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出去的是感情,要回來的是仇人

作者:羅家豆豆(富書籤約作者)

網路上曾有一個關於借錢不還的段子,是一張QQ聊天截圖:

「你好,上次你跟我借的500塊錢,啥時候還啊?」

「你好,我現在有事不在,一會再和你練習……」

「聯繫」

冒充人不在,結果回復太快打錯字。

搞笑吧?不好笑,真的有這樣的人。

01

先生上大學宿舍共五個人,畢業都一窮二白,擠過一張床、吃過一鍋飯、租過一間屋,感情特別好。

其中,阿勇承包工程掙得最多,工作最忙,他漸漸和我們少聯繫,只要來電必是借錢,且都是急用,投標或付材料款。

先生考慮以前和他擠過一張床,每次借錢都有求必應,可他從沒有按承諾日期歸還過。

有一年國慶逢中秋,我們堵在高速上接到他電話,要借5萬付工程款,今天就要,遲一天都不行。

我家先生急了,說高速上堵得慌到哪給你找銀行,幹嘛不早說。那些年沒有手機銀行,必須下高速找網點辦。

後來終於不堵車,但看車流量我們根本不敢下高速,擔心被限流上不來,幾年來第一次沒借,讓他趕緊找別人想轍。

沒多久阿勇又來借錢,因上回覺得抱歉這次二話沒說借給他,又一次沒按約定時間還。

第二年春天,我們買房首付還差三十多萬,另外兩位同學知道後每人支援10W還不夠,只好和阿勇說想辦法幫我們籌點錢。

他爽快答應卻遲遲不見錢,直到付房款前一天我們電話催才把借款還回,原指望他能借幾萬給我們周轉,一分沒有,真的一分都沒。

暑假同學聚會,阿勇說忙沒空來。酒過三巡,一位同學借著酒勁問我們,「你借給阿勇錢,是不是收利息的?」

天地良心,一分利息也沒收。那天我們才知道,借給他多次換來的根本不是感激和友誼,而是背後的詆毀和污衊。

  • 都說別老提錢,俗!錢的確是世界上最俗氣的東西,可就是這個最俗氣的東西,像一塊試金石,最能檢驗出人性和品質,也最能試出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感情。

02

母親姐弟多,數二姨家過得最差,小舅在深圳條件最好。

小舅好心時常接濟二姨幾個孩子,寄點營養品或是寒暑假邀請孩子去深圳玩。

二姨家玲表姐每年都去小舅家玩,大家很羨慕。玲子每次回來都說:「小舅媽很摳門,我想買個杯子都不同意。」

玲子考上大學,小舅主動提出承擔四年學費,本來挺高興的事,誰知玲子還沒畢業兩家鬧掰。

二姨整天罵小舅沒良心,到處講「我那小弟一家真過分,問他借幾千塊都不肯,竟然還叫我打借條。」加上玲子常說小舅媽摳門,所以閑話就像病毒在親朋好友間傳開。

作為大姐,母親忍不住過問情況,聽到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描述。

大一開學小舅付清學費沒多久,玲子打電話說沒生活費,考慮小姑娘初入學花錢地方多,就匯去兩千。第二學期,玲子又沒生活費,小舅納悶,難道二姨沒給她生活費?

玲子說,家裡只給一個月生活費,其餘問你借。小舅覺得這事性質要弄清楚,如果是不夠用舅舅補貼一點可以,但如果是借應該由二姨夫婦來說。

他問二姨,二姨支支吾吾。小舅說,學費我都付了,你們怎能啥都不管?二姨最後說,算是借你的。

小舅有點生氣,借就借嘛,話要講明白,為啥讓孩子來說。於是和二姨說讓她把以前借帳算算,未還部分哪怕沒錢最好寫個借條。結果,二姨哭爹喊娘說弟弟見死不救,沒良心。

舅媽說,玲子這些年來我們家玩吃穿用都不說,回家機票都是我們給的。孩子不懂事,說買杯子喝水用,就同意了,誰知她要買一隻丹麥進口水晶杯。

哪知一個杯子要好幾百塊錢,我沒同意,不是我小氣,上高中的孩子應當知分寸,分明是不把我們的錢當錢用啊。

小舅說,「最讓我心寒的是二姐一家的做法。玲子說『小舅,你家這麼有錢,分點給我們家用啊』,這是大學生說的話嗎?分明二姐家教如此啊。」

有些人太容易開口借錢,在她們眼裡,親戚有錢就該無私奉獻出來給她花,她窮大家都得無條件幫。

她當自己是大觀園中的劉姥姥,有錢親戚都得幫襯,可是她忘了,她雖然像劉姥姥那樣窮,卻沒有劉姥姥那顆感恩的心,更不會體諒親戚家沒有賈府白玉為堂金作馬的富貴。

  • 一個人如果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別人幫再多也枉然,偶爾一次不幫就是「沒良心」;提還錢,你就是「仇人」,而真正沒有心的人卻是她自己。

