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輕薄化戰爭開打,moto z能否重現刀鋒V3輝煌?

作者:龔進輝

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長期以來一直在追求功能的豐富強大和設計的絕對輕薄之間的平衡,以貼合用戶的使用體驗,這也是智能手機產品形態演進的一大趨勢。於是,各大手機廠商紛紛選擇將輕薄作為產品一大賣點猛推,輕薄迅速成為手機行業標配。

所以,當你把各大廠商旗艦機型去掉Logo擺放在一起,很難分清各自品牌歸屬,原因是外觀設計大同小異,都長著一張輕薄的面孔,這也是手機行業同質化競爭的一個縮影。當然,任何事務都有兩面性,手機輕薄化有利有弊,利好是便攜、易用,弊端是脆弱、不耐用。從產品迭代和行業發展角度看,手機輕薄化大勢所趨,這也就解釋了各大玩家不遺餘力地搶佔輕薄這一市場制高點。

在我看來,輕薄化設計的優點固然值得深挖,但切勿忽略其帶來的潛在隱患。要知道,用戶購機主要看中綜合使用體驗,輕薄可以使手機吸睛指數飆升、回頭率猛增,但無法使用戶放棄對使用體驗的關注。所以,手機廠商死磕輕薄的正確姿勢是以輕薄為核心突破點,並盡量淡化弊端對用戶體驗的影響。

手機輕薄化大勢所趨,但一味強調不妥

智能手機時代,由於觸摸屏等必硬體元素,使手機無法變得更小巧,連5.0英寸都被當作小屏手機,加上系統、功能創新乏力,所以手機廠商只能在輕薄上下功夫,加上輕薄手機更受亞洲人,尤其是亞洲年輕女性青睞,因此輕薄化設計成為手機行業共識,各大廠商均希望在輕薄方面佔據一席之地。

儘管用戶喜歡輕薄化設計,但一味迎合不完全是好事,大屏幕易碎、機身材質韌性不足等問題層出不窮,前者需要「帶套」防摔,後者iPhone 6「彎曲門」備受詬病。事實上,無論性能還是體驗,智能手機均領先10年前的功能機不止一個檔次,但其脆弱、不耐用等缺點屬於開行業倒車,質量事故頻發衝擊用戶購機熱情,連行業翹楚蘋果也無法倖免,不禁讓人對輕薄手機信心出現動搖。

不得不說,iPhone 6「彎曲門」給劍走偏鋒的手機廠商敲響警鐘:不要因死磕輕薄而對其他環節全然不顧。要知道,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步入存量替換時代的大背景下,用戶普遍使用過2—3部智能手機,嘗鮮之後購機需求更明確,耐用呼聲越來越高。所以,手機廠商一味強調輕薄是個大坑。

事實上,輕薄化設計本身沒錯,錯就錯在手機廠商在輕薄大道上只顧蒙眼狂奔而忽略用戶的核心關切,用戶真正需要的是功能豐富強大、外觀漂亮、結實耐用的手機,而不是輕薄之外毫無建樹的手機。目前,市場上急需一款既功能強大、耐用又輕薄的手機,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moto z無疑是最佳選擇。

moto z致敬刀鋒V3:技術、品牌雙輪驅動

正如前文所言,手機功能豐富強大與輕薄便攜不可兼得,突破難度極大,不少手機廠商從現實利益出發,選擇了後者。在輕薄化設計大潮中,絕大多數玩家隨波逐流,眼裡只有輕薄,掉進輕薄陷阱比比皆是,唯獨moto z特立獨行,猶如一股清泉,既不失本色又與眾不同。

談及moto z,外界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模塊化設計,以模塊化思路有效解決手機功能豐富強大與輕薄便攜的矛盾,構成其核心競爭力。有強大功能的支撐,moto z輕薄優勢才得以顯現,其在輕薄化設計上做足文章,拒絕根基不穩的病態創新。

moto z擁有137克同級最輕質量,5.2mm超薄機身,比同為5.5英寸屏幕的iPhone6S Plus足足輕了30%、薄了30%。當然,參數只是moto z輕薄的表面,並非全部實力的展現,質地、韌性、安全性、散熱一個都不能少,使輕薄化設計不再是空中樓閣。

那麼問題來了,moto z做到極致輕薄的底氣從何而來?信心來源無外乎兩方面,要麼技術先進要麼理念延續,手機行業元老moto是技術和理念的集大成者,其技術優勢和品牌理念在moto z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先說技術優勢,極致輕薄本質上是手機廠商工業設計能力的體現,必須做到內外兼修,部分廠商只重視外表而忽略內在美,moto z則採取雙線出擊的策略。對外,「彎曲門」是輕薄手機的一大隱患,iPhone 6易被坐彎的根本原因是在輕薄和材質安全性之間沒有達到完美平衡,為避免「彎曲門」重演,moto z採用獨特的航空級不鏽鋼外殼——波紋鋼,強度比同級產品提升85%,保證輕質特性的同時增加時尚感、現代感。

對內,moto z對智能手機內部構造進行徹底重構,採用一體化電路板設計,從而做到更小間隙。由於採用全金屬超薄機身,導致內部空間寸土寸金,moto z在重新布置內部組件的同時對天線進行重新設計,並周全考慮其放置位置,實現全球全金屬機身手機中最少的信號斷點數量(2個)這一創舉。

再說品牌理念,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極致體驗已成為流淌在moto血液里的品牌精神,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刀鋒V3嗎?2004年上市的刀鋒V3是當時最薄的手機,也是手機史上最偉大的產品之一,憑藉薄如刀片的獨特造型設計風靡全球,厚度僅為13.9mm,高級金屬取代傳統塑料材質成就其經久耐用和超薄設計,從此開創moto輕薄品牌形象。

事實上,刀鋒V3大獲成功的根基是moto長期倡導的工程師文化,軍工出身的moto把工程師文化視為企業發展靈魂,嚴謹務實、講技術、求創新、重專業等優點為moto迅速崛起立下汗馬功勞,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保證其在通信行業的領先地位,這是蘋果、三星所不具備的軟實力。

作為全球最薄的全金屬旗艦手機,moto z繼承了刀鋒V3薄如刀片的品牌理念,儼然刀鋒再續。難怪聯想移動聯席總裁、中國區總經理陳旭東忍不住在微博曬出粉絲用moto z切披薩的短視頻,想必對moto z輕薄化設計頗為滿意,不少鐵杆粉絲也認為moto z在致敬刀鋒V3。

寫在最後

中國手機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不僅體現為中高端市場崛起、線下渠道價值回歸、娛樂體育營銷走俏,而且要聚焦更實用的產品創新。市面上絕大多數輕薄手機只是一時的興奮劑,短期內可以促進銷量增長,時間一久因脆弱、耐用表現不足而淪為雞肋,有損品牌形象,削弱用戶的品牌認同感。

隨著用戶消費日趨理性,輕薄仍是購機優先選項,其天然的視覺衝擊效果不可取代。有輕薄這一強勁賣點支撐,功能強大、外觀漂亮、結實耐用的手機勢必越來越吃香,這恰恰是moto z的一大顯著優勢。對於準備重返巔峰的moto而言,moto z將是其搶佔市場先機的殺手鐧。


推薦閱讀:

iPhone 7取消耳機孔,竟然是因為它?
我們聊聊中國三星電子的組織扁平化變革
究竟是什麼APP?能讓幾百萬人盯著手機桌面,直流鼻血
小辣椒S11之後 又一款手機山寨iPhone X

TAG:摩托羅拉Motorola | 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