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智能理財能行?

不久前受邀回答了一個問題「互聯網金融的理財和智能理財有什麼不同?」有些感想,在這裡延展一下,分享給大家。若愛,請關注;若噴,請輕噴。

我是一個堅定的「智能理財一定能行主義者」,道理很簡單,和互聯網理財不同,智能理財最大的區別不在於智能,而在「理財」,換言之就是專業。而專業的理財服務,則必然是剛需,有足夠的需求必定能催生出一個行業,即便這個過程也許會漫長和周折。

接下來我們來詳細說說。

1、智能理財和互聯網理財的區別為啥是專業?

請大家和我一起來做一個文字遊戲。看看和互聯網理財相比,智能理財在字面意思上有什麼不同?

互聯網理財,前綴的「互聯網」代表著方便快捷、門檻低,這是互聯網在大多數渠道給到我們的印象;智能理財,前綴的「智能」代表著智慧或者是和人相近,意味著有思考、能取代人。

事實上,互聯網理財確實就像字面上的意思一樣,提供的是一種低門檻的方便快捷理財體驗,沒有人去互聯網理財平台追求專業,大家追求的是方便、100元起投、高收益等。而智能理財呢?也正是如字面意義一樣,號稱能取代理財師,用機器人幫客戶制定理財規劃。

回想互聯網理財是怎麼誕生的?無外乎兩類。一類是即有大量用戶,亟待兌現用戶價值的互聯網公司;另一類是以高收益吸引投資者的各類網路平台。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打起的旗號無非「隨存隨取」、「門檻低、收益高,比同期銀行活期利率高**倍」之類,什麼人會被吸引?自然是「小白」「屌絲」,傳統理財服務所未充分覆蓋的群體,更加容易衝動的群體。

而智能理財呢?不去看國內行業中一些魚龍混雜的情況下,少數平台使出的費率、紅包手段,更多平台在強調「人工智慧」、「海外配置」,加上動輒幾千上萬甚至幾萬的起投門檻,智能理財已經將「小白」拒之門外,無法吸引互聯網理財的目標客戶。對人工智慧、海外資產配置感興趣的人,必定是會做出更加理性選擇、有一定財力和閱歷的投資者,他們更加崇尚的是專業能力。

目前美國最成功的智能理財平台之一——Wealthfront的前身是一家成立於2008年的投資諮詢顧問公司。智能理財的機會出現以後,美林證券、蒙特利爾銀行、巴克萊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勞埃德銀行、桑坦德銀行均宣布即將引入智能投顧服務,為什麼開展智能理財服務的平台都是有金融、投資背景的?為什麼互聯網巨頭谷歌不加入?正是在「理財」這個專業上能力的不足。

做個小結:互聯網理財強調的是互聯網,「理財」是基於「互聯網」生存的,就像互聯網購物一樣;而智能理財的核心是「理財」,沒有專業的理財能力,「智能」的意義等於零。

2、專業的為什麼就是剛需?智能理財是誰的剛需?

很簡單,結合前面的推論,和互聯網理財相對應的,非「小白」「屌絲」,需要專業理財服務的自然是有一定財富積累的人。對於這部分人來說,拋開少部分富二代不提,財富的獲取來之不易,自然更加在乎怎麼通過理財來守住財富,必然的剛需。

那麼,智能理財是否是這群人的剛需?也不然,智能理財「只」是其中一部分人的剛需。

以往,專業的理財服務都是在線下提供,理財師和客戶面對面侃侃而談,提供服務的能通過察言觀色來判斷投資行為,有投資需求的能感受到通過真人服務的真實感和踏實感。

但是,過往能享受這種服務的,一般都是高凈值人群,他們是眾多金融機構瘋搶的目標,無數理財師願意為他們提供7*24服務,隨時上門笑容親切。而錢少些呢?免談!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說法——智能理財解決了中產的10萬美元困境——的原因所在。那麼在中國呢?中國過去有中產,但沒有中產思維。所謂的中產思維,我認為應該類似於美國的「美國夢」,這個群體有強烈的向上的願望、追求品質的生活,這其實和中國近年來興起的新概念「新中產」相符。

「新中產」是在原有中產的財富標準之外,被賦予了很多新的標籤,比如他們對生活有美好的願望、對財富有強烈的渴求、對消費有理性的選擇、對個性有突出的崇拜、對品味有積極地追求等等。

這些特性體現在投資理財上,恰恰和智能理財相匹配。比起互聯網理財,智能理財更加專業,往往都有專業財富管理、諮詢機構的背景,有龐大的研究團隊,正是龐大團隊提供的龐大歷史數據,才能為智能理財提供龐大的資料庫;和傳統財富管理業務相比,智能理財門檻低,不需要動輒上百萬,並且能享受到機器人7*24小時的服務,雖然和優秀的人類理財師相比仍有不足,但畢竟比自己做更專業、能掌握更多數據來作為判斷的依據。

比較而言,互聯網金融像是「任性」的選擇,而智能理財更像是「理性」的選擇,「新中產」們自然會選擇2,而不是1。

在滿足了「新中產」這樣一個日漸龐大、昂揚向上的人群,關於「財富」這樣強烈需求的基礎上,我才敢去給智能理財如此大的信心。智能理財未必會顛覆什麼,但很好的補充了很多,它未必會成為一個多麼龐大的行業,但一定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行業,成為財富管理行業最重要的細分領域之一。在「新中產」和「屌絲」前景的比對下,我認為它會是一個比「互聯網」理財成功的行業。


推薦閱讀:

以不動產作為抵押物的P2P理財有何風險?
如何遠離理財騙局
政府鐵了心要推廣以房養老

TAG:理财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