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個案——性變態

疾病分類: 性變態(戀物癖)

常見問題分類: 性心理問題

治療方法分類: 行為療法

(來源:華夏心理)

姓名: 略

性別: 男

年齡:33

教育程度:大學

社會經濟地位: 公司白領

婚姻狀況: 已婚

外在表現:聰明能幹,勤勞幽默。

表現出的問題:

患者只要見到童車和女人的皮夾子,就心嚮往之。毀壞或污損童車,使他感到快慰。他能通過他迷戀的這兩種物體進行手淫或進入一種幻想狀態。只有藉助這種幻想,他才可能與妻子進行正常的性交。

既往生活史與當前生活情景

1954年9月里的一天,L先生被一個女人揪到法庭上,因為他往她的皮夾子上抹油。這顯然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罪行。但使這位法官感到詫異的是,被告承認有故意毀壞女人皮夾子和兒童推車的歷史,因而法官沒有掉以輕心。調查後發展L先生有如下前科:

1948年,L先生曾在某火車站燒毀兩輛兒童推車而遭逮捕。捕後他承認,曾多次追蹤攜帶皮夾子的女人,直到設法弄髒或劃破這些皮夾子。警察調查核實後,法院判他蓄意毀壞他人財產罪。他被判處緩刑,條件是他必須接受治療。於是他被送進了一家精神病醫院,治療效果不明顯,兩個月後被送出院。

1950年初,他又連連弄壞別人的童車,弄髒女人的手提包,因而再次在精神病院里住了16個月。

1952年4月,他又駕駛摩托車沖向一個推著童車的女人,將那位女人嚇得棄車而逃。後來又發現他故意在雨天駕車外出,在帶有皮夾子的婦女身邊猛然加速行車,給皮夾子和女人濺一身泥水。

儘管法庭方面已經掌握他上述幾件蓄意損害女人皮夾子和童車的案件,但患者向治療家坦白,這類事件遠遠不止於此,他通常每周都得幹上兩到三起,有時還要弄到一些皮夾子,現在已經收藏了不少。見到童車和女人的皮夾子,他就心嚮往之。毀壞或污損童車,使他感到快慰。用手指甲劃破女人的皮夾子,使他感到滿足。他能通過他迷戀的這兩種物件進行手淫或進入一種幻想狀態。只有藉助這種幻想,他才可能與妻子進行正常的性交。

心理社會發展歷史

患者成長過程中,將對女性生殖器的迷戀投射在具有「性」的象徵意義的「容器」——皮夾子和童車上,通過毀壞或污損童車獲得性滿足。

既往健康狀況與治療史

不詳

專家分析、評估與治療過程

這是一個來自英國的案例。L先生因戀物癖被送到治療學家這裡來。L先生是一位33歲的已婚男性,已有兩個孩子。患者在大多數方面都屬正常,聰明能幹,人際交往很好,工作頗具獨創性,他的上司一直誇他是個人才。在家裡勤勞又幽默,是個好丈夫和好父親。

精神病院的醫生們都說他適合精神分析治療。他已經接受過系統的精神分析,通過治療他已經明白皮夾子和童車都是具有「性」的象徵意義的「容器」,即女性生殖器。麻煩的是明白這一些以後,他的行為依然如故。懷著強烈的失望和沮喪,他這才求助於行為治療家。

患者成長過程中,將對女性生殖器的迷戀投射在具有「性」的象徵意義的「容器」——皮夾子和童車上,通過毀壞或污損童車獲得性滿足。

治療家用注射阿朴嗎啡的方法對他進行厭惡治療。首先給L先生注射阿朴嗎啡。注射後5分鐘內患者並無任何不適感覺。根據經驗,5分鐘後即將出現藥性反應。於是醫生拿來一大堆各式各樣、製作精細的女式夾子和色彩斑斕的童車。正當他眼睛發亮、心曠神怡的時刻,藥性發作,噁心難受,劇烈嘔吐。如此治療每兩小時一次,不分白天黑夜,持續整整一周後告一段落。

L先生回家休息了一段時間,接照醫生的囑咐,8天後他又回到醫院繼續接受治療。他向醫生報告了他在家中的情況,特別興奮的是他已經第一次不需要像以前那樣依靠對皮夾子的幻想來與妻子性交。L先生的妻子也反映他對她的態度有些微妙的變化。

治療繼續進行。還是像以前一樣,每兩小時注射一次阿朴嗎啡。後來,阿朴嗎啡使用時間長了,催吐效果降低,就用吐根礆代替。幾天治療後,L先生說,他現在看見皮夾子和童車就噁心。當醫生再次拿來那些他原來無限迷戀的物品時,他竟失聲哭泣起來,一再央求醫生「把它們統統弄走吧!」此後,他出了院,作為門診病人不定期到醫院診治。6個月後,雖然L先生的毛病並未複發,醫生仍建議他再接受一個療程的厭惡治療,以鞏固療效。

治療結束後,對L先生進行了10個月的跟蹤隨訪。警察再沒有來找過他的麻煩。L先生自己也覺得,女人的皮夾子和童車不再對他富有挑逗性。他和妻子同房無需再藉助於對那些物件的幻想。L先生的妻子也證實他們的愛情生活已大大獲得改善,並且也不用擔心丈夫會突然被警察帶走。他在工作單位也得到了提升。

更多心理諮詢個案,請下載學個案app。

xuegean.com


推薦閱讀:

TAG:性變態 | 心理學 | 心理諮詢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