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心智力量、利用更多時間——《把時間當作朋友》

惡魔奶爸推薦的書,作者李笑來,不同於一些假大空和所謂勵志學雞血文,這裡滿滿都是乾貨。

(以下是基於書中內容提煉出的適合我自己目前狀態的一些知識點,不是書的全部內容。如果你需要,那麼自己去好好研究這本書,然後發現適合你自己的,這才是正確的行動方法。)

乾貨一:推遲滿足感

即忍住慾望。文中作者提到了一個試驗:一批幾歲大的小孩被給予一些糖果,並被告知如果幾分鐘內忍住不吃的話,就會得到更多的糖果,但最終只有少數幾個小孩忍住了,後來對這些小孩跟蹤,他們學習科目的平均分比其他小孩高很多。

我個人有個特殊體驗,每次吃瓜子時,喜歡將瓜子殼剝掉後果肉留在嘴裡不嚼不咽,待到積累到一定數量後一起吃下去,那才過癮,這應該也算是一種另類的推遲滿足感。

或許在學術上有個詞可以形容:厚積薄發。

而在建築上另外有一個詞:打地基。

當我們快看到成績時,對自己說再慢一點、再多學一點,基礎再牢一點,那麼當一切水到渠成時,再加上那麼一點點運氣與天賦,理想甚至超理想的結果自然而然就來了。

個人認為實力、運氣與天賦同樣重要,實力很強的人可能會實現80%的目標,再加上運氣,可能就是95%,如果還有一點點天賦的話可能剩下的5%就來了。

不要小瞧這15%與5%的差距,根據二八定律,越往上越難。

所以,推遲滿足感,不是空等著去推遲,而是去盡量提升自己。

過程是艱苦的,道路是漫長的,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就卻是出乎意料的。

乾貨二:時間記錄——增強對時間的感知與把握

時間記錄法其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視野中,但是與之前的「記錄時間也是一種浪費時間」的感覺不同的是,這一次明白了為什麼要去記錄時間——為了最終發現自己丟失的時間在哪,並且通過記錄分析逐漸可以掌控時間,發現可利用的時間越來越多。這才是最終奧義,如果最終可以做到這樣,那麼我覺得可以不用再記錄了,因為每一段時間如何去用已經刻在你的頭腦中成為你的一部分。

時間記錄很簡單(至少我的是這樣):起床起,記錄每一組動作的時間,然後歸類,比如我的「英語一類的學習」和「看書」都可以歸類為「學習」,而玩手機刷知乎簡書則歸類為「休息」,每天看一下學習時間比。我的要求是每天70%左右。

這很簡單,同時又很難,因為人都有惰性,如何在一個月之後半年之後保持記錄的習慣,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但你要明白,要想擁有80%,就得堅持。

而與時間記錄需要同時進行的就是計劃全天任務,當天結束記錄後看一下時間消耗,然後根據今天的消耗初步制定明天的計劃(不需要很詳細),只要在頭腦中有個大概框架。並且不需要安排特別滿,相信我,留出一部分時間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而隨著你記錄和計劃的時間越來越長之後,你的可控計劃部分的比例會越來越大。

乾貨三:學會記錄感受

讀後感、學後感、觀後感……所有一切的感受都儘可能地記錄。

比如這篇文章,裡面很多內容其實我看書時的標籤都記錄了,為何我還要特意再寫篇文章?

一是 書籤都是零散的,整理到一起以後再看時比較清晰明了

二是 再記錄一次可以再去思考一次,可能會有新發現

三是 如果能引起別人的反饋,我會回過頭再再次去思考,可能會有第三次發現

很多人害怕下筆,看完一本扔一本,總之看過了,就當作看過了,其實沒有記錄的看過都是耍流氓。記錄、筆記、to do list等等等等都不要害怕下筆,更準確說是不要害怕下筆之後會修改,借用文中所說「人生就是在不斷修改中成長」,不寫下來什麼都沒有,不開始什麼什麼都沒有,開始了才有修改的機會。

乾貨四:不要糾結於興趣與有用

有人說(越來越多人說)興趣比實用更容易成功。這句話很正確,但同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遺忘的一件事就是「人們習慣於把做不好等同於沒興趣,把容易做當作有興趣。」什麼事做不好,困難的事;什麼事做得好,容易的事。So……

有用與有趣,兩者可兼得固然很好,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可兼得。我們遇到這種事情時候如何處理,大多數人是不是酸溜溜說一句「不完美也是一種美」,然後就不了了之?我不知道到老了臨閉眼前會不會也這樣想。

