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調色 | 答群友問

三期密訓相遇的日子越來越近

我也越來越興奮

翻看著你們寫下的痛點和心裡話

感謝從南到北,讓我再看你一眼

嘗一遍最後的酒

從任意城市說走就走

因為 u deserve the best

心中有江山的人豈能

快意瀟洒?

歡迎來到新一期,《愛問短課堂》時間。

今晚我們回答的問題是,關於調色


群友:獾

「我的問題是,修靜物時,比如深色綠葉,顏色比較暗,調亮了顯得沒質感,想調出比較油亮飽滿的感覺,但調整顏色的飽和度、明亮度都沒調出想要的效果。在調色方面有點懵呢,謝謝老師。」

感覺你的審美還不錯,你自己知道要什麼感覺跟顏色,這點值得讚賞,只是工具運用存在問題。

有時確實是素材本身的問題,比如我們看到許多國外(某些空氣質量好的國家)攝影師的片子,顏色厚重好看,而且很自然

我們做了許多實驗,發現跟國外空氣質量多少是有點關係的(當然跟前後期水平也有關係)。特別是一些國外攝影師的原片顏色就已經厚重通透了,稍加調整就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如果我們在一個灰濛濛的環境里拍攝,把片子能調成普通正常色,就已經會用很大心血,。

so 如果素材的「色彩通道」里某通道的過度不理想,確實會很難調出你想要的顏色厚度,因為圖片原本就缺失色彩的層次厚度,很難再用加飽和去補上。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看到你的圖我也只是在方法上給你一些靈感。舉例子,有一次我遇到一個產品廣告,客戶要求用同樣的產品調不同顏色出來,這樣就不用拍樣式相同但顏色不同的產品了。

之前很順利,到了最後一個藍色變粉色時,變完整個圖片發生了嚴重的色彩分離,缺層次

我們來看例子,第一張是原圖,第二張是目標顏色圖片。

我們可以看到,當變成粉色時圖片已經沒法兒使用,無論你換什麼調色方法都沒戲。

最後我都想放棄的時候,又看了一下通道,才發現藍色產品的紅色通道過度特別差,我們看圖 1。但其它兩個通道的層次特別好,看圖 2 和圖 3。

所以我把其他通道里好的過度複製到紅通道里,並仔細修改,又用 N 個調顏色的工具把顏色調成粉色,問題才算解決。

所以,當你遇到問題時可以多試幾個辦法去解決,比如新建一個「圖層混合模式」調成「顏色」,用筆刷手動畫顏色上去。

但,你如果調色沒有方向,就是美學修養的問題了。

色調是一個人美學修養的部分體現,如果你總感覺調不出喜歡的顏色,有兩個方面要努力,一是多熟練 ps 里調色的那些工具運用

二是要多看一些好電影提升自己的眼界,千萬不要多看顏色不好的任何作品(電視劇,電影,平面作品)千萬千萬不要!!

會把自己的眼睛帶壞,要像一個歌手珍惜自己的嗓子一樣來珍惜自己的眼睛。

本人科班出身,遇到瓶頸也會去學習鋼琴等來加強自己的整體審美觀念,如果你不是美術專業,恭喜你只要加強美術基礎的訓練,會很快迎來新階段的突破並成功晉級。

再者就是買點色彩構成的書看看嘍,一些設計師色彩搭配的工具書也是不能缺少的。

群友:吳晨曦

「光和色彩太浮不貼合,光線掌控不準,色彩調出來都太表面,怎麼辦?「

這個問題其實問得很 「深入」,感覺有點怪怪的,總之呢也只有快遇到瓶頸的時候才會開始研究這些,所以說你要馬上厲害了

我經常說其實沒有調色這麼一門單獨的學科,調色是不能單獨拿出來的,如果只說顏色,不去說光影關係,那麼顏色其實不成立。

顏色是含在光影關係里的, 比如我們調整的光影關係特別準確,滿分 10 分,它大概是 5 分。如果我們調整顏色到了 4,那整張圖應該是很完美的。如果光影達到 5,色彩 8 分。

首先光影關係已經無法支撐色彩,色彩呢就會溢出來。

但我們可不可以乾脆把光影關係調到完美來個 10 分呢?這樣一來,顏色不就可以調到 8 分了嗎,那我覺得你乾脆就別要顏色了,來張黑白。因為已經沒有色彩的位置

先拋開色彩它在構圖以及視覺中心,主題中的作用,我們只談構建一個平面結構下的虛擬三維圖片,那我們調整光影和顏色最基礎的追求是什麼

不是為了要宣揚自己的性格等等這些,是要平面的東西立體起來。所以色彩也是有遠近,有凹凸感的。

所以如果沒有準確掌握色彩構成,光影關係里 a 的位置高光是 10 米高,色彩調成 50 米高,肯定色彩要浮在表面了

當然色彩離開光影也到不了 50 米。他們兩個是相輔相成互相支撐的,所以也就有了色彩調整到 4 分,光影關係調整到 5 分 ,整個圖片的立體關係才應該是比較完美而留有餘地的

Ady燕楠

「上周六憶南老師首堂直播分享課,一晌貪歡。我在現場特意記了筆記幫你們回顧下小知識點。強烈吶喊沒過癮的友請抓住這次面授小尾巴,只想說,你得到的一定超乎你預期的。「

(錯過去腰果直播搜「攝影social」收看回放)

1、燈光使用前先觀察光的環境

2、思考拍攝主題表現所需要的影調

(高調/暗調/中間調/哪些需要高光或陰影)

3、注意光線的方向和強弱

4、色溫是否需要統一

(比如不統一,怎麼控制顏色)

5、需要的燈效配件和小道具

感謝閱讀 感恩分享

——本文最終解釋權歸原創作者及當事分享的攝影師/修圖師所有——

往期分享嘉賓,不分先後

岩熔黑 | 畏冰 | 老三 | 栗子 | 顏志雄 | 海盜王基德 | 老秘 | 汪禕 | 李敬偉 | 劉楊 | 黎懷楠 | 胡宇 | 羅力午 | 常磊 | 李霖 | 柏霖 | 劉鐵 | 依恆 | 楊炸炸 | 彤俊 | 辛逸語 | 王旭冬 | 鬼馬易 | 甘浩鳴 | 王研 | 李新穎 | JK | Black Yi | Johnny Wong | 谷焰 | 安澤 | 發條青蛙 | C 楠 | 辰風 | 蕈菱梨 | 修圖小餅乾 | 韓國瑞 | 楊震 | 武減武 | 小溪 | 司圖洋 | 沙翰宇 | 馨予 | 孫政 | 李敬松 | 陳俊洋 | 張掌 | 周偉 | 趙浩淵 | Alexis 老三| 白墨水 | Roger Tan | Ryantan | 郭珺 | Paul Sarawak | Alextan | Jeremy Chan | 張梁 | 阿雅 | Susu Huang | Chris Huang

推薦閱讀:

TAG:攝影 | 修圖 | 調色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