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簡愛一樣的文藝青年

如果舊日的思想觀念也來一場選秀的話,那麼獲得第一名的可能不是「知識就是力量」、「民族國家」或者「科技改變生活」等觀念。「愛情是婚姻的基礎」,很有可能超越這些泛泛而談的理念,憑藉人數眾多的信徒,一舉奪魁。

緣起並廣泛傳播於維多利亞時代的這一理念,像可口可樂一樣,散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美好的事物想要獲得大部分人的認可,首先要具有甜蜜的特點。無論是愛情,還是糖果,還是可口可樂,無不帶有此種特點。

《簡愛》,就是維多利亞時代糖果般甜蜜的一本小說,而女主人公簡愛的追求,也無非是生活的那絲甜美。

簡愛是文藝小說裡邊的文藝女青年,她們執著地欣賞生活的美好,毫不畏懼地追逐那些可以為己所用的光芒。即便在天寒地凍的風雪天里,只要一盞橙黃色的鎢絲電燈,她們也堅信生活的凋敝里,有著金沙般的細雪做點綴。

文藝青年最早的覺醒,就源自那些不可對人說的秘密。當一個人內心有了秘密之後,會變得敏感而脆弱。而愛情,則往往是文藝青年內心的第一個秘密。

它甜蜜,但是不可言說,一個人懷揣心事,走向沉重的人間。一束暗淡的天光,就讓人淹沒在洶湧的殘酷裡面。而越是如此,信念也就越是堅固。如果一個人的相信不是為了承擔,那麼這個人的信念往往極容易摧毀。文藝青年之所以相信愛情,就是因為他們相信愛情能夠戰勝野蠻。倘若作為愛情的信徒不能為此和生活據理力爭的話,那麼又怎麼能獲得一種戰士般的榮譽感呢?

簡愛,就是一個對愛情深信不疑的文藝青年。

「為什麼我總是受苦,總是遭人白眼,總是讓人告狀,永遠受到責備呢?為什麼我永遠不能討人喜歡,為什麼我儘力博取歡心,卻依然無濟於事呢?」

「我怎麼敢,里德太太,你以為我沒有情感,以為我不需要一點撫愛或親情就可以打發日子,可是我不能這麼生活。」

「我必須反抗那些無理懲罰我的人,同樣自然的是,我會愛那些愛我的人。」

「不,我明白我覺得自己不錯,但這還不夠,要是別人不愛我,那麼與其活著還不如死去。我受不了孤獨和別人的厭惡,海倫,瞧,為了從你那兒,或者坦普爾小姐,或是任何一個我確實所愛的人那兒,得到真正的愛,我會心甘情願忍受胳膊骨被折斷,或者願讓一頭公牛把我懸空拋起,或者站在一批蹶腿的馬後,任馬蹄踢向我胸膛。」

在遇見羅切斯特先生之前,簡愛在向這個世界宣告她的渴求。她不滿舅媽對她的偏見,不滿這世上太多人對她的敵意。但同時,在這狹窄人世求生的她,在執著地尋找她心中那個對她盛滿愛意的意中人。

或許有些讀者會把簡愛誤讀成一個因為內心缺愛所以固執地求愛的人。實際上,簡愛的確生活在一個缺愛的環境里,簡愛的確對愛情有追求,但是環境決定論在大多數人身上,並不一定適用。並不是說生活在缺愛的環境里,就會釀就對愛的追求。實際上,追求愛情,在很多人身上,其實是一種本能。倘若換做文藝青年,為了加深這種渴求以及掩蓋這種本能的話,那麼缺愛,則成為一個表面上十分順理成章但實際上冠冕堂皇的理由了。

這也是為什麼簡愛前後對舅母一家的態度截然相反的原因。她需要離開那個再怎麼索取也只能點到為止的家庭,而她真正想要的東西——愛情,只有在離開家之後,走入遼闊的遠方才有可能尋求得到。家庭的感情是淡薄的,即便父母或是親戚與孩子再怎麼相愛,那終究不能幹柴或作烈火,他們只能相安無事地和平共處,永遠不會抵達互相存毀的境界。

