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背景調查的多種手段,我該怎麼應對?

「背景調查」對於每位闖蕩職場的白領來說並不陌生,有的聽聞過,有的經歷過。那麼,這項堪稱人才測評技術的「秘密武器」會對求職者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其實,大多數求職者並不畏懼這個「武器」,只要做到簡歷信息無誤,人際關係不至於太糟糕,基本都能輕鬆闖過這道關卡。反倒是求職時提交不實信息的求職者遭遇「背景調查」時,總會心生慌亂。所以在這一節中,我們主要探討如何幫助這一類求職者渡過這道坎。

在我看來,背景調查分為硬性指標核實和軟性指標核實。

顧名思義,硬性指標核實主要包括身份信息、學歷信息、民事或刑事訴訟、徵信記錄、無犯罪記錄、商事登記記錄、工作經歷、薪資等信息,而軟性指標主要是指工作態度、工作職責、工作頭銜含金量和人際關係。前者反映的是客觀信息,因此較為重要。而後者反映的是主觀信息,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所以在實踐中一般被視為參考性資料。

這些調查指標中,「商事登記記錄」反映的是求職者是否有開公司或者參與某個公司的股份,以此判斷求職者的求職動機是否純正,從而防止商業間諜或「偷藝」的可能。其餘的調查指標,大家都應該比較熟悉,我就不再過多闡述。

在背景調查的實踐中,除非是企業高管、財務人員等敏感職位,或者是非常正規且注重「誠信」的跨國企業、軍政部門,很少有公司將背景調查做的如上述般細緻入微,一般都是查查學歷信息、身份信息以及給求職者過往一兩家公司打個電話核實下工作經歷的真實性。你希望找到合適的工作,HR也想儘快完成招聘指標,通常來說他們也不會和自己的業績過不去。

跳槽頻繁,簡歷抹去(或合併)了幾段工作經歷,怎樣做才能不被發現?

這種現象,在求職過程中尤為常見。有些求職者跳槽頻繁,這些信息在簡歷中呈現的話會嚴重影響到求職的成功率,幾乎沒有一家正常企業的HR會輕視「穩定性」指標。所以,不乏有些求職者們會在簡歷中抹去工作時間較短的經歷,或者將其合併成一個公司的工作經歷。

這樣的做法,在我看來無所謂對錯,畢竟離職原因百花齊放,不是每一次離職都是自己的過錯。只要是不傷害公司利益,不違法犯罪,對簡歷信息適當「美化」也未嘗不可。但是,當這樣的做法遭遇背景調查時,該怎麼做呢?

對於抹去某段工作經歷的求職者們來說,當HR在面試中問起這段空白經歷時,你可以想一個正能量的理由。比如「我認為自己的職業技能還需要加強,所以這段時間報名參加了一個Office軟體培訓。」如果你這麼回答,那麼就需要你真的對Office軟體駕馭有加。總之,這個理由要麼是正能量的,要麼是無可奈何的,例如「家人生病」等。

有人可能會問,那些抹去的工作經歷,是不是我不說出實情,HR就真的不會知道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HR讓你提供社保參保記錄,那麼真相就會立刻浮出水面。因為社保參保記錄會如實顯示你的所有工作經歷,換句話說,只要是供職的公司為你提供了社保,那麼這個公司一定會顯示出來。

不過,求職者們也不用太過擔心。因為只有你本人才能獲取這份參保記錄,公司並不能直接查詢到。再者,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會以本公司的名義為僱員提供社保。舉個栗子,你是在A公司工作,但B公司為你提供社保,A公司和B公司的老闆為同一人,但公司名稱不同,很多公司在實操中存在這樣的情況,哪怕如此做法也許並不完全合法。所以,當HR問到的話,這也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對於合併幾段工作經歷為一段工作經歷的求職者來說,你只需搞定一個公司的HR或者用人部門負責人就行。舉個栗子,比如你將A公司、B公司、C公司的工作經歷合併成C公司,那麼你需要和C公司的HR或者用人部門負責人溝通好,將這一情況如實和他們說清楚。如果你和他們的關係好加之只需要他們在口頭表達,一般都會幫忙的。

