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二十年,走進香港歷史博物館,感受「香港故事」……

走進香港歷史博物館,感受「香港故事」

寫在前面

二十年前,我還是一名小學生,懵懵懂懂地從老師那裡聽說了一個新概念「回歸」,後來,我逐漸學習了近現代史,了解了香港島、新界、九龍,與整個國家的命運……

這些年來,我去過很多次香港歷史博物館,從獨自一人花了整整一天,看遍場館內所有的介紹和VCR,到帶著愛人,帶著朋友,帶著家人,帶著更多的人一次次前往,每一次都是深深地感動。一直很想通過小王家,向大家推薦這座博物館,也講講我的感受。

感謝香港歷史博物館,在6月底通過電話,向我確認了允許我在非商用的情況下使用館內拍攝的照片。使得小王家在香港回歸二十周年這一特別的日子,有機會和大家分享香港歷史博物館裡的「香港故事」……

香港歷史博物館主館位於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可以坐地鐵到紅磡步行過去,離香港理工大學不遠。「香港故事」展從籌划到開幕用時6年,耗資一億九千萬港元,於2001年正式對外開放。

一層的四個主題:

自然生態環境

史前時期的香港

歷代發展:從漢到清

香港的民俗

二層的四個主題:

鴉片戰爭及香港的割讓

香港開埠及早年發展

日佔時期

現代都市及香港回歸

  1. 自然生態環境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展陳布置非常用心,一進展區,首先看到的是「地球」,以及假石堆砌的「時空隧道」,一下帶你來到四億年前,了解香港最初的自然面貌和地質演變。

你也許不知道,全球面積最小的世界地質公園,就在香港,包括新界東北沉積岩和西貢火山岩兩大園區。在這一展區,你不僅可以看到地質化石,還能通過一部短片《香港的自然命脈》,了解香港的地貌和氣候演變。

走出「時空隧道」,迎面而來的是模擬六七千年前香港的陸地生境,有高大的喬木,有溪流,有濕地。模擬的自然環境中可見動物標本,走過它們,還能聽到聲音吶!

2. 史前時期的香港

大約在公元前4000至2500年,香港已經有人類活動,其文化與古越文化一致,多以農業或漁獵為生。在香港屯門、西貢、南丫島、長洲等地,都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1997年,考古學家曾在馬灣東灣仔遺址發現十九座新石器晚期墓葬和一座青銅時代墓葬,出土不少人骨和陪葬品。經過人類學家研究,證實墓主人與珠江三角洲新石器時代居民一樣,同屬蒙古人種。馬灣東灣仔遺址曾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玉玦 新石器時代

石串飾 青銅時代

在南丫島、大嶼山等地,曾出土過青銅器,多以小型工具、兵器為主。而石鑄范、泥范芯的發現,說明香港地區的先民已經掌握了青銅冶煉技術。

南丫島大灣遺址出土的青銅兵器

在這裡,我還想介紹兩位神父,他們與香港甚至整個華南地區的考古有密切關係。來自義大利的麥兆良神父是第一位將碳-14測定應用於中國考古研究的學者。愛爾蘭籍傳教士芬戴禮曾於1933-1934年間主持南丫島大灣遺址的考古發掘,他對香港早期華人考古工作具有啟發作用。在香港歷史博物館,你也可以看到與這兩位相關的文物。

3. 歷代發展:從漢至清朝

從秦時的南海郡、漢代的南越國,到南宋皇帝避難、清朝鴉片戰爭,香港,從未在中國歷史中缺席。「香港故事」的第三部分,介紹了古代歷朝的香港歷史和相關文物。

秦:隸屬南海郡番禺縣

漢:初歸南越國,後歸番禺縣。重要遺址:李鄭屋漢墓

魏、晉、南北朝:初歸南海郡番禺縣,後改屬東莞郡寶安縣。相傳劉宋年間,杯渡法師曾駐錫屯門。

隋唐:唐代設屯門鎮,並派兵駐守,屬安南都護府,「屯門」之名由此而來,意為「屯兵之門」。

宋元:宋時朝廷在此地設官富場(鹽場),南宋末年兩幼主帝曾在香港避難。這一時期北方漢人大量南遷,宋亡後部分軍眷定居當地。

明:朝廷在部分地區設汛站以防海寇侵擾。出土的瓷器表明,這裡可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站。