03

同學莉老公生意做得大賺得多,這幾年娘家親戚借錢的事不少。

我問:「你常幫她們,親戚對你評價應該不錯吧?」

她說:「恰恰相反,親戚快被我得罪光了!」

日子過得不錯,親戚來借錢,不借娘家父母面上過不去。

時間久了卻不見還,老公沒說話,但她不願娘家留下話柄讓夫家說,只得自己過問。數額大的還好開口,數額小的你想問,別的親戚說這點小錢算了算了。

莉說,要錢時可精彩了。

一拖再拖的,你問什麼時候還,說「這點錢還催,我是賴帳的人嗎?真是的。」

掛電話比你還快,客氣地就說「最近周轉不開,過段時間馬上還」,這個「馬上」你不要抱太大希望,可能是一年半載,也可能是兩三年。

莉姑媽幾年前借5W塊裝房子娶媳婦,五年沒還。年底,莉回娘家探親串門到姑媽家,赫然發現院里停著一輛價值不低的嶄新轎車,車牌還未上。

沒聊幾分鐘姑媽說:「能借5000塊錢不?」

「才買了車,保險錢還差一點。」

莉疑惑的問:「姑媽,買車錢哪來的?」

姑媽說:「今年掙了點錢,你表弟吵著要買車,過年走親戚方便。」

莉強忍心中不滿說:「姑媽,這幾年體諒你們不易,一直沒提那5W塊錢,可你們現在還要借錢買保險?」

姑媽不爽地說:「不借算了,我自己湊,知道你一直惦記那5W塊錢。」

覺得姑媽態度不可思議:「難道自己錢借出去還不能惦記?」

最後姑媽說:「不留你喝茶啦,要去銀行給你表弟取錢買保險,放心吧,有錢會還你的。」

她終於明白,姑媽家不僅有錢買車,還有錢買保險,不過是因為自己撞見新車找個由頭翻臉而已。

姑媽態度擺明就是:你不問我要可能會還你,你要了,對不起,我還不想還了。看來姑媽還真等自己徹底忘了那筆錢呢。

我們覺得借錢要擔人情,但總有一些人想法很奇怪,他們不僅不承你人情,也不遺憾與你翻臉,某種程度上還盼望著你翻臉,因為他終於找到理由不用還錢。

這樣的人,眼裡根本沒有親情,你的感情在他們眼裡只是用來換取利益的籌碼,用完可以毫不猶豫丟棄,其它一文不值。

  • 他們覺得總要等到「有錢」才還,這個「有錢」不是努力去掙,而是有一天家裡錢多的花不掉才可以。

04

同學莉「親戚快被得罪光」的遭遇說給我們聽,大家覺得早知如此不如開始不借,至少還能像模像樣做「親戚」。

不借是面子上過不去,借到最後,親情全丟光,里子也沒。

當然,奇葩是少數。

我朋友郭總,生意需要周轉也會問我們幾個借錢,他每次都主動寫好借條,寫上大致歸還日期,每次還錢時還會象徵性多還一點當利息,若我們不收總會叫我們出去吃個飯或是喝個茶。

他常說,借錢的人,一定要有還錢的決心和擔當。對方不提是留面子,哪怕手頭緊也要和人商量歸還日期,拿出誠心讓借錢給你的人放心。

寫好借條定好日期,也是給自己的一個約束。這樣明理的人,不僅沒有因為借錢失去朋友,反倒朋友越來越多、關係越來越鐵、生意越做越大。

身處商品社會,親朋間偶爾拆借實屬正常。

借錢不還的人,想不勞而獲,花著別人的錢過著自己痛快日子。縱觀我們身邊,沒有人因為借錢不還發家致富或是貪小便宜成土豪。

借錢就要有舉債的擔當和還錢的決心。不講誠信也許佔到一時便宜,長此以往,消耗的不僅是人脈,信用也逐漸破產。

借錢出去的人,絕大多數時候不是為利息,而是看中彼此間的感情。當然,感情再好,也希望安全收回本金,因為不論錢多錢少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遇到要錢的,更要擺正心態。未按約定還錢,不論是1萬還是1塊,在債主心裡都是一樁事,他不提不表示忘記,他提了你也別跳腳,那是你的承諾未履行完畢。

  • 有就兌現當初承諾,沒有就商議出彼此接受的方案。最重要的是端正態度,不是他欠你的,而是你欠他的。

如此,有借有還,日後才好相見,感情才能長存。

下個月,我們準備搬新家,先生寢室幾個同學說要拖家帶口來賀,阿勇沒問具體日子直接說沒空。

想起一句話:「幫助過你的人永遠都會幫助你,但你幫過的人就不一定。」把這句話念給先生聽,他沉默良久說「同學,再見。」

有人說,毀滅友情的方式有很多,最徹底的一種,是借錢。

我卻覺得:

  • 毀滅友情的方式有很多,最徹底的一種,不是借錢,而是借錢給他然後問他要錢,借錢是感情,要錢才是仇人。

作者簡介:羅家豆豆,富書籤約作者,每天認真吃飯、努力鍛煉、用心生活的園藝愛好者,努力碼字,只為賺錢買花,讓我們一起遇到更美的自己,微博@羅家豆豆,頭條號@羅家豆豆。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

朋友找我借錢,怎麼辦?

TAG:借錢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