文藝青年因為對愛情的執著,因為對生活的容忍,因為對人生的希冀,因為對人類的欣賞,所以漸漸擁有屬於自己的驕傲。文藝青年與普通青年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文藝青年保持著一份專屬審美。普通青年中的上進者常常感嘆在生活的重壓之下,為什麼總有人還要那麼多呢?除了性、孩子、房價、股票,這個世界上怎麼會被人挖掘出那麼多奇怪的要求,難道把生活過得蒸蒸日上還不夠嗎?或者,除了把生活過得蒸蒸日上,還能有什麼生活?怎麼總有人不聽規勸,非要主動走上邪路呢?

在這一點上,他們或許能夠和文藝青年達成共鳴,或者至少可以和簡愛這樣的文藝青年達成共鳴。

「我陷入了沉思,在成年人看來,貧苦顯得冷酷無情,孩子更是如此。至於勤勞刻苦、令人欽佩的貧困,孩子們不甚了了,在他們心目中,這個字眼始終與衣衫襤褸、食品匱乏、壁爐無火、行為粗魯以及低賤的惡習聯繫在一起。對我來說,貧困就是墮落的別名。

不,我不願與窮人為伍。這就是我的回答。」

「我搖了搖頭,不明白窮人怎麼會有條件對人仁慈,更不說我還得學他們的言談舉止,同他們一樣沒有文化,長大後像有時見到的那種貧苦女人一樣,坐在蓋茨黑德府茅屋門口,奶孩子或者搓洗衣服。不,我可沒有那樣英雄氣概,寧願拋卻身份來換取自由。」

愛情是目標,但是金錢是底線。倘若沒有了金錢所能保障的得體的生活,那麼對愛情的追求不過是一紙空談。如果簡·奧斯汀的小說還是小心翼翼地討論金錢與愛情的選擇的話,那麼在夏洛蒂·勃朗特筆下,金錢已經不成問題,或者它已經成了一個既成的元素,女主人公只要向前追尋愛情即可。

一無所有的文藝青年可以放下心來義無反顧地追求愛情,但是稍許有些身家的文藝青年,總是要在門當戶對的基礎上追求愛情,否則一切都可以用觀念不合來化解。

所以簡愛遇見了羅切斯特先生。羅切斯特先生是一個男性容器,來盛放簡愛對愛情的渴望。追求愛的人,與追求吃的人,並無兩樣。如果把後者說成嗜吃的話,那麼前者無疑是嗜愛,嗜愛的人,對愛情常常饑渴。

在感情點到為止的舅母家以及無聊沉悶的女校呆了十多年之後,簡愛終於像是死裡逃生一樣脫離了無愛的汪洋大海。

與其說簡愛遇到羅切斯特先生是她遇到了愛情,不如說愛情苦苦等待,終於等來了一個匹配的人。

在簡愛與羅切斯特的愛情場合裡面,簡愛絕大部分時刻都是主導者。

她第一次與羅切斯特先生遇見,就見到了羅切斯特先生從馬上跌落,她主動伸出援手,幫助落難的羅切斯特先生。

之後她怎麼想得呢?「這張新面孔猶如一幅新畫,被送進了記憶的畫廊。第一,因為這是為男性;第二,他又黑又強壯、又嚴厲。我進了海村把信投入郵局的時候,這幅畫仍浮現在我眼前。我進步下山一路趕回家時,也依然看到它。」

接著,她得到了羅切斯特帶著質疑的肯定。

「羅切斯特先生繼續說:『今天早上阿黛勒把一些速寫給我看了,她說是你畫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完全由你一個人畫的,也許某個畫師幫助了你。』

