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 | 留學篇:斗托福斬面試智取美帝山(下)

錦鯉:兩歲半雙耳失聰,一側約110db,一側約90db,在留學過程中只佩戴助聽器。2016年左耳植入人工耳蝸。

在留學篇上:「斗托福斬面試智取美帝山」裡面,錦鯉提供了關於非手語聽障者申請留學的材料準備。事實上在經歷了漫長的申請階段之後,一切才剛剛開始。留學之前,我曾經以為自己會很辛苦,但實際上收穫了許多見識,得到了許多人的愛和善意;我曾經以為自己會很堅強,但實際上也有過深夜痛哭的時刻。這就是生活的真實面貌——它不因為你是誰,何況於是否聽得見,而改變,而是用自己的苦辣酸甜試探你的包容度。

也許有人告訴了我們如何申請學校,但是卻基本沒有任何信息是關於聽障留學生在海外究竟面臨了什麼樣的生活。因此留學篇下的重點將側重於描繪「日常」,包括聽障留學生在海外如何上課?如何生活?如何正確地對待聽力損失?希望能給有留學意向的小夥伴減少一些神秘感和擔憂。

另外,上次有一位小夥伴在後台問英語老師是找培訓機構還是外文系的同學,錦鯉忙成狗沒有查消息,結果錯過了48小時不能給你回復了,在這裡回復你:

錦鯉的英語老師基本都是中學裡的,除了考GRE上過新東方的培訓班其他就沒有額外培訓了。因為學校性質,英語課占的比例很高,老師也很認真。所以大部分時間是課下請學校老師幫忙糾正自己的發音(培養了很好的師生感情),培訓班的老師如果是一對一的話也可以考慮(但是費用會比較高),如果能有外文系的朋友幫忙就最好不過啦。

課堂參與

一般來講美國/英國的大學都會有Center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這樣類似的部門為殘疾學生提供相應的Accommodations(便利設施)。

錦鯉在入學之前因為已經說明了聽力情況,所以Center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的老師有詢問我需要哪一種Accommodation,並填寫相應的申請表格。

New York University紐約大學可提供的殘疾人便利服務

聽障者可選的Accommodations and Services包括Supplementalclass notes (補充性的課堂筆記,例如教授的演講稿等), In class note-takingservices (專門為聽障者記筆記的人), Sign-language interpreters (手語翻譯者), Speech-to-text services (語音文本翻譯服務)。此外,一般還會有比較靈活的其他附加選擇,例如學校為聽障學生配備麥克風和接收器,可以讓教授佩戴麥克風,學生使用助聽器或耳機聽課;以及要求聽障學生所選課程的教授使用的聲音和視頻文件全部配字幕或者給學生文本資料等。

錦鯉選擇的是最後一種Speech-to-text services,也叫做CommunicationAccess Realtime Translation (CART),每一節課都會有CART provider(速記員)一起上課,從頭跟到尾,為學生把課堂上的全部聲音記錄下來成為文字(不僅僅是教授講課的內容,也包括小組討論、播放的聲音視頻文件內容等全部聲音)。事實上,我想聽的全部講座,小組討論,參加的各種活動以及畢業典禮,凡是和學校有關的活動都會有這位CART provider和我一起出席。

所以兩年下來錦鯉和這位風雨無阻的速記員Josh培養了深厚的革命友誼,我們全班都主張給他一個同等學力證書。

正確的認識

應該說這兩年Josh不僅僅扮演了我的耳朵的角色,也對我看待自身的聽力損失起到了一個導師性的作用。

有時候和Josh聊天提到聽障帶來的各種不便總是會讓我條件反射性地迴避一些場合(例如聚會、講座甚至找工作等),他說其實這種心理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要保證一個很重要的態度是作為聽障者要advocate for yourself(為自己發言)以及educate others(教育別人),例如在工作的時候,坦率地告訴別人自己的聽力問題,並且在各種時刻告訴對方自己怎麼樣才能得到更好的幫助(比如開會的時候坐得離主講人近一些,大家講話的時候面朝聽障者使其看到口型等),這樣一來別人才能知道並慢慢了解怎麼樣和聽障者相處,而不是彼此處於一種不了解和隔絕的狀態

這些對話可以說給予了20歲出頭的我很大的勇氣去面對生活的一切和聽力有關的事情。例如點餐的時候我會直接告訴服務生我有聽力問題,請TA再大聲重複一遍;有人向我問路的時候如果第一次沒聽清,我會告訴TA「很抱歉我因為聽力問題沒有聽清,請您再說一遍,如果我知道路就指給您」。並不是每一次都會得到順利的結果,但是這並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很多事情並無傷大雅,而且辦法總會比困難多嘛。

我不再怕了。

生活中最值得害怕的是我沒有能力走下去,而不是害怕我聽不到路上的聲音。

生活便利性

對於聽障者而言,最大的不便大概就是生活本身——去銀行、找客服、購物、用餐…每一次和別人交流的過程都必將是帶有屏障的。

這時除了大部分時間直接提出自己的聽力問題並要求幫助之外,還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使生活更便利。

錦鯉在美國生活的時候很驚喜地發現基本上大型生活設施(Utility)的公司都會提供在線文字客服,所以不論是銀行賬單、交電話費、退貨等,錦鯉都是戳開在線聊天服務,和客服無障礙打字交流,過程異常順利。

至於其他時刻如果覺得需要幫助的話,能有一個朋友在身邊就最好了。記得在美國打Uber(優步)的時候,所有的電話都是我可愛的室友接的,當她不在的時候我就會研究好路線和公共交通的時間,一定會搭乘公交或地鐵出行。

最後,依然是上篇的結尾那句話:生活中充滿了挑戰,聽力只是大大小小其中之一。希望不管你選擇怎樣的生活,聽力都不會是阻礙你前行的柵欄。

參考資源Resources:

美國紐約大學殘疾學生服務中心

New York University Henry and LucyMoses Center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nyu.edu/students/commun

美國紐約大學殘疾學生申請便利服務表格(PDF)

nyu.edu/content/dam/nyu

維基百科:語音轉文字服務

en.wikipedia.org/wiki/S


推薦閱讀:

求職 | 工作溝通案例和技巧

TAG:留學美國 | 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