清:清政府曾頒布遷界令,後來複界。沿海設有炮台。香港島和九龍割讓後,設稅關,向經過船隻抽稅。

  • 李鄭屋漢墓

1955年8月,香港政府在興建李鄭屋邨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座東漢年間的墓葬,時任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的林仰山教授帶領學生前往發掘,學界泰斗饒宗頤先生也參與了清理工作。

墓葬結構為十字形穹窿頂,香港歷史博物館的相關展段正是仿造該結構設計的。墓內共出土58件陶器和青銅陪葬品,類型包括炊煮器、貯藏器、飲食器、房屋模型等。部分墓磚上可見「大吉番禺」「番禺大治歷」等字樣,推測當時這一地區歸番禺縣管轄。

  • 杯渡法師

魏晉南北朝時的天竺禪師「杯渡」是一位頗有神話色彩的僧人,相傳他常乘木杯渡水,所以人稱杯渡。據說他在九華山傳經佈道,是這座佛教名山的開山鼻祖。相傳他雲遊到南方,曾經駐錫屯門。

  • 南宋幼主避難

南宋末年,趙昰、趙昺兩位幼主曾在嶺南避難,駐兵九龍之南。香港「宋王台」上的石刻記錄了這件事。相傳,香港與深圳交界的「落馬洲」、「皇崗」等地名,都和小皇帝有關。而兩地的車公廟,就是為了紀念曾經護送幼主的南宋勇將車公所建。

  • 九龍寨城

九龍城寨的村落在宋代時就有了,明朝沿元舊制,在邊疆設巡檢司。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將官富巡檢司移至九龍,並修建城牆,成為九龍寨城,以加強防衛力量。1899年,英國人佔領寨城,裁撤九龍巡檢司,驅逐官員。日軍佔領香港後,城牆被拆除。事實上,九龍寨城後來成為了「三不管」地區(英國、香港、中國都不管),比較混亂,直至八十年代末的改造。成龍的電影《重案組》,就是在拆除前的寨城中拍攝的。

4. 香港的民俗

「香港的民俗」是我在香港歷史博物館中最喜歡的部分,它通過實景還原,再現了水上人、福佬人、本地人和客家人的生活場景,展現了當地獨特的傳統民俗。小王家對嶺南的興趣和熱愛,可以說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 水上人

有關水上人的生活,香港歷史博物館復原了一艘漁船,上面展示的,就是水上人的生活場景和「全部家當」。水上人居於船上,以捕魚、採珠、制鹹魚等為生,也有從事水上運輸的。水上人崇拜天后、洪聖、北帝、觀音等神祇,希望出海風平浪靜,歸時魚蝦滿倉

  • 福佬人

福佬人來自廣東惠州、海豐、陸豐等地,初期以捕魚為生,也居住在船上,後來逐漸在陸上生活。香港福佬人的「龍船舞」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和他們的生活環境變化有關。曾經福佬人結婚時,會由新郎的女性親戚劃小艇送新郎前往廟宇上香,以及迎娶新娘,移居陸上生活後,這一傳統便被「龍船舞」所取代。

  • 本地人

香港歷史博物館內復原了一座「鄧氏宗祠」,裡面展示的就是本地人的生活和相關文物。北宋末年,由於金人南侵,北方漢人大量南下避亂,其中有一些來到香港新界,其子孫成為「本地人」。他們非常重視祖先、祠堂。本地人的生活受到宗祠文化的強烈影響。

————「開燈」儀式

在每年正月十二前後,頭年家裡新生了男孩子的人家會在祠堂掛一盞燈,「添燈」諧音「添丁」,人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祖先,家裡已添新丁,同時也寓意著,這個新出生的男嬰正式成為家族成員,享有自己的權利。

