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這個組織放下槍,哥倫比亞政府花了30年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組織名叫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簡稱哥武。早在1964年這個組織成立的時候,哥倫比亞的政治體制就跟美國那一套差不多,並且已經存在了好多年了,只不過那個時候不同的政黨之間在爭奪統治權時不像現在這樣文明,那時候難免會打打殺殺,而且一旦上了台執政者以權謀私打壓異己的情況很嚴重。這就讓高舉馬列主義大旗的哥武組織非常鄙視,他們堅信腐朽的資本主義必亡,未來是屬於他們共產主義者的,於是他們拿起武器開始跟政府對抗,希望有一天可以殺入京城改朝換代。

一個組織一旦走上了落草為寇的道路,那日子註定會過得比較艱難,至少在相當一部分時間段內會比較艱難。艱難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經費問題,成員們不但要打怪練級升裝備,還要買牙膏洗髮水沐浴露,如果沒有背後的金主看上他們的潛力給他們風險投資的話,那麼這些經費都得自己解決,生活的艱苦程度就跟他們解決經費的能力成正比。畢竟一旦跟政府軍對抗,那就意味著從此失去了任何通過正當途徑賺錢的可能性,比如組織帶領100號人去碼頭做搬運工,很可能分分鐘就會被警察給關進去。

(哥倫比亞革命武裝的女兵)

所以當年梁山好漢們下山都得扮作小商販來隱藏身份,我黨當初去上海灘也得稱作是地下工作者。既然無法以光明正大的方式來錢,那就只能做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了,這也是生活所迫或者形勢所迫。能做什麼呢,只能因地制宜地想辦法了,如果當地可以種一些很有價值的農產品比如罌粟啥的就種這個,如果附近有土豪那就直接打家劫舍,如果附近有遊客或生意人路過那就綁架勒索,這些事當年梁山好漢們可沒少干,而哥武組織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籌集經費的主要方式就是毒品走私和綁票勒索,尤其是後者他們格外喜歡。

種植毒品畢竟有個生長期限,來錢比較慢;走私毒品既有成本還不一定安全,來錢的風險高,相比而言綁架是投入少產出高的一種方式,一次成功的綁架可以不費一槍一彈就賺到一筆錢,而且幾乎全是利潤。他們喜歡綁架不止因為來錢容易,這裡面還有別的原因。綁架一個外國人時首先這事很容易就鬧得很大,組織的名氣會因此傳播出去,過去你掏錢讓人替你宣傳可能對方都不樂意,而綁架一個人尤其是外國人這事很快會鬧得半個地球都知道,兩個國家的媒體免費替你宣傳。其次綁架外國人大多數時候都能拿到贖金,因為時間拖久了無論是受害的那一方還是哥倫比亞政府壓力都非常大,最佳結果便是偷偷交了錢然後把人高調地帶出來,號稱是營救取得了成功,速度越快越好,這樣顯得自己既在乎人民的安危,辦事能力又很強,而如果發生了撕票的事,那麼對於雙方執政者的形象都是巨大的打擊。

(一旦幹革命這伙食註定好不了)

正是抓住了這種心理,所以哥武組織非常熱衷於綁架,幾十年來綁架了上萬人。當一個抱有崇高社會主義理想的革命隊伍為了生存不得不去打家劫舍、買賣毒品以及綁架勒索時,這個組織怎麼看怎麼像是一個恐怖組織,的確哥武組織是被哥倫比亞政府當做恐怖組織來對待的,你再聯想一下當初的梁山好漢以及那個你懂得的組織以及當下存在的很多反政府武裝,所作所為在外人看來可不是都跟恐怖分子差不多嘛。既然被定性為恐怖組織那就應該消滅他們,因為不消滅影響治安、影響旅遊業、阻礙經濟發展,同時執政者還會因為此事被反對派和老百姓攻擊,遲早失去選票和執政機會。但是應該這麼做和能不能做到那是兩碼事,就像30歲了應該娶個老婆和能不能娶得起老婆是兩碼事一樣。

或許只有美國這種特別土豪的國家以及我國這種花錢不手軟的國家才付得起長期打擊恐怖分子的高昂開支,像哥倫比亞這種沒多少閑錢但是花錢的地方又很多的國家就必然負擔不起。哥武組織不但分散在不同的地區,而且長期待在深山老林裡面,政府如果砸錢派軍隊去剿滅他們可以理解成是迫於壓力給外界做做樣子,其目的是為了讓受害者家屬情緒穩定,那些既有信仰又有收入而且沒有退路的武裝分子,幾乎是不可能被經費不足裝備落後的政府軍給消滅的。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當年北宋政府對待梁山好漢的方法,那就是:招安!從1984年開始,哥倫比亞政府就已經和哥武組織進行和平談判了。從武裝組織的角度來看,政府和他們談判的結果只有三個,要麼談成了給他們頒發執照允許他們下次一起參與競選,要麼先繳械然後就地解散一人給辦一個身份證再打發到人才市場去投簡歷,還有最差的結果是先繳械然後來個秋後算賬。

