅此覲見廳後波斯波利斯第二大宮殿。

波斯波利斯復原圖。左下角為百柱宮,右側為未完成之門,後方為Apadana。右上角為萬國之門。

14. Unfinished Gate未完工之門

Unfinished Gate

被認為是萬國之門的翻版,建於阿契美尼德王朝末期,未及建成王朝就覆滅了。這座建築標誌著百柱宮庭院的北端。這座未完成的建築對研究當時的建築技術有重大價值。

在建築的北面,靠近平台北牆的地方,發現了30000塊有字的板子,對研究當時行政、經濟及社會結構有重大價值,被認為是當時的檔案庫。

15. Army Street士兵道

士兵道,盡頭是萬國之門的東門

士兵道從萬國之門東門開始,到百柱宮北庭院結束,長92米,寬10米。士兵道的兩邊用厚泥牆標示,如今只有低矮的基礎保存下來。兩邊的泥牆每隔7米便有一個可站立的壁龕,慶典時士兵可能會站在那裡。士兵道足夠容納1萬個人,所以士兵道也可能用作閱兵。

16. Fortifications防禦工事

17. Water Cistern水箱

18. Achaemenid Tombs阿契美尼德王陵

19. Hall of 32 Columns 三十二柱宮

三十二柱宮並沒有在書中有介紹,只知道它建於阿契美尼德王朝末期。


Naqsh-e Rostam(Necropolis)波斯王陵

波斯王陵各遺址相對位置圖/ 衛星平面圖: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Map_of_Naqsh-e_Rostam.jpg

目錄

Naqsh-e Rostam(Necropolis) | 波斯王陵概覽

Achaemenid Tombs | 阿契美尼德王陵

Sasanid Bas-Reliefs | 薩珊王朝浮雕

2. Unengraved Space | 未雕刻區域

3. Investiture of Narses | Narses登基儀式

5. Battle Scenes of Bahram II and Bahram III | Bahram二世和Bahram三世的打仗場景

6.Victory of Shapur I over Valerian | Shapur一世打敗Valerian

8. Battle Scene of Hormoz II and a Relief of Azar-Narses

10. Battle Scene of Shapur II

11. Water Cistern | 水箱

12. Bahram II and an Elamite Carving | Baharm二世和埃蘭時期雕刻

13. Investiture of Ardashir Babakan授職儀式

14. Zoroasters Kaaba(Kaabe-ye Zartosht) | 拜火教聖殿

15. Fortifications | 防禦工事

16. Fire Altars | 拜火祭壇

17. Ossuaries | 天葬台

Naqsh-e Rostam(Necropolis) | 波斯王陵概覽

波斯王陵在波斯波利斯不遠處,安葬著波斯王朝的四位君王。王陵在Hossein Kuh山崖上,為開在石壁上的4座石室。此外,在石壁上還散落著埃蘭及薩珊時期的浮雕。

波斯王陵現在的名字(Naqsh-e Rostam)約有二百年歷史,意為「Rostam之像」。這名字或許源於山崖上那幅騎馬戰鬥的浮雕,被古人誤認為是傳奇英雄Rostam的雕像。本來這地方沒有合適的名字,只是簡單的被稱為「墳場」,隨機用希臘名字Necropolis加以稱呼,意為「死者的城市」。

Achaemenid Tombs阿契美尼德王陵

這裡埋葬著4位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的君王,崖壁上從右到左分別是薛西斯一世(Xerxes Ⅰ)、大流士一世(Darius Ⅰ)、阿塔薩克西斯一世(Artaxerxes Ⅰ)和大流士二世(Darius Ⅱ)。

Sasanid Bas-Reliefs薩珊王朝浮雕

Naqsh-e Rostam在薩珊王朝被賦予了重大意義。今天,這裡是伊朗保存最多薩珊時期淺浮雕的遺址。

2. Unengraved Space未雕刻區域

作者:馬皞天;照片中間即為未雕刻區域

在薛西斯墓左側,留有一片巨大的未雕刻的區域。顯然,這裡本計劃雕刻上一些薩珊王朝末期的重大事件,可惜未及完成王朝就覆滅了。這片凹處有10米長,5米高。和早期的薩珊淺浮雕相比,這處刻的更深,或許是為了避免自然的破壞。一些學者認為這處可能被課上有Khosrow Parviz的場景。