————盆菜

本地人有食盆菜的傳統,每逢過年、祠堂開光、喬遷新居等喜慶場合,人們都會圍坐一桌,享用木盆之中的各類美味。據說盆菜起源於南宋末年,關於它的傳說,有兩種版本。一說和文天祥有關,文天祥過伶仃洋後上了灘頭,沒什麼吃的,漁民們用自己儲存的豬肉,和打撈的魚蝦,以木盆為碗碟,為他做飯。另一說和小皇帝有關,這盆菜,最早是當地居民招待小皇帝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七姐誕

「七夕節」對於本地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節日,在香港,還有專門供奉七姐的廟宇。拜祭七姐時,要用彩紙準備「七姐衣」,共九件,分別是給七仙女、牛郎和觀音大士的,紙衣會在祭祀後燒掉。同時還要製作紙紮「七姐盆」,博物館內展出的這件,外圍有梳子、手鐲等飾物,中間是「鵲橋相會」的場景,非常精美。

  • 客家人

客家人的一個「客」字,體現了他們遠離故鄉,漂泊遠方的經歷。客家人的祖先原在中原,在五次大遷徙後,散落各地。客家人以農耕為傳統,重視讀書。客家民居一般講究對稱,十分規整。香港地區的客家民居,以單層建築為主。

  • 長洲太平清醮

在這裡,我要隆重介紹一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洲太平清醮。長洲島屬於香港離島區,從中環乘渡輪過去要40分鐘到一個小時。太平清醮是該島一年一度的大盛會。

相傳清代晚期,長洲島發生瘟疫,當地居民請高僧在北帝廟前設壇超度,並將北帝像抬出,在街道上巡遊,以作祈福。後來,瘟疫停止,而為酬謝北帝,太平清醮流傳了下來。

————紙紮神祇

太平清醮期間,當地居民會製作巨型紙紮神祇,十分壯觀。其中「大士王」,俗稱「鬼王」是各個族群都會選擇製作的神祇,相傳他是觀音的化身之一,可以避免人們收到孤魂野鬼的傷害。

————搶包山

太平清醮每年都會搭建三個包山,共有6000個包子,每一個包子上都有一個「壽」字。這些包子都是酬神所用,活動中民眾也會爬上包山搶包子,希望得到神明庇佑。

「搶包山」的活動有一定危險性,1978年曾發生過倒塌意外,被一度取消,改為第二天把包子派發給大家。不過在2005年,該活動以「體育競賽」的形式重新舉辦,地點在醮場旁邊另外搭建的仿製包山。

————飄色

飄色屬於我國民間社火形式的一種,在嶺南地區廣為流傳。由小孩扮成民間故事人物或虛構人物,身穿戲服,由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著,被人們抬著走,彷彿在空中飄著,十分精彩。另外,舞獅、鑼鼓、神功戲等,也是太平清醮時人們酬神的方式。

5. 鴉片戰爭及香港的割讓

新航路開闢後,海洋貿易引起了世界各地的重視。在歐洲各國紛紛遠征之際,清政府訂立「防夷規程」,限定外商活動範圍和貿易時間。

在1839年6月虎門硝煙和7月尖沙咀村民林雄喜被殺等事件之後,中英矛盾日益突出,最終爆發了鴉片戰爭。1841年英軍攻陷廣州,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香港島被迫割讓給英國。這成為了香港歷史的轉折點。在1860年的《北京條約》和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九龍和新界也被陸續割讓。

在這一展區,有一部名為《從貿易到戰爭》的短片,非常推薦。從香港的角度看中英戰爭,可以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6. 香港開埠和早年發展

十九世紀後期,香港從一片寧靜的漁村變成繁華的商港。特別是航運業發展蓬勃,加之香港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為四通八達的重要港口。香港開埠後,眾多外商企業來這裡投資,市場日漸繁榮。郵政、典當等行業迅速發展。不過,當時也存在苦力貿易、人口販賣等社會問題。

在這一展區,你可以看到早年香港開埠後的商行、典當行等還原場景,了解當時的社會發展和國際貿易。

7. 日佔時期

我們都知道,二戰時期,香港地區一直在支持內地抗戰。那你是否知道,香港也曾被日軍佔領,經濟癱瘓,糧食短缺,甚至學生一度必須接受日本化教育呢?

