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印度和中國分別有1.95億和1.34億人營養不良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印度和中國分別有1.95億和1.34億人營養不良。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依然面臨一條漫長的道路。

同為人口大國和新興經濟強國,中國和印度面臨著根除國內飢餓現象的共同挑戰,這兩個國家消除飢餓本身就意味著全球範圍內的飢餓現象減少40%。

據埃菲社4月9日報道,不過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依然面臨一條漫長的道路。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印度和中國分別有1.95億和1.34億人營養不良。

報道稱,全世界有7.95億人在忍飢挨餓,僅亞洲就佔65%,但國家與國家之間又存在巨大差距。例如人口因素對中國和印度影響很大。

中國有超過13億人口。1990年以來,在持續的經濟增長中,中國的長期營養不良人口已減少了一半以上,越來越多的窮人從經濟增長中獲益。

但糧農組織的經濟學家戴維·道說,這種模式已不會再像以前那樣運轉良好,因為很多人生活在偏遠地區,在融入市場經濟和提高收入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難。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的專家陳志鋼強調,中國當局對貧困的關注高於飢餓,計划到2020年使7000萬人擺脫貧困狀態。他表示,國際組織手中掌握的數字要高得多,但不管怎樣,這些努力將有助於同時消除飢餓現象。

報道稱,為此,中國政府正在加大對這一群體的關注力度,與私人機構和非政府組織合作,推動農業改革。過去十年來,中國政府通過提供補貼、免除稅收、積累盈餘和提高基本產品最低價格等措施來扶持農產品生產者。

陳志鋼認為,今後的關鍵在於保證有足夠的農產品產量為人口提供可持續的食品供應,逐步降低對進口的依賴。

對於一個環境問題十分嚴重的國家來說,這並非易事。在城市和工業大發展之後,據估計中國約40%的耕地已經退化。

報道稱,中國和印度都存在過度使用化肥、電力和水資源的現象,這些做法對環境也造成了嚴重破壞。印度在上述領域對農業生產者提供高額補貼。戴維·道說:「印度的這些政策大大推動了削減貧困和提高糧食安全的工作。」


推薦閱讀:

TAG: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