個人卻認為大多數事是先有用再有趣,然後二者可兼得,即使最後仍不可兼得,但到了那時候原本有用的事也可能已經無用了,或者已經變成了有趣的資本。很簡單的一個例子,我們很多家長對小孩說「好好學習,以後多賺錢」,雖然學習最終目的不只是為了賺錢,但是我們父母那一代最簡單的想法就是一個先有用再有趣的例子。再比如我,原本在有用(學英語換工作)和有趣(創業搞傳統文化)兩者之間糾結了很久,甚至想強行將兩者融合,將傳統文化創業作為我目前的主要工作,但是我知道風險很大(沒有資本沒有多少專業知識沒有經驗沒有人脈,做了99%會死)。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對於時間這個客觀存在的選項我選擇性遺忘了,有用和有趣不一定要並行,完全可以有先後嘛,我為什麼不先用5年左右時間在企業里奮鬥,用5年去努力賺錢賺人脈,努力提升自己專業知識,努力學學管理。然後在一切水到渠成之後再出去創業,贏面會比現在大很多吧,到那時候就變成了既有用又有趣了。

所以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們必須學會:忍耐(前文提到的推遲,對自己感興趣事物的忍耐)與計劃(安排自己的人生計劃、階段計劃),按部就班地去做。然後會:1、不再心浮氣躁內分泌失調,2、比東打一下西錘一下的效率高很多。

所以,你覺得呢,有用重要還是有趣重要(如果你說有用重要我還是一樣會打你)

乾貨五:專註是最好的方法

接上一節,很多人東打一下西打一錘,原因之一就是不斷「發現新方法」並感覺剛發現的方法貌似比之前的方法更好更可靠。

放棄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換一種方法」,所謂的更好的方法也只是你在覺得之前的方法漸漸困難複雜時設想出來的這個新方法可能會更好,然後就想去嘗試,在遭遇新的挫折後發現可能還有更好的方法,如此反反覆復最終一事無成。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各種各樣的網路課程此起彼伏,你會不會今天看到這個覺得好,明天看到那個覺得我也該聽聽,後天再看到篇「乾貨」覺得說的好像也挺有道理的可以試試…就是在這所謂的「有道理」的方法中不斷浪費時間。

最簡單的最有效的就是找一個你認為「不會有問題」(對,就不是會有問題這個最低原則,因為在堅持的前提下,每種方法都是好方法)的方法,從開始到最後堅持學下去。

「堅持」、「專註」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最好的方法。

另一種「堅持」「專註」是對人生方向學習方向的堅持,同樣以網課來說,你不能今天學一個小時的投資心理學,明天聽兩個小時的人工智慧,後天再來個如何製作一份優秀簡歷(原諒我就是寫這段時現抄的「知乎」上隨機的三個live標題,記得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如何年薪過百萬」的回答是「用看知乎的時間去學真正的專業技能,看知乎是過不了百萬的」),就這麼每天一場live下來,除了你學習的負投資(金錢和時間)持續增長以及你覺得你沒有虛度光陰外,基本就是在虛度光陰。任何一項專業技能都是需要在自我學習中長期積累,而不是靠某個大神的隨便一節網課。

人人都知道德國工業中一顆螺絲釘都能更新到極致,為什麼我們就做不到呢?是覺得比他們聰明可以有更好的方法?聰明有毛用……

乾貨六:信仰

借用書中一段話:

與科學一樣,宗教也是人們用來「思考」這個世界、「解釋」這個世界的工具,只不過,在解釋物理世界方面(比如,生命的起源,天體運轉的機理),現代科學已經逐步地替代了宗教。

今天的宗教勢力依然龐大,只是宗教的重心已經轉移到另外一個更需要它的方面去了——精神世界(也許應該相當於我們常常提到的「精神文明」)。

一個人的精神強度某種程度上反映其對於逆境的韌性,而精神的集中度則反應其對所有事物的專註度。

信仰不等於迷信,迷信是我信神所以我覺得我看得見神,而信仰是我信某種精神所以我擁有某種精神,比如「堅持」,比如「憐憫」,比如「慈悲」。

乾貨七:上學的意義

家長們總是說「成績好才能考好大學,考好大學才能賺更多的錢。」

我們大多數人都明白家長的這句話邏輯有問題。

我們卻只有少數人明白上學真正的意義——教你如何自學。

語文、數學、英語(尤其是大學以前的這些學科)等等只是教導如何去學習的一個工具,尤其語文,教你識字教你寫作,其最終目的只是為了教你閱讀與記錄,以便提升你的自學能力。

