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框框框子的小黑屋」用戶喜好的調查報告

一、總論 我為什麼要進行這個調查?

二、申論 我是如何進行這個調查的?

三、數據列出、分析及結論

一、總論 我為什麼要進行這個調查?

從古至今,在文藝作品的創作中,「隨心而動,率性而為」是一種重要且普遍的創作方法。這種方法即為完全按照作者的性子走,抒發本心,完全地表達自我。我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世界上大部分的佳作都是用這種方法完成的。然而,這種方法也有「混沌」的特徵,其表現為暴走,崩壞,神展開。在使用這種方法的作品中,和佳作、良作相對比的,是浩如煙海的腦洞作和自嗨作。尤其在動漫評論和研究領域。因為這個領域具有特殊性(即作品均為基於某個作品的二次創作),所以不適合讓作品過於任性。

那麼,我們不得不問出一個問題:在動漫研究和評論領域,一般意義上的佳作是什麼?如果有一個標準,我們就可以靠近標準,從而增加自己文章的水平。比如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文章有最新的科學成果而且無錯誤;在社會人文領域中,文章有對現實社會的理性討論和設想,就算是好文章。那麼在動漫領域,這個標準是什麼?是能夠完美讀出作者隱喻和解讀作品脈絡的文章嗎?是能夠運用電影鏡頭知識,分析鏡頭語言,講述畫面內涵的文章嗎?亦或者是簡析人物情感,表達人物內心,從而體現人物行動邏輯的文章嗎?我抱著這個疑問,請教了框框框子。

框子表示,他不知道。但是他只寫自己用戶喜歡的文章。

想想也是,這個問題實在太大,而且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我們只對我們的用戶負責,他們喜歡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就是佳作。所以,我們的受眾群體,即關注了「框框框子的小黑屋」的粉絲們,到底是怎樣的呢?他們喜歡什麼樣的文章呢?對此進行調查,就是我這篇調查報告的目的。

二、申論 我是如何進行這個調查的?

在我與框子的討論中,他提出可以通過調查問卷、投票、點贊以及最熱文章的方式來調查,我基本予以贊同。但是因為本人沒有足夠的時間以及水平,無法使用過於消耗精力的問卷以及投票的方式完成,所以只能通過統計小黑屋中的點贊和評論來進行調查,同時也會額外考慮熱點文章。

在調查中,我發現,小黑屋中的文章基本可以歸類為幾類:

1. 閱讀理解類 顧名思義,文章通過分析人物行為,事件脈絡等來分析較為深層的人文、社會因素。其表現為作者通過某某描寫表達了某某觀點,諷刺、體現了某某因素。簡而言之就是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的超級進化版,代表作為王聖童的「當頭一棒!這次真的是最強一月。」 zhuanlan.zhihu.com/p/32

2. 觀點傳達類 這一類的文章主要是對某一個事實或者動畫情節進行分析和評論,從而引出對這一類的觀點並論證。基本脈絡為:點出事實,進行分析,表達觀點。簡而言之就是對某種事情有感覺和體悟,然後表達自己的觀點。代表作為框框框子的「觀點不夠,屁股來湊——淺談「媚宅」問題」 zhuanlan.zhihu.com/p/32

3. 拉片類 這一類的文章標題多為「某番劇加多少集」,意圖為分析這一集的內容從而講述這個番劇的含義/轉折/人物塑造等等等等。該文章多使用多圖的方式來逐幀細講,力求集中講述這一集中重要的關鍵點/細節/伏筆/暗喻。對於輕度宅群體來說,或許是一個很好學習如何看出「桌子下的東西」的好機會。代表作為甜咖啡的「即使不明白愛是什麼,你也已經擁有它了【Violet第1話細節分析】」 zhuanlan.zhihu.com/p/32

4. 製作類 這一類的文章比較特殊,它的著重點不在動畫的內容,而是動畫本身。它主要內容為鏡頭語言,音樂製作,畫風渲染,情節安排和轉折。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種文章以一個動畫製作者的身份來揭示一個動畫的內在。不管是讀者還是作者,在接觸這種文章時都要理解基本的鏡頭語言以及電影/動畫製作的知識。所以算是比較高端和小眾的文章了。代表作為王聖童的「你們都不黑京紫那就我來吧——有關紫羅蘭永恆花園的一些感想和扯淡」 zhuanlan.zhihu.com/p/32

5. 推薦類 這一類的文章其實算是多種文章的雜交,因為數量實在太多,所以我就單獨拉出來說。這種文章的中心立意只有一個,那就是推薦你喜歡的番劇(或者小說作者等等等等),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來吹一個事物。一篇好的推薦類文章,是可以用上以上所有類型的手法的。代表作為千葉羅德海兵隊的「Day1,請問您看過在週六下午五點半放送的深夜番嗎?」 zhuanlan.zhihu.com/p/31

