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在文華東方邂逅張國榮,至少還能去亞洲最佳甜點師的新店嘗嘗鮮……

繼上半年全國各地餐飲巨頭陸續登陸深圳,最近很多香港老網紅餐廳也扎堆北上。

豚王陳勤記在CBD屁股還沒坐熱,羅湖萬象城又來了靠得住

正在裝修的靠得住

不知道餐飲圈明年還會颳起什麼血雨腥風,反正KPI完成不了的是各位餐廳老闆需要擔心的事,我們只管吃吃喝喝,見證各種網紅餐廳興衰就好。

吃一起又停更了1個月,欠賬太多,對不起大家,哈哈。

最近吃得不多,但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祿鼎記的「財神炒飯」、桃園眷村的「油條」、陽江河堤的「粉腸」當然還有新鮮屋的「帶子壽司」「鰻魚壽司」「北海道海膽」……都是可以讓人吃著吃著露出微笑的食物。??

去新鮮屋點一份應季菜單上的北海道海膽壽司,無上享受

然後把丟了一段時間的把香港餐廳也撿回來了,根據導師大姐大「五星酒店出品都不會錯」的思路,我們去了3間貴餐廳:

文華東方Café Causette

麗思卡爾頓Café 103

COBO HOUSE by 2:am dessert bar

也拔草了2家平價餐廳:

金華冰廳

鳳城酒家

有推薦有雷點,不過都是不錯的體驗。

01

文華東方CaféCausette

圖片來自網路

香港著名的連鎖星級酒店,基本都配置一家米其林餐廳。

四季的龍景軒、半島的嘉麟樓、置地文華東方的amber、麗思卡爾頓的天龍軒……

當然我們去的都是他們旗下的下午茶餐廳,入門級性價比相對高,也符合我們平民窟美食家的身份。??

歷史悠久,設施優雅經典,但環境略顯局促陳舊

就像半島總是和張愛玲的名字捆綁在一起,文華東方也因為哥哥張國榮而讓大眾熟知。

但其實它的粉絲團早就非常強大,像黛安娜皇妃、英國首相以及廠花陳坤、志林姐姐、張曼玉、楊紫瓊、莫文蔚等氣質與才華兼備的名人都把它視為摯愛。

以及這位不願意透露身份的粉絲

相比麗思卡爾頓的奢華摩登,文華東方顯得低調又有韻味。

如果穿梭在麗思卡爾頓讓你以為自己是一位商務精英,那坐在文華東方享用佳肴的你就是在全世界漂泊的歐洲貴族。

文華東方端莊沉穩又賓至如歸的服務,更讓人感到體貼又體面。

那種貼心不是海底撈把客人「捧在手心」的愛的供養模式。

而是恰到好處的尊重和關心,想像你是一位富有的莊園主,嗯,文華東方的服務生就像服侍你多年的優雅女管家。

服務生小哥斯文又帥氣,一直給我們介紹這裡的招牌菜特色、原料、來歷,主動給我們拍照(真的是為數不多服務人員里單反操作很熟練的)。

因為大姐大有在預定郵件里提到生日的事,當天還附送了我們一個正裝的巧克力蛋糕。

蛋糕雖然是贈送的,但品質仍然一絲不苟。

文華東方下午茶

4款三文治

+

6款甜點

+

傳統司康 &提子司康

(with 玫瑰花果醬+牛油忌廉醬)

+

茶/咖啡

(可升級為香檳套餐)

工作日:298港幣/位

周末:318港幣/位

供應時間:15:00-18:00

招牌的「手工玫瑰花醬」甜度較低沒太多特別之處,但茶還是值得一試的。

不論是烏龍茶底的「文華東方傳奇茶」還是普通的紅茶,都沒有使用其他品牌供應茶包,而全部自家拼配、調製。

香味更加複合,口感不澀也不會過濃,一口糕點一口花茶,非常地愜意。

文華東方的兩款招牌 都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出品

「三文治」足夠新鮮,吐司有微微的濕潤,蛋黃沙拉和蘇格蘭煙熏三文魚的氣味也特別濃郁~元氣滿滿!

甜點們沒有驚人的美貌和口味,但都十分適口,酸甜搭配恰到好處,絕對不會膩歪。

雖然沒有在外形上做過多創意,但口味上會有一些時髦的混搭。

比如淺黃色的「冬陰功撻」,椰絲的脂質口感和略帶香茅清香的酸辣甜慕斯,居然一點不衝突,完全是東南亞風格的小清新。

「冬陰功撻」就是後面被虛化的小可愛

大姐大說她專程來試試文華的「司康」,咬了一口搖頭說太干,也沒有一上桌就香味撲鼻。

而作為牛奶不適者,我覺得配司康的「牛油忌廉醬」腥氣重了一點,有點厚重。

司康有提子和傳統兩款

地點:中環干諾道中5號香港文華東方酒店閣樓

人均:209-350港幣

P.S.

