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最終我們總會找到對方的

在你單身的時候,你可曾有過這樣的想法,「以後我註定會遇到的那個人,Ta此時此刻在做什麼呢。」

你相不相信,Ta可能也在思考同樣的問題。

坦白說,《你的名字》可能是今年最好看的動畫電影,看時並不覺得應該給這樣的評價,這之後的幾天卻總是無意中回味片中的細節,越是品味越耐人尋味。

故事源於兩個中學生奇怪的夢。

小鎮少女三葉與東京的中學生瀧在夢裡互換了身體,交換毫無規律,常常一覺醒來,兩人都發現自己在另一個人的身體里,瀧對「自己」的胸充滿了好奇,三葉也發現「自己」好像多了點什麼東西...

兩個人越發覺得這可能不是夢,而是真實的事情,他們開始熟悉這種偶爾代替另一個人生活的節奏,彼此定下規矩,並將當日做的事情記錄在手機里,以便對方換回身體後查看前一天的「自己」都做了些什麼事情。

即便如此,他們仍在對方的生活里做出了很多出格的事情,瀧替三葉打抱不平,三葉替瀧追求女生。

他們都處在青春的年紀,對彼此的感覺漸漸由開始的驚恐,好奇,到熟悉,再到喜歡。

直到有天瀧發現,他已經很久都沒再換過去了。他開始擔心三葉,卻發現自己除了知道三葉的名字和小鎮大概的樣子之外都一無所知,他們失去了一切聯繫。

當瀧終於找到小鎮,卻被告知這就是三年前震驚全國的彗星墜落的地方,有三分之一的當地人遇難,瀧絕望的看見,三葉的名字赫然出現在遇難者名冊上。

可她分明還在前些天跟瀧互換了身體,瀧憑藉在夢中的回憶和線索,一路磕磕絆絆,終於與相隔三年時空的三葉「見了面」,他們互相承諾,永遠不會忘記對方的名字。

歷史被改寫,小鎮的人們得救,三葉也活了下來,只是當瀧和三葉回到各自的世空再次醒來,所有關於對方的記憶都不可抵擋的消失了,也包括他們彼此的名字。

瀧已經長大,他還是經常想起那個溫暖的人,卻想不起她的名字,也不知她在哪裡。

在人群擁擠的地鐵上,瀧倚靠在車窗前,在兩輛地鐵交匯的一瞬間,他認出了三葉,對!那個無數次在夢境中出現的人,三葉也認出了他。

列車到站,他們瘋了一樣的下車尋找對方,當兩人氣喘吁吁各自站在一個長台階的兩端看見對方時,卻不敢相認了。兩個人都故作鎮靜,一個向上走,一個向下走。

瀧猛然回過頭大聲說道,「那個…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三葉早已不住的流淚,顫抖著說「我也是。」

導演新海誠說:「我們的人生始終都處在一個和他人邂逅的狀態,我們今天或者明天,或者明年,總會遇到對的人。」

我想起前段時間寫的《我在雲里,遇見你》,那是粉絲邂逅愛情的真實故事。是的,我們得相信,美好的事情會發生。人生那麼長,誰都會遇到幾件美好的事。

今天,或者明天,還是明年,最終我們總會找到對方的。

後,我想以一個片中的小細節,帶你小小領略新海誠在這部影片中有多用心。

女主送給男主的頭繩,只有幾個鏡頭,但,它是有圖案的。

最中間是一粒淺黃色,由藍色包裹著,然後是橙色,最靠兩邊的是紅色。

新海誠說,花紋中間的藍色代表湖泊,最中間的一顆隕石,周邊是夕陽的顏色。這正是影片中隕石在夕陽後墜入湖中的寫照。

這代表著什麼?

「是借著編製繩結這種古老而傳統的工藝形式來告訴人們,隕石墜落的事情在很多年前就曾經發生過,只是主人公們忘記了。」

新海誠為什麼要這樣刻畫一個人們根本不會注意到的細節,他說了下面這段話,感覺莫名被戳中。

拒絕忘卻,要去掙扎。

最終我們總會找到對方的,沒錯。

但請記得在你找到後,別忘了你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找到的對方。

影片中最深奧的部分應該是對「結」的理解,「結」也翻譯成「產靈」,三葉的奶奶曾對她說:

連接繩線是結,連接人與人是結,時間的流動也是結。正是時間流動的體現,聚在一起成型,扭曲,纏繞,有時又還原,斷裂,再次連接,這就是結,就是時間。

朋友問我怎麼理解「結」,我形容不上來,給他舉了個例子:兩年後,有一對情侶,他們相遇相愛,有天偶然聊起了兩年前的今天,竟發現兩人當時都在看我寫的這篇文章,預想著對方的模樣。那麼實際上,他們在兩年前的今天就已經產生了「結」。

朋友,「結」已經有了,請耐心等等時間。

The End

轉載請先私信聯繫我獲得授權,謝謝.

知乎專欄:一藍隨筆

微信公號:一藍隨筆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主頁一藍


推薦閱讀:

TAG:你的名字。動畫電影 | 情感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