6.其他 這一類文章要麼數量太少,要麼乾脆是前幾個類型的雜交,比如在拉片的同時輸出自己的觀點,甚至就是一大堆番劇的盤點,比如「七月新番大盤點」之類的(其實番劇盤點該在推薦類或者拉片類)。不過其實能分到這一類,除了雜交文之外,都是跳脫五行之中的存在,從腦洞到寫作方式。雖然擺脫不了「混沌」,但是卻最好地表達了作者的真情實感,都是有趣的作品。代表作Twinkle的「我永遠喜歡霞之丘詩羽.jpg」 zhuanlan.zhihu.com/p/32

分析好文章的種類之後,自然是要根據數據(小黑屋內的點贊評論以及熱點文章)來考察哪一種文章最為受人喜歡。當然這個方法不得不說是片面的,因為就算是相同種類的文章,不同的人來寫,文風,分享的事物(即內涵),基本人氣(即大V效應)都是不一樣的。不同水平的人寫出來的相同類別的文章產生的差別,甚至比相同的人寫不同類型文章的差別還要大。但是我認為依然是可以量化考察的,這基於兩個觀點。第一,一種類型的文章,大V和新人都在寫,不存在大V寫一種文章,新人寫一種文章的情況。這就稀釋了變數,導致相同種類文章的質量是大致平均的。第二,在很長時間段里「框框框子的小黑屋」只有兩名作者在寫稿,所以可以大致視為不存在大V和新人的差別,而只有相同變數下不同類型文章的區別。

綜上,這個調查是可以進行且有意義的。

三、數據列出、分析及結論

具體數據請見 小黑屋所有文章類型點贊評論.xlsx(知乎發不上來)

數據處理結果

專欄內平均點贊為115,評論為37,熱點文章(超200贊)有37篇

閱讀理解類文章有44篇,均贊201,均評45,熱點文章14

觀點傳達類35篇,均贊137,均評59,熱點文章8

拉片類文章150篇,均贊78,均評31,熱點文章3

製作類文章10篇,均贊112,均評40,熱點文章1

推薦類文章88,均贊112,均評34,熱點文章7

其他類文章11,均贊230,均評44,熱點文章4

其他類文章均贊最多,其次是閱讀理解、觀點傳達。推薦與製作類文章均贊相同。拉片類文章數量最多但均贊最少。

觀點傳達類文章評論最多,其次是閱讀理解、其他、製作、推薦。

熱點文章方面,閱讀理解貢獻了一小半,其次是數量較少的觀點傳達,然後是數量較多的推薦。拉片類文章熱點文章極少。製作類樣本太少,熱點文章也少。其他類文章樣本雖然少,但是他的熱點文章比是最高的。

根據這個結果,我們大致可以得到我們專欄的受眾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首先,平均點贊最多的類型是其他類文章,也就是各位放飛自我,抒發本心的作品。這不得不說各位還是很有才氣的。雖然我在上文提到了放飛自我作品的混沌性,但是這種具有強烈個人情感和色彩的作品是最能感染人的。這也是具有這種要素的類型(閱讀理解,觀點傳達,其他)佔有均贊/均評前三的原因。換句話說,這種類型的文章寫的好了,第一可以吸粉,第二也可以找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這種文章具有不可複製性。一篇好的放飛自我文,必須要抒發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既然是發神經,那就發的透徹,發的痛快。如果是正常人喝了點酒發酒瘋就算了,最怕的是無醉裝醉,無病呻吟。其次這種文章最多只能拿來點綴,他的性質決定了他不能作為主要作品。所以這種文章可以寫,但是要少寫,文章越精緻越好,看得越痛快越好,寫好了利益無窮。

然後是閱讀理解類文章。此類文章數量中等,但是均贊第二(講道理,均贊第一的樣本太少),而且產出了大量的熱點文章。導致高達44樣本量的類型,均贊居然比熱點文章門檻(200)還要高。我們不得不承認,此類文章是專欄的中流砥柱。既然是中流砥柱,那就要發揚光大。但是這類文章的問題,就是有門檻。一個老手寫的文章,立意別人就很難想到,然後流暢的行文,簡潔但精準的措辭,恰到好處且扣人心弦的抒情,一下子和別人的檔次就拉開了。而且這種文章不僅存在於動漫領域,像電影電視劇乃至音樂繪畫鑒賞都普遍地使用這種文體——雖然領域不同方法不同,鑒賞手法也不同。所以大家或許可以嘗試跳出動漫,去看看一些精彩的影評之類的,可能可以對文章有所幫助。總之,此類文章可以複製,而且得到點贊極多,建議多寫。

