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決策怎麼這麼難呢?

法國某報紙曾舉辦一次有獎徵答智力競賽,題目為:「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情況只允許你搶救一幅畫,你會救哪一幅?」收到的答案成千上萬,其中有一位作家的答案很特別:「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結果,這位作家獲得了最佳回答。此篇,就是說一說抉擇(決策)這個話題。

1

最近終於讀完了一本500頁的晦澀之書《時運變遷》。作為一本去年買的存書,我知道讀完它需要很大的勇氣。我必須一口氣讀完,否則就是上面沾滿灰塵,也不會再打開。

我閱讀的經驗是:越難讀的書,越需要一口氣讀完,寫一篇讀書筆記。然後把它束之高閣,每隔1、2年後,你再拿出來翻看其中的一些章節,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在微信時代,我們的閱讀幾乎都成了短、平、快式的閱讀,雖然也有拿來就用的好處,但是知識的深度和寬度消失了。

也許,我寫微信公眾號的作用之一在於:我一邊寫著讀書筆記,一邊幫大家拆解經典。雖然敘述不可能如此書般恢弘深邃,但卻可以在速食時代,給大家提供一顆有用的知識膠囊。用羅胖的話說:「死磕自己,愉悅大眾」。

2

《時運變遷》這本書的敘述跨越戰後近70年的政治經濟局勢,但作為一個中國人,其實最想讀到的是80年代廣場協議。

在大眾和媒體的描述中,85年廣場協議簽訂,被認為是日本90年代初泡沫經濟破滅的導火索。

流行的觀點是:廣場協議之後的幾年內,日元快速升值,導致出口產業被打壓,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投機炒作盛行,股市、房市暴漲,最終導致了90年代初的崩盤。80年代買下美國的日本人,不得不把洛克菲勒大廈和梵高的畫低價出售還債。

然而,真實世界果真如此清晰嗎?

如果我們走進歷史的細節,就會發現他是如此複雜,給我么帶來了不同的觀察維度。

3

1981年,里根經濟學大行其道。

里根經濟學通過削減聯邦開支、削減個人所得稅並伴以投資的稅收優惠、放鬆商業活動管制、反通脹的貨幣政策,給市場帶來了信心。

一直到1984、85年,經濟持續增長勢頭,但硬幣的另一面則暗藏危機:美國貿易和經常賬戶逆差,財政預算大幅赤字,國內儲蓄太少,美國不得不維持高利率,利用強勢貨幣吸引外國資本。

與此同時,日本、德國匯率很低,汽車、機械、電子產業可以在美國輕而易舉的找到市場。日本為了維持經常賬戶盈餘,一直沒有擴張性經濟政策。

這些順差國家(尤其是日本)擔心,美國國內越來越強烈的保護主義壓力——美國國會僅僅在1985年,就出台了400項保護美國產品的議案。

在這種失衡的背景下,廣場協議孕育而生。廣場協議說白了,就是要日本、德國兌美元升值。

在談判桌上有一個小細節:讓美國人感到非常意外,時任日本大藏相的竹下登,主動同意日元升值10%以上。

親歷廣場協定的日本官員行天豐雄在書中說,日本對美國日益增長的保護主義壓力感到緊張,準備接受一個日元的大幅升值,希望那些壓力能因此轉移。

而德國人關心的不是他們對美元的匯率,而是其對日元的匯率。日元升值幅度越大,他們對自己的競爭地位越放心。他們拒絕兌美元迅速升值10%以上。

大白話的說,廣場協議的結果就是:日本同意升值10%以上,德國接受一個大概不到8%的升值。然而從1985-1989年,日元和德國貨幣都持續升值了大概50%。

4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日本和德國都升值50%,為啥日本最後崩了?德國經濟沒崩?

以下是我根據史料記載、個人拍腦袋總結的觀點:

1、相比德國的不情願和暗度陳倉,日本人非常心甘情願的履行合同,信守承諾,大幅升值並且進行了擴張經濟政策。

2、為了換取美國同情,日本人在1987年和美國又簽了協議,美國同意日本貨幣不升值了,作為交換條件,日本要採取擴張性的經濟刺激政策,以提振國內經濟和貿易失衡。

3、內部派系鬥爭,經濟成了政治鬥爭的狩獵場。

4、放任了股市、樓市的暴漲。一開始大家覺得不適應,後來股市、樓市暴漲讓大家身價倍增,炒作成風,反感升值的情緒反而少了。

5、日本在1989年開始頻繁收緊銀根,主動刺破了股市、房市,下跌過程中以為是正常調整周期,沒有反向操作,導致錯過調控時機。

我查了一下日本1985-1989年的貿易收支,日元大幅升值後,並沒有影響到日本的出口,日本貿易依然巨額順差,美國依然是巨額逆差。可見,升值貶值並不是關鍵,產業界會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同時,美國人也沒有遵守承諾,削減赤字。

5

日本人真的敗了嗎?我看也未必。

衡量國家經濟生產總量,有兩個指標,一個是GDP(國內生產總值),一個是GNP(國民生產總值)。兩者的區別,GDP以國土原則核算,GNP以國民原則核算。

日本最高峰GDP大概是美國的60%,但現在只有1/4,從這角度上說,確實是失去了20年。

但日本在日元升值期,大量投資了海外(包括中國),在海外建廠投資,分享了中國在內的國家經濟成長的紅利,誕生了豐田、發那科這些世界級的企業。也就是說,從GNP角度看,日本沒那麼糟糕,反而是「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大幅升值的受益者。

真是應了那句古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6

我其實並不想講日本,也不想講晦澀的宏觀經濟。而是想說:在當下這個不確定的商業時代,我們每個人應該如何面對決策。

日本的抉擇錯了嗎?顯然在1985年沒錯。因為貿易摩擦和美國壓力,作為小弟的日本沒有太多騰挪空間,它必須升值。

升值帶來的利弊,能用是非成敗觀簡單說清楚嗎?然而並不能。強日元帶來了壞事,但也帶來了很大的好處。它帶來了更低的進口價值,更多的海外投資機會及更強的商業合理化激勵。更何況在房價、股價暴漲的85-89,日本人並不覺得是壞事。

7

商業社會的決策越來越困難,因為時運變遷,這個時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裂變,價值多元,任何決策都不是完美的方案,也沒有一勞永逸的抉擇。

最近,一個米課小夥伴因為換了招行工資卡,跑來問我說,招行日日盈能不能買啊?我說,這個風險比較低,相當於銀行版的「餘額寶」。另一個小夥伴則問我,某款銀行90天理財收益率挺高的,有沒有啥風險?

你看吧!每個普通人都面臨投資理財的抉擇,而且內心充滿焦慮和擔憂。

你不投資看似安全,實則等死。因為通貨膨脹會吃掉你的資金,讓你一貧如洗。

如果你選擇投資,你就是找死。你得做決策,如何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如何在變局中調整自己的抉擇,如何因時而變,在風險和收益之間建立平衡。這又是個大學問。

時運變遷,不進則退,你想好怎麼「死」了嗎?

(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被解放的mogwai)


推薦閱讀:

股市中的傳說「7 虧 2 平 1 賺」是真的嗎?如何避免成為虧損戶?
交易思考之三角形
兩會行情(附股票池)
用波浪理論改善交易
行情不可預測?那要技術分析有何用?

TAG:股票市场 | 投资 | 房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