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開發商搶地都搶瘋了,你告訴我房價要降?!

中國有個詞叫做:追本溯源。

那麼,房地產的源頭在哪裡?

答案顯然是:土地

加上房地產開發周期普遍在2-3年,

所以看地價、看開發商拿地的架勢,

就起碼可以預測未來兩三年房價的走勢。

畢竟,一個簡單的道理:

開發商也不傻,他三萬拿的地,

不可能在兩年後以一萬五的價格把房子賣給你。

2017年各地樓市調控說是「史上最嚴」也不為過吧?

有人說:哇,房價終於要降了吧,開發商不敢拿地了吧,不然還得降價賣啊。

那麼,開發商拿地熱情如何呢?讓我們看一下數據:

開發商不傻,他們大規模拿地,說明開發商認為土地價格會漲不會跌。開發商對於政策,對於市場環境,有著自己的理解。普通人的理解力,不會比浸淫在市場十幾年的開發商更深刻。

14家開發商搶1塊地,是有多瘋狂?

現如今,上海土地基本很難拍到,所以,溢出到衛星城,上海衛星城太倉的地也被搶瘋了:2017年春節後的第一場土拍,共有7宗地塊出讓,出讓總面積約20.12萬平方米,總起始價約10.3億元,地塊分布於太倉港區、科教新城和沙溪鎮,7宗土地總成交金額約15.54億元,拍賣溢價率均在50%左右。

蘇州的房價也跌了。據蘇州房天下平台數據監控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4月,蘇州六大區新房住宅成交均價為18283元/㎡,環比3月房價減少了718元/㎡,環比降幅3.78%。

但開發商在蘇州根本搶不到地,114家開發商搶一塊地,有個朋友說,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瘋狂,他自己也著實嚇了一跳。

物以稀為貴。如此激烈的爭奪,勢必會讓地價水漲船高。試問:麵粉價格居高不下,麵包還會便宜嗎?

為啥限制拿地?因為太火了啊!

調控的邏輯向來是哪兒冒頭按哪兒。於是,看著開發商拿地熱情高漲,一次土拍吸引好幾十家房企爭搶,調控就悄然從需求端轉到了供給端:各地土拍規則開始花樣百出,拿地要世界500強資格的,要求自持比例的,要公證處搖號的……

在政策的壓力下,現在開發商已經不是光有錢就拿得到地了。

開發商除砸錢當地王,還有其他方式嗎?

1、強強聯合,抱團取暖

進入2017年,較高的土地價格以及潛在的市場風險,導致房企不得不審視曾經「你爭我搶」的拿地方式,為分攤風險、降低成本,聯合拿地開始成為房企新的拿地策略。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的北京土地市場,由保利+龍湖+首創+首開組成的聯合體,憑藉22.09萬平方米的總土地規模,成為拿地大贏家。保利+京投+龍湖+首開+遠洋組成的聯合體,以18.09萬平方米位居第二。

2、大魚吃小魚

地供給「存量為王」的時代也在倒逼大型房企或通過聯合,或併購中小型房企間接「拿地」補庫存。去年,中海、萬達、萬科、恆大領銜的四大房企的收併購金額佔20大房企收併購總額的50%以上。

融創想成為金科第一大股東,融創中國是併購老虎,據媒體披露,2016年至今,融創新增土地儲備5394萬平方米,其中三分之二為併購拿地。 金科有地啊,截止2016年末,金科土地儲備可建面積高達1846萬平米。被融創盯上,主要是這塊肉比較肥。


推薦閱讀:

居住在高層頂樓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這才是真正的0風險房租抵月供的模式
被問「上海工作了8年,怎麼還買不起房」,是什麼樣的體驗?
房產新政下買房最佳方法:矩陣分析法

TAG:房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