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峰將成樂視棄子,老將或重回掌權,酷派能折騰幾次?

題記:變革的原罪在於追求利益,終極的結果在於利益的分享。當這種分享變成一種負擔或付出時,一切的變革都沒有意義。而主導這場變革的「人物」,終究都會被拋棄。也許,酷派劉江峰將成為這個「人物」之一。

從去年的8月16日,劉江峰要主管酷派的消息發布至今,剛好過去一年。而從近期的消息推測,似乎劉江峰離開酷派的時間已經進入倒計時。那麼,劉江峰離開之後,誰又將成為酷派新的掌舵人?是一位新的空降兵,還是之前的老將回歸?權重對比之下,酷派如何現在還能經受幾次折騰?

離職有苗頭,劉江峰可能進入離開倒計時

再別酷派,似乎早在先前的採訪中都埋下了伏筆。

在去年的一次採訪中,在談及離開華為的原因時,劉江峰說,實際上,這是很多因素的發酵——有外界的誘惑,也有內心的不安分,「離開一個組織,既有推力也有拉力,這是相互的」。

「我覺得70%還是要靠命,只不過,命為什麼給你,不給別人呢?那才是剩下30%,好運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天上掉餡餅的事是有的,那為什麼你接了,別人沒接著,是因為你天天拿盆子在等著,而且盆子足夠大」。

在這30與70的比例劃分中,已經有一種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在劉江峰主導酷派的時候或許沒有深層次去解決。

早在年初,筆者曾經預測,因人,因事,因錢,劉江峰在酷派的時間可能只有一年到一年半之間。

而實際上,所有軌跡跟筆者推測的一樣,從老職員的離開,實習生的勸退,新產品的迭代,與樂視的恩恩怨怨……

一切的一切,有錢有關,與人有關。

在這種關係錯綜複雜之下,最近,有關於劉江峰的言論相對較多,而在他談及的內容中,有一種不得志,有一種身不由已,有一種莫名的無奈,甚至還有一種淡淡的悲傷。當這些所有的情緒都交雜在一起的時候,筆者可以推測,劉江峰又將再次遠行。而其中《酷派坐擁近100億地產 卻捧著金碗要飯!》這篇文章代表了劉江峰在資本的面前有再大的能力也只能望天興嘆,也代表了劉江峰在酷派的地位已經受了質疑或挑戰!

也許,已經到了劉江峰離開的時刻。

成績難有交待,劉江峰說服不了自己與他人

8月16日,正是劉江峰入主酷派一周年。酷派在深圳「秘密」舉辦COOL M7發布會,相比業界得知此事的並不多。而此前,2016年8月推出和樂視合作的Cool1dual,2016年末推出「酷派改變者 S1」,2017年5月推出酷玩6。三款手機均以線上渠道銷售為主。

據網路報道,2016年酷派手機銷量約為1500萬台,這其中多數為酷派清理的庫存機。新數據顯示,在2017年一季度,酷派市場份額就已下滑至11位。

產品在發布,地位在下降。

在劉江峰在職期間,酷派新機的推送頻率明顯不符合國產手機的調性。就連蘋果與三星這樣的大牌,也要不斷推陳出新。相比之下,酷派慢,很慢。

在這種節奏之下,也許,渠道的重新構架需要時間,產品技術的突破需要時間,甚至於資金的支持需要時間,贏得合作夥伴的供給支持需要時間。

剪不斷,理不亂。

但最終的結果,都體現在財報上。

5月31日晚,酷派集團發布了截至2016年業績,顯示2016年其營收約79.94億港元,相比2015年146.68億港元減少了45.5%;虧損42.10億港元,而2015年,公司盈利23.25億港元。

新據酷派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前三個月虧損約4.6億港元,上半年虧損額預計將擴大到6億-8億港元,去年同期為1.6億港元。

一切的一切,就算有了高層人員換血,渠道布局更新,戰略規劃調整,但在這份成績單下,都支持不了劉江峰繼續留任的理由。

所有的原罪都需要一個背鍋俠,不管劉江峰是與不是,都不重要了。

後續有看頭,誰又成為酷派的一把刀?

姑且,我們認為,劉江峰離去成為事實。

那麼,在劉江峰離開之後,誰又會接替這個職位?

8月3日,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在自己的微博上發布消息稱:「酷派終於要被樂視賣了,傳深圳地產公司接盤酷派上市公司,近期公布。」隨後《華夏時報》調查稱酷派旗下有近2000畝土地資源,價值達幾百億之多。近期,酷派將會被賣掉的傳言從未止息。

當這種傳聞到達高峰的時候,也許要到傳聞驗證的時刻。雖然,酷派CEO劉江峰對媒體公開否認,「都是謠言,公司業務不會發生變化,一切都正常。」但基於劉江峰目前的尷尬地位,這種闢謠顯得可信度不高。

實際上,酷派的手機業務並不有想像中那麼差,作為國內老牌的手機公司,酷派在手機行業累計已持有幾千多項專利,並在全球已擁有七大研發中心。同時,酷派在海外的業務還頗有建樹。

那麼,如果酷派要堅守手機業務,有幾種人可以選擇:

第一:再次空降手機專員。但問題來了,作為華為系的劉江峰已經失敗了,這一系已經沒有什麼人可供選擇。而三星系離職的,目前也沒有什麼高人可以整活酷派手機這盤棋。風頭正勁的OV系,只能不是腦子犯迷糊,其高管也不會離職。其它的邊緣手機廠商有比劉江峰更牛的么?答案是沒有。顯然,這條路不通。除非接盤俠想亂拳打死老師傅。

第二,跨界找經理人。跨界有風險,入市需要謹慎。

第三,啟動酷派的老將。其中,酷派老將原酷派總裁李斌、副總載曹井升、副總裁許奕波等,都已經從酷派離職,加盟了另一家手機品牌ivvi(中文名依偎),一家脫胎於酷派的新手機品牌。被賣過一次,再次回去,可能很風光。而剩下不多的原酷派高層中,人選並不好找,也許,大膽啟用酷派的二線老人?

綜合比對之下,也許只有酷派老人更深刻了解酷派的內傷。

後記:在去年10月份與新浪的對話中,劉江峰曾說,在未來三至五年之內,將把酷派重新帶回國產第一集團。現在回望,這只是目標而已。沒有劉江峰,下一個領導主政,在手機行業變革越來越快的年代,還有幾個三至五年可以折騰?

也許,此時是劉江峰告別酷派,彼此是酷派告別手機市場。在此,筆者只能祝福與希望,曾經的「中華聯酷」不要走在這一天!


推薦閱讀:

華為遭遇史上最大信任危機,暴露三大核心問題?
為什麼華為P10要分三批發貨,三星S8上市或不用搶購?
小米手機滿血復活,聯手華為OPPO能否阻擊蘋果三星?

TAG:手機 | 華為手機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