但是可悲的是,我們現在的很多語文老師都沒能明白這個道理。現在的教育讓更多的人認為語文等同於文學,卻不知文學只是語文的一個分支,甚至不是主要分支。文字最大的作用是記錄與傳遞,更進一步則是傳承。自己的閱讀心得、學習心得、思想心得寫下來是記錄,將自己的心得共享給別人是傳遞,人類世界中某個偉大的發現記錄下來以供子孫後代學習使用則是傳承。所以,語文的作用不僅僅在於會寫作文,更重要的是教會了如何學習。

同樣在於數學與英語,數學教你的是邏輯與空間,而英語則給了你探索世界的可能。所以,父母們以及准父母們,記住「上學」只是一種工具,小孩成長是否優秀不在於月考多少分,而在於他/她如何用所學去完成課外自學。

乾貨八:所謂的「成功學」只是你的心安理得與自欺欺人罷了

「做任何事情,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

點評:沒有明確目標與正確方法的堅持,大抵上是浪費時間。

「如果一個人是正確的,那麼他的世界就是正確的」

點評:邏輯混亂,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不幸與霉運了。

「A到Z分別為1-26,則Knowledge是96分,Hardwork是98分,Attitude是100分,所以態度才是左右你生命的全部」

點評:「chimpanzee」(黑猩猩)100分,而「bullshit」(不用解釋)是103分

現在的成功學有點過於強調非實質性的東西(天賦、運氣等等),因為他們沒有乾貨,只有靠一些虛無縹緲的玩意兒來糊弄糊弄你,順便搞點稿費。

但是真正成功的人有幾個不是非常努力的人?即便天賦不好、運氣不行,取得的成就有限,但也比大多數渾渾噩噩混日子的人有生活自在得多(有些自在在於經濟,有些自在在於精神)

而一個真正獲得很大成功的人,天賦、運氣、努力、方法、眼界等等同樣重要,我們普遍沒有那麼強大的基因,不是那些牛人,但也不要自怨自哀,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這些方面做到自己最好的,不負自己。

乾貨九:打造人脈不如打造自己

現在有一種說法「打造人脈」,書店裡各種各樣的「人脈」成功法則應接不暇,好像人脈就等於成功。

不管你承不承認,大多數人想去「經營人脈」,而且是想經營比自己更加優秀的人的人脈,其實說白了是想去取得某種利益,而且是不對等的利益,這就是一種不勞而獲的心裡在作祟。他們潛意識裡覺得如果我不能夠得到好處,那麼我何必浪費時間去經營人脈。

但是沒有人是傻子,沒有人會白白給你好處(如果有並且被你遇到,那恭喜你,真的可以買彩票了)。

真正與「經營人脈」相同的詞是互惠互利,互惠互利的商業夥伴關係才能長久。所以你想要得到什麼,首先你必須能夠給予什麼。你可能不會多有錢,但是你精通某種技能,而這種技能是某個大佬希望能夠學到的,那麼你們可能會成為朋友,你可能會得到一些資源或者支持,而他則從你這學到技能,這種互惠互利下的關係才是一種相對穩定的關係,才能夠慢慢發展成為「人脈」。

所以如果你沒有什麼資源,也沒有多少資金,那麼想想你可以給予什麼,如果什麼都沒有,那麼不用想什麼投機取巧式的經營人脈,埋頭去學習吧。

靠心機經營的人脈,最終必定慘淡收場,因為這個世界的資源是平衡的。

乾貨十:自卑與自信一樣,都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活動

我們社會到處倡導人要自信,不要自卑。

另外還有一種觀點,不自信的人就是自卑。

但是自卑和自信一樣,都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活動。該自卑的時候自卑是正常心態,該自卑的時候卻自信那是自不量力。當然還有一類人是該自卑的時候不自卑,平靜自然,那是聖人,心理強大。

正確的應該是通過自卑與自信正確審視自己,並不斷提升自己才是重要的。

書中提到了減少不對等的自信與自卑所帶給自己不健康心理的三個辦法:

1、不去嘲弄、諷刺別人,不說風涼話,不要否定別人,誰都有可能在某一方面比你強

2、盡量漠視自己的優點,那麼自身優缺點給自己感覺上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小,然後對於缺點也就不那麼太在意(當然不是那種無所謂,而不是不會太自卑)

3、生活中盡量使用中性詞,比如說某人有什麼優點或者什麼缺點,不用「優點」「缺點」這樣的字眼,而使用特點(這一點尤其適用於奶爸奶媽們)

總之,認清自信與自卑的來源,才是真正需要的。

最後借用作者在書中一句話:「Youd better know exactly what you want!"

The end!


推薦閱讀:

怎樣查單詞更有效?
痛苦到堅持不下去怎麼辦
一天學習12小時以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时间管理 | 高效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