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賈乃亮到職場:傾盡全力的付出,低到塵埃里的妥協

李小璐和PG one的「夜宿風波」都已經過去了一周,但網路上的議論卻絲毫沒有減退的趨勢,身邊的朋友有罵李小璐道德敗壞,有慶祝PG one終於遭到報應一夜從雲端跌入谷底,更多的是對賈乃亮的心疼和打抱不平。

我對他們的關注源自於賈乃亮的實力寵妻。從朋友聚會上對李小璐一見鍾情過後,他就傾盡全力付出,低到塵埃里。

她打了一排耳洞他也跟著去,化膿了也不喊疼。她有公主病,就在雨水裡將她一把扛起。她對權志龍瘋狂著迷,他就苦練了好幾個月當著全國人民面前逗她開心,雖然尬到不行。他無時無刻不在表達著自己對李小璐的愛。在影視盛宴上求婚,在無數節目上表白,在他眼裡李小璐就是女神,沒有任何不好的地方,雖然李小璐在節目里,沒少露出尷尬和嫌棄。

一開始我以為這就是他們夫妻間特有的相處模式,後來在出軌門過後的跨年演唱會上,看見賈乃亮態度的轉變才明白,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為了逗自己喜歡的人開心。他的付出確實實現了當初求婚時的諾言,也盡了一個丈夫該有的責任心,但是卻忘了,做這些事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彼此相愛,不然感動的只有觀眾跟自己。

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太多人的縮影,為了別人的喜歡去改變自己的習性,學習自己不熟悉的東西。但是這樣的生活真的能開出花嗎?我想好的人生安排應該是做最好的自己,對工作也應如此。

你覺得最好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林語堂在《我的願望》是這樣寫的。「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但是現實卻是我們都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被別人的評價左右自己。

就拿工作這件事舉例,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在選擇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這個問題上,都曾有過這樣的困惑:是選擇收入和條件更好一些的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

從內心說,大家都想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而不是為了金錢,但父母的壓力、朋友的勸諫、同學之間的比較往往讓他們猶豫不決,最後選擇以金錢為目標。

但是這樣的選擇真的能帶來足夠的發展預期嗎?

哈佛大學對1500名畢業生進行了長達10年的研究。課題是:在選擇工作時是出於愛好還是為了賺錢。其中1255名學生回答是因為賺錢,245名學生表示是出於愛好。

但是最後調研卻顯示,10年以後,選擇為愛好而奮鬥的人中有100個人成為了富翁,而為了金錢工作的卻只有1人。這個研究證明雖然過去很久,但是也足以表明,如果從長遠的目光來看,那些自己喜歡的工作更有可能帶來豐厚的收入。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兩者的差別呢?

01

容易堅持並帶來更為持久的動力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出生於浙江寧波的一個書香門第,優越的家境讓她本可以走上一條舒適的道路安穩立命,沒想到她選擇的卻是醫學研究這個在當時爆冷的專業,所有人都告訴她這條路多麼艱辛,可她不在乎仍然堅定的選擇著自己想做的事情。

當時美越交戰,瘧疾成為雙方戰場該解決的「當務之急」。屠呦呦因此臨危受命,帶領團隊研究藥物的抗瘧性。就當時而言,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畢竟美國花費巨資也沒有任何成果,而中國設備還沒有人先進。但是屠呦呦不信,她認為這世上沒有能不能,只有肯不肯。

查閱大量古醫書,走訪無數老中醫,日夜不休的篩選,挨個研究抗瘧性,甚至還親自上陣進行人體試驗,耗時多年終於發現了青蒿素完全適合人類對抗瘧疾,拯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因為喜歡,所以她願意去付出。因為值得,所以她願意去堅持。對屠呦呦而言,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她付出最好的精神寄託,也是她能堅持下來最持久的動力。

02

自我實現需要的滿足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可以得出,在所有的需要層次中,自我實現是最高層次的需要。一個人即使滿足了安全感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但如果沒有達到自我實現,依然會感覺焦慮、不安、甚至是受挫。

不可否認,就算我們以後從事的工作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也能過上讓自己驕傲的人生。但是這種驕傲是建立在外在成就上,我們的內心並沒有認為的觸動,缺少了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滿足感。

借用網友的一段話:當我們所做的是別人認同的價值時,即使再好也不過是迎合別人;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時,我們才是真正的在做自己,為自己而活。

03

從事喜歡工作的人更加願意思考和提升自己

從遺傳學角度看: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擁有自己獨特的性格跟氣質。受成長環境影響,每個人也會形成自己特有的認知。這些共同因素註定了我們在某一方面很擅長但在另一方面存在不足。

然而在職場的規則里,決定你是否成功的卻是你能否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致。我們每個人只有在真正做自己所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才有可能將自己的潛能最大化的開發出來。面對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我們的專註度與投入度就會更高,也更容易進入狀態。

所以才有了牛頓痴迷科學研究,煮雞蛋時,錯把手錶扔進鍋里。作家巴爾扎克寫小說入迷,錯將構思人物當現實惹得朋友嘲笑,這樣一系列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當我們在做一件事達到那種忘我的狀態的時候,不僅會有很高的效率,靈感也會源源不斷的湧入腦海里。它會讓我們的能力跟優勢不斷增加,最終達到被人難以超越的競爭力。

所以,工作中最傻的是,不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雖然我沒有光芒四射,但我做了一份我喜歡的工作,選擇了一種適合我的生活,雖無光芒但充滿幸福。」我想當下年輕人,最需要的這是這樣一種生活心境。畢竟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平靜或漣漪,惟有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才能為人生增添絢爛色彩,才能無憾往後回憶的歲月。

小魚 / 作者 |

知乎&微博 / 論點 |

網路 / 圖片 |


推薦閱讀:

被余文樂結婚刷屏的背後,你卻不知道這些事實......
曾經以為自己是個陶藝師,沒想到……
那些年,乾隆愛過的男孩們
公益慈善家歌手李懿軒登錄《中華愛國國典》

TAG: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