1、記得提前2周在官網預定,並註明特殊要求;

2、下午茶時間為下午15:00-18:00,不要遲到,建議在16:00之前到場;

3、兩人同行,可點一人套餐,再加甜點或飲品。

4、可以刷銀聯卡。


02

麗思卡爾頓Café 103

麗思卡爾頓103Cafe的下午茶是主打無敵海景巧克力主題,會與一些品牌做合作款,比如之前與麒麟珠寶合作的熊貓撻,適合時尚小年輕約會。

最近的原料用的是法芙娜(Valrhona)旗下的可可聯盟(Repúblicadel Cacao)。

厄瓜多巧克力下午茶

4款咸點

+

6款巧克力甜點

+

1款應季甜點

+

司康(自製果醬&奶油忌廉醬)

+

茶/咖啡/麗思卡爾頓熱巧克力

工作日:388港幣/位,638港幣/兩位

周末:408港幣/位,658港幣/兩位

供應時間:15:30-17:30

雖然是巧克力主題下午茶,贈送的「司康和黃油醬」卻成了亮點。

達到了大姐大「上桌就香味撲鼻」的標準,黃油醬也輕薄,淡淡的油脂剛好可以中和司康的乾燥。?

同行的蔣肥肥因為天生四川胃,對廣式菜肴水土不服,探店途中都是難以下咽的表情,但是吃到司康還是忍不住尖叫。

隔著屏幕,我還能聞到烘烤的香味

甜點裡「水果和餅乾脆」的部分都做得精緻又新鮮。

水果有它應有的水靈和飽和的酸甜度,餅乾脆絲毫沒有受潮軟塌的跡象、有剛出爐的香脆,很好地襯託了甜點的主體。

紅桑子慕斯朱古力脆脆

雜莓芝士蛋糕杯

主角「巧克力」,從菜單的原料和名字的長度來看,甜品師在努力讓每款巧克力都有獨特個性。

但是……除了一款的流心有點辣味,其他真是傻傻分不清,而且吃到下半場真是甜度的深淵。

比起文華東方巧克力下午茶套餐更適合點一人份

下圖與上圖較大的區別就是有略帶辣味的流心?

他們家的「咸點」挺脆弱,也沒有出彩之處,印象只有火腿三文治的火腿口味濃郁。

咸點建議上桌就吃,一口甜一口咸,要不晚一分鐘就受潮了,軟塌塌,口感欠佳。

上圖:三文魚籽配水牛芝士夾餅下圖:迷你松露忌廉雞肉酥(並沒有酥)

茶沒記錯的話用的是TWG的三角茶包,「櫻花綠茶」比較甜香,另一款「可可紅茶」是淡淡香草味,無功無過。

可以試試他們獨家的「熱巧克力」(如果不怕被膩死。)

當天下雨,即使大姐大幫忙訂到了靠窗的位置,我們眼前依然是一片混沌。

本來以為香港的星級酒店服務都如文華東方一般讓你有貴族的錯覺,但麗思卡爾頓非常平常,僅僅是彬彬有禮隨叫隨到,比雅詩蘭黛專櫃恭恭敬敬的BA還差那麼一點點。

地點:尖沙咀柯士甸道西1號環球貿易廣場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103樓

人均:220港幣-361港幣

P.S.

1、請一定預定靠窗位子;

2、因為離地鐵站路途遙遠(商場很大容易迷路),最好提前半小時到達;可以刷銀聯卡。


03

COBO HOUSE by 2:am dessert bar

曾兩度在「世界50佳餐廳評選」上獲得「亞洲最佳甜品師」Janice Wang 這回把餐廳開到了香港。

避開了繁華的商圈,安靜地在石塘咀低調地經營。如果不是有業內人士指點,我們也不會發現這間有格調的餐廳。(此處特別鳴謝bobo)

不過這家名字和新加坡店一樣的COBO HOUSE by 2:am dessert bar,並不是Janice本人主理,她僅僅設計菜單而已。

菜單跟新加坡和東京的都大同小異,不過增加了香港特別款——「MATCHA JASMINE GARDEN」

下午茶有套餐和單品可供選擇價格和星級酒店不相上下

Janice以玩藝術甜點著稱,把餐盤當成畫布是她喜歡使用的概念,分子甜品也是她的作品中另一個重要的元素。

甜點由廚師製作,店員拼搭完成

點了兩個出鏡率最高的經典款——「CHOCOLATE H20」「CASSIS PLUM」

「CHOCOLATE H20」的分子泡沫空氣感確實特別,但整體感覺就是一個就是單一的巧克力布朗尼+益力多冰霜。

「CASSIS PLUM」可能同時添加酸奶和柚子這種酸度較高的食材,嗆得有點驚人,黑醋酒也並沒有錦上添花反而讓這種腐蝕性雪上加霜。

可能是我的打開方式不對,混合吃應該會好些。不管怎樣,我的舌頭被燒成重傷,不過bobo嗜酸就覺得剛剛好。

兩款招牌基本撲街。

還好有bobo加點的「MATCHA JASMINE GARDEN」救場,抹茶日本進口,味道是純正的。

不過就像bobo說的,大概是把中村藤吉的招牌甜點都湊一起,做成了一道抹茶大雜燴。(Janice聽到這樣的點評,估計得氣哭)

