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個儒家的故事
我播下的是龍種,收穫的卻是跳蚤。 ——海涅
上一篇隨便寫了點被世俗化的宗教,儒家那裡沒仔細說。這一篇用儒家的」忠「做例子,扯一扯被大一統政治閹割過的學術。
小時候看《宰相劉羅鍋》,印象極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據說這就是儒家的忠孝二字。
大一點兒了,就讀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等等理學名言。
等到讀書的時候發現,嗯…為啥孔孟的書里找不到這些東西
-----------------------------------------------------------------------------------------------------------
先說」貳臣「這件事情。
孟子遊說魏、齊、滕、宋諸國,(孔子周遊列國其實也差不多)見了君主都是極力宣傳尊禮行仁,一掃天下的主張。特別是孟子,全然一幅」只要你恢復禮樂,力行仁政,我就幫你掃平天下「,這裡面被掃平的呢,包括他的舊日老闆,也包括孟子的」祖國「╮(╯_╰)╭(真排起來,鄒國和魯國才是他的父母之邦)
舉個直接點兒的文本,《孟子·梁惠王下》:
齊宣王問曰:"人皆謂我毀明堂。毀諸?已乎?"
孟子對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則勿毀之矣。"
齊宣王說,周天子東巡接見諸侯時留下的明堂,在我這兒佔地方,別人都勸我拆了,孟先生你怎麼看?
孟子說,明堂是天下王者之堂,如果王能行王政,那就別拆了。
換言之,你就留下自己用唄。擱在大一統時代,這就是公然鼓吹謀朝篡位。
孟子的邏輯比後世那些專心搞權謀的偽儒們,那真是實在太多了:推仁心,行王政,不管你什麼血統什麼政權,你當天子我都支持。
很可愛的邏輯,但在後世,這話就沒聽起來這麼順暢了。
假設宋金交戰,現在金主真心行仁政,宋朝儒生去給金主出謀劃策,宋朝子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這事兒,總有點兒無法想像。
-----------------------------------------------------------------------------------------------------------
再談談」君叫臣死「。
舉個很多人知道的例子,安史之亂,張巡和許遠守睢陽,孤城糧絕,食人三萬。
大文豪韓愈,文起八代之衰的韓子韓聖人,寫《張中丞傳後序》,說當時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所欲忠者,國與主耳",吃人也是應該的。
我不知道孟子對此事會怎麼看,但我知道孟子講」率獸食人「,憤恨之色,英氣逼人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那麼,直接吃人的,是些什麼玩意兒?
說了忠,順便說說孝,稍微跑點題——《二十四孝》還是很有名的吧,郭巨埋兒也應該有很多人聽說過:
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兒可再有,母不可復得。」妻不敢違。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見黃金一釜,上云:「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這應該是個喜劇結尾吧?但,勞駕,大家稍稍往下想一個問題,如果沒有那釜金子,劇情的走向會是?(所以笑話要截止的恰到好處。星爺講笑話——「肥婆掉進水溝里」。卡,不能往下想肥婆接下來會怎樣,那你真就笑不出來了。)
看,忠要吃人,孝要殺人,呃,這兩句居然不需要使用修辭手法。
跑題結束,回上文 。
-----------------------------------------------------------------------------------------------------------
而這些變態的要求,我沒有在孟子的文章里見過,孔子的也沒有。
但有句話,我是見過的:
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孟子?離婁篇下》
韓聖人似乎沒見過,哈哈。
跟上一篇一樣,知道這些,也不能如何。充其量,看到孟老夫子尚且如此,當我們種下龍種,卻收穫跳蚤之時,不必太過憤恨罷了。
推薦閱讀:
※孟子的「放心」如何理解?
※怎麼看待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
※孟子一生很悲慘嗎?
※如何理解孟子「富貴不能癮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論?
TAG: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