(教官上課講子彈的構造和激發原理)

那麼到底是哪一種可能性呢?這不但是我們關心的話題,更是樹林里的哥武組織成員們共同關心的問題。想當年梁山好漢們跟政府進行了和談,最後就沒落下一個好下場,哥武組織有沒有讀過水滸我們不清楚,但是因為政府的目的具有不確定性,所以談判從來都是非常艱難的,主要還是彼此缺乏信任,政府心想我過去對他們又打又罵,他們會相信我嗎?武裝分子心想我過去做了那麼多壞事他這不會是挖坑讓我跳吧。所以這種談判就註定是一個漫長和艱難的過程,而且談判時雙方都特別敏感,稍有不慎就會掀桌子動手。一般是先停火,觀察一段時間覺得停火不是陰謀後再約時間見面,一個條件談完後生效了接著談下一個條件,直到最後全部談妥再分批上繳武器走出樹林,若中間某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或者中途發生了有損彼此信任的事情,雙方可能會隨時操傢伙比划起來。

1984年3月份哥倫比亞政府與哥武組織簽署了停火協議,兩年後因為一位和哥武組織關係不錯的總統候選人被反對派刺殺,於是哥武組織撕毀了停火協議,又跟政府軍幹了起來。1991年下一屆總統再次對哥武組織舉行招安活動,但同時政府軍還準備了隨時對哥武組織進行了武裝打擊的B計劃,得知這個消息後談判再次失敗。到了1998年再下一任總統又跟哥武組織舉行和談,而且雙方劃分了和平的非戰區以示誠意,這一次談判最終也沒有什麼令外界印象深刻的結果。反正時間到了2012年現任的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宣布雙方新的和平談判再一次開始。

(這烹飪手段確實是不怎麼樣)

關於這一次談判媒體跟進報道的比較多。比如總統發表完聲明後過了半年也就是2012年的11月份哥武組織表示停火兩個月,派人去古巴首都專心跟政府軍談判,這一談就談了半年,到2013年的6月份雙方發布聲明表示半年來談妥了土地改革的事情,土改問題似乎是這一類左派政黨永遠都比較關心而且繞不過的內容;談完土地問題後下一次發表談判成果是2014年5月份,也就是說這一晃就過去了1年時間,哥武組織表示願意放棄自己經營多年的毒品生意;這之後又過了1年半的時間,到了2015年的12月份,哥武組織和政府共同表示願意給過去傷害過的人道歉和賠款,看來他們是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認錯後又過了半年,也就是在2016年的6月份,雙方簽署了最終的停火協議,完了再過了兩個月雙方簽署了終極版和平協議。

(總統桑托斯和哥武指揮官希門尼斯在古巴交換最終和平協議)

簽完最終和平協議後這個談判就算是談成了,從開始談到談成總共花了4年多時間,談了桑索斯總統一整個任期的時間,要不是他成功連任的話這件事要麼又失敗了,要麼功勞成了別人的。而從簽署最終的和平協議到收繳完武器又花掉了一年時間,前天聯合國駐哥倫比亞特派團宣布他們的武器才徹底收繳完畢。所有這7000多件武器最終將被銷毀然後鑄成3座紀念碑,一個放在哥倫比亞國內,一個放在這一次談判的中間人國家古巴的首都哈瓦那,還有一個放在聯合國位於美國紐約的總部,將來遊客們去聯合國總部參觀時就可以跟這個紀念碑合影了。從1964年這個組織打著社會主義旗幟落草為寇到他們跟政府握手言和,整整過去了53年,這53年里有1萬多人被綁架,26萬人死亡,幾百萬人淪為難民,而且談判從80年代開始用掉了30年的時間,中間耗掉了哥倫比亞的6屆總統,他們像接力賽選手一樣一位接著一位終於把這事給辦成了。

(收繳的武器最終會被銷毀鑄成紀念碑)

放下槍之後,哥武組織確實會被頒發執照成為合法的政党參與到國家政治生活中去,也就是說無論是參眾兩院的席位,還是總統的寶座他們以後都可以參與爭奪,只是這對於他們而言又意味著一個從零開始的過程。首先從此以後組織不能再用過去的老辦法搞錢了,辦公經費得大家一起湊,碰上選舉這種燒錢的年份還要鼓勵大家給自己捐款,這個就要看影響力和支持者的多少了,過去幹了很多恐怖分子才會幹的事,現在擦乾淨手上的血穿上西服鼓勵大家給自己投票捐錢,這事怕是有點難度,在他們進入議會甚至總統府之前,註定要度過一個相當尷尬和失落的過程,但是路是自己選擇的有什麼辦法呢,要麼放棄變成路人,要麼含著淚堅持走下去。

——————————————————

公眾號:局勢很簡單
推薦閱讀:

魔幻現實主義讓你更愛國
如何看待哥倫比亞華人商鋪被砸這件事?
在哥倫比亞工作生活的體驗是什麼?
拒絕和平的哥倫比亞,因何能夠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你是我的king(國王)」?????

TAG:哥伦比亚 | 谈判 | 古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