在日本軍國主義佔領的三年零八個月里,飽受折磨的香港人民並沒有放棄抵抗。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積極營救滯留香港的文化界人士和外國戰俘,破壞日軍設施、刺殺日本將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16日,英國皇家海軍少將夏愨在港督府接受投降書。1946年4月30日,港督楊慕琦復職,香港軍政時期結束。

8. 現代都市及香港回歸

這一部分讓我覺得有趣又感動,在這裡,你會感受現代城市發展的進程和其獨特魅力,你也會理解什麼是「港人精神」,什麼是奮勇向上的態度。有些看起來稀疏平常的事情,高樓、學校、綠地,可能背後就是一段辛酸的故事……

「石硤尾大火」就是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突發大火,火勢蔓延六個小時,受災民眾近六萬人。後來,香港政府開始修建徙置屋(李鄭屋漢墓就是在修建徙置屋過程中發現的)。早期的條件很差,七到八人的家庭,只能擁擠在11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租金倒是不貴,每戶14港元。

那時候,社區設施匱乏,學校、幼兒園、醫院等資源較少,於是人們就在天台上開闢學校、社區中心,盡量克服艱難環境。

火災、颱風、淡水缺乏,香港的民眾在面對天災人禍的時候,始終在積極應對。

二戰之後,香港的交通運輸、鐘錶業、玩具製造、電子業、輕工業等都發展迅速,電影電視產業曾經盛級一時,至今香港的娛樂產業仍然對整個亞洲地區有不小的影響。如今的香港不僅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也是國際熱門的旅遊目的地。

經過多年的談判和溝通,1997年7月1日,香港在經歷了155年的殖民地統治之後,回歸祖國。在「香港故事」展的最後有一個小劇場,裡面播放著關於香港城市發展、香港與內地互相支持、以及香港回歸的短片。看這個短片的時候,我真的是忍不住流淚,非常感動。短片結束時,燈光亮起,兩邊的牆上都是1997年7月1日那天,世界各地報紙的頭版頭條……

「香港故事」展覽的主要內容,到這裡就介紹完畢了。關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小王家還要再羅嗦幾句,希望對你之後的旅行,有一定的幫助。

  • 香港歷史博物館每周二閉館,其餘時間開放,曾經的門票是十港幣。不過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已實行免費開放。

  • 我們介紹的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的主館,它還有三個分館,分別是香港海防博物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以及羅屋民俗館。

  • 如果你去香港歷史博物館參觀,時間充足的話,建議你把每一個短片都看一遍,真的是非常棒。短片的內容可以幫助遊客更好地看展覽,同時,也能提供更豐富的角度,理解歷史。

最後,借用博物館「後記」的一句話作為總結: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揭開香港歷史新的一頁。「香港故事」展覽以香港回歸作結,但這個由香港人書寫的故事仍將會日復日、年復年的永遠延續下去……

我們始終期待並相信:香港明天更美好!

小王家

201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紀念

按照香港歷史博物館內的指示牌要求,館內拍攝的照片未經允許禁止公開或作商業用途。小王家撰寫此文前已和館方取得聯繫,得到許可。請勿擅自使用本文圖片,若因圖片產生糾紛,後果自負。

歡迎關注小王家的雜記,轉載請聯繫作者

微信公眾號:小王家的雜記 xiaowangzaji

微博:小王家的雜記


推薦閱讀:

私人記憶|1997,香港回歸及我的個人志
東方之珠 輝煌香港——僅以此紀念香港回歸二十周年
致回歸20年的香港:趁年輕,逃離蓋茲比的派對
回歸前的香港是什麼樣的?

TAG:香港回归 | 香港 | 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