分子泡沫的口感相當特別

這次與Janice的初次接觸,智商稅都交給了她的藝術天賦,口味上嘛……太極端了一點。

好在服務和環境讓人非常安心,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鬧中取靜的場所,才看到香港忙碌背後的慢生活。

地點:中西區上環南里21號

人均:168港幣(下午茶)

推薦:MATCHA JASMINE GARDEN

P.S. 提前用電話或者在官網預約,可以刷銀聯卡。


04

金華冰廳

高冷的前半場結束,重於迎來市井氣的2家。

香港的老牌餐廳普遍集中在港島,特別是中環地區,三兩步就一間名店。

如果平時過港購物,順便吃點東西,不想過海那麼麻煩,旺角有兩個不錯的選擇。 其中一間是以巨無霸菠蘿油馳名全港的金華冰廳。

櫥窗里的糕點,都可以打包

如果我再去一次金華冰廳,一定是打包菠蘿油後扭頭就走。

像所有香港老牌茶檔一樣,都是擁擠到側身勉強通過,4人坐2人的卡座家常便飯。

金華冰廳除了它家的爆款巨無霸菠蘿油,其他可以說乏善可陳,整體出品甚至不如深圳的一些茶餐廳。

不知道是我們沒去對地方,或者其實甚至和香港的茶餐廳差別並沒有想像中大?

招牌「馳名鮮油菠蘿包」有普通菠蘿包1.5倍大,價格卻相當公道,10港幣一個。

表皮該有的餅乾脆度有了,麵包烘烤得香噴噴,黃油也簡單適口沒有厚重。

理想中完美的菠蘿油就是這樣了吧,不過其實深圳的新發除了小點,賣相差點,也基本能滿足要求。

「西多士」皮略厚,咬到最核心處,才有一點點花生醬,bobo白眼翻上天,說我是坑貨,這家還沒有她們浸會食堂好吃。

「公仔麵」其實還行,有香油味,香港普通水準。

地點: 旺角太子弼街47號地下

人均:25港幣

推薦:馳名鮮油菠蘿包

P.S.:準備好現金,打包外食即可,外賣蝴蝶酥、菠蘿包等現烤糕點都可以試試。


05

鳳城酒家

米其林指南推薦的平價餐廳,主打順德菜(酒樓名字也是源自順德鳳城),早茶價格美麗到感人。

1954年開業60年來一直門庭若市、生意紅火。因為價格平,深得附近中老年居民喜愛。

到下午2點都有茶點可吃,點心不多一頁紙單面就寫完,保證品質。

本來沒帶夠港幣的我們還有點驚恐看到標價也是心中大石頭落地

茶點幾乎都是鼓鼓囊囊、飽滿充實,馬上要把蒸籠撐破的樣子。

老店員推著移動推車向每一桌推薦近期主推的茶點。我們那天是「核桃叉燒酥」,聽著就很好吃,賣相也很誘人,吃一口,嗯,情理之中的美味。

印象深刻的是「姜味蒸鳳爪」,比以往吃得口味更爽利,甜中帶辣。

「蓮蓉蛋黃包」想像一下你把蓮蓉蛋黃月餅的餡換到包子里,挺特別的。

「椰汁紅豆糕」略甜,也不細膩。

面點相由心生,皮略厚,不過總體口味都中等偏上且沒有失誤。

叉燒包皮厚,不過餡料並不馬虎

地點: 太子彌敦道749號歐亞銀行大廈1-2樓(太子老店)

人均:80港幣

推薦:姜味蒸鳳爪、淡水鮮蝦餃、核桃叉燒酥

P.S.:只能刷master和visa,不用在大眾點評上預約,11點之前到都有座位。


好久沒來香港,忘了當初為何對這裡非常神往,但現在對她越熟悉反而人多狹窄,帶上了一點嫌棄的情緒。

就像我身邊的朋友,也很少專程來香港旅遊了,他們有了日本、韓國、泰國、台灣等更平價或者更舒適的目的地,最多只是在這裡轉機,短暫停留。

內地和香港的關係很反轉吧,我有時在想,回歸20年到底給這座光輝都市帶來了什麼。

最近重新開始探索香港,像我第一年來這邊一樣,獨自帶著歐陽應霽的書,在中環一家一家地吃……

偶爾路過人流穿梭的人行天橋,向下望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車輛,想到美食博主韋恩的那句話「這座一切都很趕的城市裡,應該還有些值得慢下來的市井之味。」

圖文 | 忍者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圖文由吃一起原創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聊一起

希望我們寫香港哪類餐廳

or

有牆裂推薦的店嗎?

文末給我們留言咯

么么噠

weixin.qq.com/r/nTtNVef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要去香港購物,愛好是動漫,電影手辦,電子設備。還要買點首飾和化妝品之類的,我應該去哪?住哪比較方便?
新加坡在過去 10 年裡 GDP 趕超香港的原因是什麼?
瘋狂母親肢解12歲女兒分屍十多段,震驚全港你們怎麼看?怎麼殘忍?
大陸如何才能獲得香港人的認可?
香港人都說英式英語嗎?

TAG:香港 | 香港旅游 | 香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