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研-求職篇

感謝大家抬愛,之前寫的《市場調研與消費者調研的區別》的文章還比較受歡迎,現有朋友留言希望寫一篇有關市場調研求職篇的文章。本人不勝惶恐,怕有負期望;思慮再三,略作一篇,以供交流,歡迎拍磚。

先說明下,本人所寫的市場調研求職,是指企業的調研崗位,並非專業的調研公司。專業調研公司的崗位需求相比企業同職位而言,對數據分析、專業知識、報告總結等幾方面的要求會更高,在此不展開。

首先要說的是企業設置該崗位的初衷。

一般來說,該崗位會單獨設置一個編製(有的是半個編製),大多會劃在市場部門。

能設置該崗位的公司,不會小,市場部也應該相對比較完善,所以做的事情會偏向於對其品牌、產品、銷售、競品、行業動態等的全面調研;

設置這樣一個崗位的好處顯而易見,公司可及時了解任何自己想了解的品牌、產品等信息,還可為公司的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所以該崗位一般會是所在部門的一把手直接管理,類似審計崗位一般老闆直管一樣。

其次,崗位的專業要求;

通常來說,該崗位是與數據打交道、與消費者打交道,所以專業上會要求是統計學、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因為該崗位要分析大量的數據,並通過數據洞察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尤其是做一些定性研究如小組座談會等的時候,就需要能「察言觀色」,了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很多消費者或消費數據是會騙人的。所以如果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做該崗位更佳。

第三,崗位具體做什麼;

就市調崗位而言,分2類;

一類是會與專業的調研公司合作,調研公司會承擔很多實際執行工作;對於企業市調人員來說,要做的就是根據公司需求,企劃需要調研的內容(如要做的是產品調研?包裝調研?品牌調研?還是座談會議?定點攔截等?),然後與調研公司溝通怎麼做,並監督執行,要求的結果是提交一份完整的市場調研報告。

另一類就是辛苦點,除了年度調研或公司要做大的品牌調研時,會有專業公司參與,其餘全部只有自己做。這種確實辛苦,尤其定量調查時,自己要招人、測試、統計、出總結報告,累個半死;不過這樣挺鍛煉人,適合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歷練。

當然還有一類是市調媒體是一個人負責, 這種一般就是做好對接、做好「採購」就行,因為有專業的調研公司、媒體公司甚至4A公司聽你調用。

第四,對任職人員的資格要求;

從公司角度,除前面講的對專業的要求外,還會要求你懂得一定的調研知識,要熟悉市場調研流程,知道市場調研/消費者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備數據分析的能力,及洞察力。

但從個人角度,我是建議入行前要想清楚,你是否是真心喜歡此工作?是否可以埋頭數據?是否可以頻繁出差?最關鍵的,是否想清楚了以後的路?作為一個過來人,這個崗位是吃「青春飯」的,2、3年後,就要考慮轉型了,所以建議入行前就想清楚。

第五,未來的發展空間;

個人覺得,轉型是最好的出路。

該崗位不是終身職業,即使你以後自己開了調研公司,但是是否也要因營銷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做數據挖掘?做精準廣告?去挖掘大數據背後的價值?尤其現在這個碎片化的信息時代。

做該崗位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如果你以後認準在市場部混,這個職位會使你「受益終生」的。舉個栗子,市場調研練就的你善於把握行業趨勢、善於從數據中發現問題,是否更有利於你以後轉型做產品經理、做品牌傳播之類的工作?

原因?大多數產品經理是技術出身(互聯網行業更是),他們對細節孜孜以求,但對行業大勢的把握就稍差點(無貶低的意思);而做品牌傳播也一樣,該崗位要麼是媒體公司挖過來要麼是內部轉型的,他們更習慣於「戰術」的東西,比較關注具體做什麼、為什麼要做,但是對於「整體宏觀環境」的視角就比較缺乏,很多人甚至不會去看1年之後的事情……

而做過市調崗位的人還有一個大的優勢,就是 「萬金油」,因為崗位的關係,啥都會接觸,所以未來市場部幾乎所有崗位都可以做。

以上,是本人結合自己的經驗,寫的一點心得,供參考。

十多年沒具體接觸市調了,但相信本質的東西還未變。

若有任何感想,可在下方給我留言。

歡迎大家交流。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升級營銷效率:如何使你的營銷管理精益化?(三)
執行力-優秀的人必備四大能力之四
小眾營銷:為什麼是什麼怎麼做
10W+文章標題要掌握哪些技巧?

TAG:市場營銷 | 市場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