『沒有,說真的』我衝口叫了起來。」

在她與羅切斯特先生長久相處下來,羅切斯特先生漸漸得到了簡愛的芳心。

「他的胸部出奇地寬闊,同他四肢的長度不成比例。我敢肯定,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是個醜陋的男人,但是他舉止中卻無意識地流露出那麼明顯的傲慢,在行為方面又那麼從容自如,對自已的外表顯得那麼毫不在乎,又是那麼高傲地依賴其他內在或外來的特質的力量,來彌補自身魅力的缺乏。因此,你一瞧著他,就會不由自主地被他的漠然態度所感染,甚至盲目片面地對他的自信表示信服。

在我的眼睛裡,羅切斯特先生現在還很醜嗎不,讀者。感激之情以及很多愉快親切的聯想,使我終於最愛看他的面容了。房間里有他在,比生了最旺的火還更令人高興。不過我並沒有忘記他的缺陷。說實話,要忘也忘不了,因為在我面前不斷地暴露出來。 」

而在簡愛及時救下房間起火的羅特斯特先生,並且從羅切斯特先生的言語與行動中看到了感激與愛意之後,簡愛的內心波濤洶湧,興奮難耐,以至於無法入睡。

「那個不眠之夜後的第二天,我既希望見到羅切斯特先生,而又害怕見到他。我很想再次傾聽他的聲音,而又害怕與他的目光相遇。 」

作者用了十三章來描寫簡愛的成長,而簡愛遇到羅切斯特先生並且愛上他,以及簡愛從羅切斯特先生那裡感覺到他可能也愛她,只用了短短的四章。

簡愛的成長緩慢悠長,而她的愛情則迅猛直接。

她和她的愛情站在那裡,等著一個一個的過路人,她會毫不吝嗇地將自己的愛情放逐出去,用來試探那個人是不是可以用來愛與被愛的。

簡愛遇到了羅切斯特先生,從未遇到過愛情並一直保持理智的簡愛明白這是命運的垂青,她穩步向前,大膽出擊。她知道這是愛情來臨的信號,愛情,或者說是愛情的想像很快滋潤了簡愛,她渴求已久的甜蜜原來是這樣的滋味。或許坎坷,或許艱難,但是最終,她等到了。

但是如果羅切斯特先生換成另外一個人,或許也沒什麼不同。只要他條件不是太差,他都可以用來承載一份早就準備好了的愛意。

像簡愛一樣的文藝青年,心裡一直對這個世界有著美好的期待的。他們或許有些勢利,看不起所有的粗俗與窮困;他們或許有些戲劇性人格,在外人看起來有著太多不切合實際的想法;他們或許太容易動情,畢竟他們手持渴望愛情的火把那麼多年,稍有不慎就會陷入一段感情當中;他們或許說起自己的人生遭遇總是常常誇大,以至於外界時常覺得這不過是意淫。

但是,仍會有不少文藝青年會不斷地走上這條道路,或許還會更多。可能現實並沒有那麼糟糕,可能愛情也並非那麼美好。但是後者帶來的甜蜜的確抵消了不少前者的負面影響,況且,在大多數人可以美好的時候,去追尋另一樣美好作為點綴,又有何不可呢?

《簡愛》宣告了一個時代的來臨,愛情不再遮遮掩掩,男女關係由家庭合作、勞動生殖上升到了用愛來維繫。人類對愛情的追尋在過去兩百年間不斷地推陳出新,一代又一代的人深陷其中且深信不疑。

像簡愛一樣的文藝青年,依舊熱情洋溢地生活在嘈雜的人世間,他們或許常常令人側目,或許仍舊被視作異類,或許時常不能為人所認同,或許即便是我,都要小心翼翼地與他們相處甚至時常擔憂關係的不穩定性。

但是或許,經過了時間的淬鍊之後,會有文藝青年像余秀華的詩中說得那樣:

讓我總是在該掏出匕首的時候掏出花朵

讓我在能夠申辯的時候堅持沉默


推薦閱讀:

西遊往事【十二】
有哪些不驚悚不血腥的優秀推理小說值得推薦?
父親將我的左腿斬斷,提著它走出房門。
名詞解釋(3)
為什麼很多小說的設定都是越遠古的東西越牛逼?

TAG:名著 | 英国 | 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