如果在你的簡歷中出現工作經歷合併的情況,一定要如實填寫最近一份或兩份工作經歷的信息,而合併的做法只能發生在更久遠的工作經歷中。因為在背調時,HR或者第三方調查公司尤為看重最近一份或兩份的工作經歷,在實踐中很少追溯三年以前的工作經歷,畢竟職場變化之快,大家都是過來人。時間太久,公司內的很多情況都發生了變化。

更多面試技巧和方法,可圍觀我的知乎LIVE 職場菜鳥面試經:讓你秒變「面霸」

學歷信息不實,我該怎麼自圓其說?

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畢竟學歷造假是很容易被發現的。然而,依然有方法讓你的學歷信息在面試中變的好看一些。舉個栗子,你是大專學歷,而你面試的職位要求你具備本科學歷,該怎麼辦呢?

其實,對於這點,你無須造假。只需要在簡歷中寫明「自考本科」字樣並在後面用括弧標註「在讀」,然後你報一個自考專業進行在職學習。如此,你的學歷就和「本科」擦上了邊。與全日制本科、網路教育本科不同,自考本科無法在學信網呈現學籍信息,所以不需要擔心HR在學信網查你的學籍在讀信息。

我離職時得罪了部門領導或者HR,他們在背景調查時會不會說我壞話呀?

這是很多求職者面臨的一個問題,平常工作表現和個人業績都不錯,只是在離職時得罪了公司內的人,擔心在背景調查時,對方會在電話溝通中說自己的壞話。

坦誠的說,從我個人的工作經驗來看,求職者並不需要過於擔心。首先,大家都是在職場混的人,一般不會為了一個小小的背景調查而在電話中刻意抹黑前同事,都說山不轉水轉,他/她也會擔心在抹黑你之後,你會回去找他們麻煩,畢竟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其次,即使是真的惡意抹黑,你也無需擔心。先前說過這樣的背調指標屬於主觀性調查,其結果只會成為參考性資料。所以你大可以將這一情況在背景調查開始前就告訴HR,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他們一般都會理解。比起個別人評價中的你,他們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斷。

你怎麼看待背景調查?

我個人認為,背景調查是人才測評技術的延伸,它能為企業提供更準確的人才測評結果,從而提升招聘的準確率。然而,我們不可否認的是背景調查技術的應用在國內還不是太普遍,具體的做法距離專業性還有一定的距離,同時社會對它的認知度有待提升。很多時候,HR開展背景調查只是循例而已,大多停留在皮毛,真正深入到犯罪記錄、訴訟記錄、徵信記錄等信息的挖掘可謂少之又少。所以,求職者不用太過擔心。

在諸多實踐案例中,HR開展背景調查的原因是源於對求職者信息的懷疑。即本未打算做背景調查,只是面試中對求職者的若干信息存疑之後才開始背調的。故而,求職者在面試溝通中,盡量將自己的崗位職責、工作成就等關鍵信息說清楚並輔以實際案例,從而博得HR的信任。在填寫求職資料時,也不要留下任何破綻,比如親筆填寫的《崗位申請表》和你網申簡歷在內容上保持一致,在前公司聯繫方式一欄主動填寫座機號碼等,這都會為你的面試加分。


推薦閱讀:

在職場混,這些英文名千萬別取!
在機關里,如何與一個合不來的領導相處?
本周知乎熱詞 | 產假、iPhone X、職務侵佔……過去一周發生了什麼?
房子都賣了,他卻在換工作的途中因為「不當言論」丟掉了飯碗
這3句話說得越多,領導越厭煩!

TAG:背景调查 | 面试 | 职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