19世紀時,這塊地方課上了當地地主對灌溉管理的布告,沒有什麼歷史價值。那一時期還在這裡刻出了3個洞,也許是為了放貢品或是蠟燭。

3. Investiture of Narses | Narses登基儀式

作者:Diego Delso

這個淺浮雕在「未雕刻區域」左側。

5. Battle Scenes of Bahram II and Bahram III | Bahram二世和Bahram三世的打仗場景

作者:Diego Delso

此處浮雕位於大流士墓下方。| 來源:www.pinterest.co.kr

雖然這兩組浮雕挨著很近,卻是兩組不相關的場景。

6.Victory of Shapur I over Valerian | Shapur一世打敗Valerian

作者:Diego Delso

這幅浮雕是薩珊時期最著名的浮雕作品。

8. Battle Scene of Hormoz II and a Relief of Azar-Narses

10. Battle Scene of Shapur II

作者:dynamosquito from France

參考:en.wikipedia.org/wiki/F

11. Water Cistern | 水箱

12. Bahram II and an Elamite Carving | Baharm二世和埃蘭時期雕刻

作者:

這個浮雕完成於公元260年,不論是雕刻主題還是雕刻方法都與大多薩珊時期浮雕不同。它刻在一個突出的懸崖上,就著懸崖的輪廓因勢而刻。在浮雕中間,是Bahram二世等身長的雕像,他被一些皇室與朝臣圍繞著。

這個浮雕最獨特之處在於它借用了一部分先前存在的埃蘭時期的浮雕(下部突起的部分)。雖然它的上部分被新的浮雕搶了地方,我們仍可根據在法爾斯省西部的Kurangun的浮雕還原出原來的場景:場景中部本身是一個國王與王后,他倆坐在一個盤起來的蛇上,兩旁則是向他倆獻祭的人們。

這部分埃蘭時期的雕刻可追溯到公元前第一個千年的新埃蘭時期,浮雕的右側是一個穿著長袍子戴瓜皮帽的埃蘭國王,左側則是一個戴著王冠的王后。

在浮雕的上面山頂上,還有一個宗教獻祭場所和一個被推測用作拜火教天葬的檯子。

13. Investiture of Ardashir Babakan授職儀式

這個浮雕我看到過兩種解釋。一個說左邊是薩珊第一代國王,右邊是當時信仰體系拜火教創始人Ahuramazda,正在交接象徵權利的圓環,象徵君權神授。

另一個說,薩珊王朝以阿契美尼德王朝繼承者自居,右邊是阿契王朝末代國王大流士三世,馬下踩著的是雙方的侵略者,表示權利的繼承關係。我比較傾向第二種,神怎麼能跟凡人一塊坐在馬背上呢。這塊是這裡年代最久的浮雕。

14. Zoroasters Kaaba(Kaabe-ye Zartosht) | 拜火教聖殿

拜火教聖殿 作者:Diego Delso

15. Fortifications | 防禦工事

16. Fire Altars | 拜火祭壇

17. Ossuaries | 天葬台


這篇文章寫著的同時,也讀了許多相關資料,對波斯波利斯的了解與喜歡便愈加深刻。這種感覺,好像我幾年前對故宮的愛啊!真想再回到那黑紗飄飄的伊朗,回到夜鶯之城設拉子,再去看一看這偉大的波斯波利斯。


附錄-與波斯波利斯相關的推薦視頻及資料:

視頻:

【遺址復原】

空中俯瞰波斯波利斯 80年前老照片

【大英博物館復原】世界遺產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 與博物館展品對應

波斯帝國古都 波斯波利斯3D復原

【3D復原】波斯帝國首都 世界遺產 波斯波利斯

【介紹】

【UHK/教科文聯合出品紀錄片】世界遺產 波斯帝國古都 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

大英博物館 失落的波斯帝國 英文字幕

伊朗古都波斯波利斯介紹 英文字幕

文字圖片資料:

波斯波利斯景區官方網站

Persepolis travel - Lonely Planet

Persepolis-Livius(重點推薦閱讀)

Persepolis (Parsa) | CAIS

PERSEPOLIS - Encyclopaedia Iranica

persepolis3D(各大博物館的復原合作基本都是找的這家公司)

From Silence: A Persepolis Relief in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裡面有一些老照片)

Persepolis, stairway of palace on the Persepolis Terrace(一張老照片)

Achaemenid Empire-wikipedia

守夜人不孤獨:請問有什麼講波斯史的好書推薦?