觀點傳達類文章均贊也不低,而且評論也是最高的。這或許代表主觀的文章具有更高的討論度,更能激發觀眾發表評論的熱情。當然,大部分時候,當我們看到一個好文章時,如果我們從心裡認同,我們只會默默地點上一個贊——正如我們的觀眾看閱讀理解類和其他類文章一樣。那什麼時候會激起我們討論的慾望呢?沒錯,就是有不同意見的時候(就是撕逼)。如果雙方都不能互相說服,就會用更多的論據和更高明的論證手法來企圖得到路人,甚至是對方的承認。這體現在文章裡面,就是更多的評論。所以,觀點傳達類文章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內容、標題過於引戰(不管是主觀引戰還是非主觀引戰),可能會造成評論區烏煙瘴氣,以至於脫離了討論的範圍,淪為無意義的罵戰或者人身攻擊。當然,這或許可以增加熱度、人氣、流量,畢竟人們喜歡熱鬧,在匿名的互聯網上或許會激發內心的戾氣。但是,把話說大一點,誰不喜歡心平氣和,有序理性地討論呢?各位不得不查。總之,此類文章並不是不能寫,也不是要少寫,而是要理性地寫。在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如果能客觀實際,三思而行,這把雙刃劍,只會插在成功的大門之上。

製作類文章我認為是很有潛力的一個。雖然從數據來看,他的均贊均評都不高,熱點文章更是只有一個。但是這一切都在一個很無奈的基礎上——樣本少,只有十篇。為什麼?因為門檻太高,以至於沒有專業的學習和研究,是很難寫出較為專業的動漫製作類文章的。而且很多動漫製作類文章較為枯燥,有名詞堆積的問題。你想,一個只對動漫有著基礎認識的人(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受眾很多都是這樣),興沖沖地看製作類文章,然後一堆製作人、公司、監督、專有名詞的名字絲毫不解釋地壓過來,估計誰都會默默地關掉網頁吧。其實縱觀知乎的大環境,較為專業化的文章還是有生存的趨勢的,很多問題下的高贊答案都有著強專業知識。所以我們也可以開闢出這樣一塊高地,只是需要知識和方法。個人建議可以學習一下愚者的方法論科普,從有趣的部分一步步地誘導思考。雖然想表達的內容是不一樣的,但是方法有的是共通的。

推薦類文章在數量上有著較大的優勢,它和拉片類文章一起,構成了專欄的地基。作為地基,自然是要有著較快的更新速度以及還算可以的質量。當然為了保證速度,此類文章一般門檻較低。畢竟人不是神,不可能天天從腦子裡面榨出精華(當然有一大批神級寫手就可以,不過那好像就變成韓寒的「the one」了)。他就像快餐一樣,雖然不能吸引大量外地來的食客,但是卻可以保證專欄的人氣不至於特別流失。所以這一塊也是不能放棄的。總之一句話,保證更新,兼顧質量,攢足精力憋大稿。

最後是地位有點尷尬的拉片類文章了。高達150的數量卻只有78的均贊以及3的熱點文章。我們甚至可以下斷言,當你選擇了這個題材的時候,除了天時地利人和聚齊(熱點番,熱點轉折集數,神級分析,啊,那就變成閱讀理解了),這篇文章只能淪為一次性的快消用品。沒辦法,有個很無奈的事實是你寫了xx番第x集,最多三到四天,文章的熱度就沒有了,因為下一集快出了。以前是為了保證專欄的更新,固定人氣,但是現在更新問題基本解決,我們可不可以減少此類文章的更新呢?熱門如京紫、國家隊等霸權番倒是可以一集一文(同理,框子的FA在十月的時候均贊也在120以上),一些比較冷門的番劇我們可以三集一寫,甚至直接就著較多的集數寫閱讀理解,讀出番劇的內涵。

此外,我們或許過於局限於日本動漫了,為了開源,專欄的內容甚至可以達到泛ACGN。從動漫到動畫電影到衍生遊戲再到小說甚至國創,我們都可以開拓涉獵的空間。像王聖童寫過全職高手、大護法的動漫評論,框子寫過戰狼2、皮克斯動畫的評論,均收到了比較好的評價。還有我們可以對某些動漫熱點進行追蹤,這個熱點不限於知乎。畢竟大家也不是抱著知乎過一輩子。貼吧,微博的熱點如果經過專業而理性地分析評價,讀出內涵,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說最近月球人社區里火熱的梅林(FGO最強輔助之一,有和沒有兩個遊戲體驗)卡池開啟——終章開幕——借著FE開播的上海FEX展會,那可是雞飛狗跳,事情多多。如果能有資深月球人能夠把這些串起來,寫一篇文章,想來也是挺有趣的。

因為作者個人能力、時間有限,暫且只想到這麼多,請大家多多指教。

推薦閱讀:

偽裝成著旅遊番的……?搖曳露營5集總評
當我選擇了這條路
雖是珠玉,卻有瑕疵-達令與薇爾莉特
巨人102話與我之前的預測一樣,牆內出現了很大分歧
什麼樣的動漫才能被稱為「神作」?

TAG: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