絲路·舊事 - 知乎專欄

波斯波利斯旅遊圖片 - 螞蜂窩

附錄-單詞

10.2

coinciding同時發生 staging posts中途停留站

flight段(台階或樓梯) di』verge分離 reverse反面的 con『verge聚集

10.3

juts伸出

irrational荒謬的

brave

erroneous presumption錯誤推測 de』libera『tely故意的 ac』com『mod』ate ascend

11.1

impertinence defiance

dignity befitting

personage要人

trumpeter號手

usher

dignitaries高官

11.2

battlement城垛、防衛牆 ziggurat塔廟 accumulated累積 arid乾旱的 low『land低地

11.3

13.1

focal 焦點的/ manifestation 表現

prominet 突出顯著的

nobility 貴族/ emissaries 使者、間諜/ gift-bears

comm『ence開始

14.1

appellation名稱/ assigned/ prorotype原型

socle/ soars/majestic edifice/

interconnecting/ auxiliary附屬的

14.2

pilfered/ tri『lingual三種語言的/

14.3

barrack營房

21.1

4:tunic

21.2

7: pataloon褲子/ feline貓科動物的

21.3

22.2

14:mantle斗篷/ high side slit高側縫/ fillet頭帶/ lance長矛/ shield/ humped

15:baggy寬鬆的/ shallow

23.1

elaborate/ vestibule/

23.2

portal/ incise symmetrically/

25.3

secular世俗的/ sanctuary聖殿

26.1

plinth底座/ oriented/ sole occupant單獨居住者/ consort配偶

comprise包含/ auxiliary chambers輔助的房間/ kitchware廚具/ alternate交替/ high fluted hat凹槽的/ headdress髮式/ chin

26.2

eunchs/ harem

28.1

para『pet欄杆扶手/ cone/ slot/ exterior face/ symmetrically/ symbolic/ terrace/ manner

28.2

plane平面/ devastation毀壞/ deduce推斷/ arson縱火/ retaliation報復/

stand upon/ hewn砍/

core/ plaster灰泥/ leaf/ adjacent臨近的/ upheld支持

28.3

verenda陽台、游廊/ chamber

efficient drainage system排水系統/ vertical垂直的/ chimmey煙囪/ shaft杆子/

trilingual/ ledge/ depict/ ibexe/ curved horn/

doorjamb/ sunshade/ flywhisk

cireclet/ anklet/ inlaid with gems

28.3

35.2/3

conceived構想 以為 / comm』enced開始 /

mason泥瓦匠

re『vealed透露、揭示 / arch』ive檔案館、歸檔 /

e『norm』ously巨大的

36.1

regular inter『val』s有規律整齊的間隔 / stepped niches壁龕

spaci』ous廣闊的 / im『mortal regi』ment 不死的 編隊

39.1

derive/ equestrian combat騎馬者戰鬥/ exploit功績/ legend·ary hero傳奇英雄

39.2

sovereign君主

39.3

41.1

engraved雕刻/ chamber房間/ recess休息、凹處/ proposed/ destruction/ depict描述

irrigation/ landlord/ presumably大概/ taper蠟燭/ scooped out挖出

45.1

chisled雕刻/ pro』ject『ing向前突出的/ the contour of the cliff輪廓/ busts of/ court『ier朝臣/ turban頭巾/ nobleman貴族/ pre『sum』ably大約/

e』ras『ed抹去/ coiled snake盤繞的/ tribute貢品

robe袍子/ skullcap無邊便帽

45.2

cylindrical圓柱的/ votive奉獻的/ cliff懸崖/ depression窪地/ con』ject『ured推測/ 暴露

45.3


推薦閱讀:

薩珊時代的波斯人是怎麼看待亞歷山大的?
短篇人物系列:萬王之王居魯士(上)
【翻譯】薩珊波斯:崛起與隕落——政治史:立國之初
古波斯的國教祆教(拜火教)為什麼在伊斯蘭教的衝擊下迅速衰弱了呢?
為什麼波斯滅不掉希臘呢?

TAG:波斯帝国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 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