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消費竟比存錢更多,儲蓄老虎不止是被房子洗劫!

在這個世界上,最能經商賺錢大概要數猶太人了,而最能存錢的,恐怕中國人是世界公認的「攢錢王」。曾幾何時,全世界尤其是國內的經濟學家都非常擔心中國憋在銀行里「儲蓄老虎」出籠,會造成通貨膨脹和什麼什麼災難一樣,每每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人們總是拿這隻「籠中老虎」說事兒,總是嫌它拉動消費的能力不足。

時間進入2018年,央行公布一組數據說,2017年全年住戶部門存款增加4.6萬億元,全年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13萬億元;一點沒錯,這隻「籠中老虎」出籠了,而且出來的悄悄然的樣子,僅僅一年時間,中國人從銀行貸出來的錢,竟然比存進銀行的錢多出來整整2.53萬億元,這個數字有多大,用現在的人民幣匯率來計算,大概等於整整一個挪威國家的GDP,在全球能夠排名到30位。換句話說,中國人僅僅2017年從貸款減去存款的差額就足足要全體挪威人趕上整整一年才能掙回來。

在網上,天天有人說三座大山多麼厲害,醫療教育住房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每個人都處在「不敢生不敢死不敢病」的狀態,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兩半花,但事實是這樣嗎?

有人一定會說中國的房子是把這些存款洗劫一空的罪魁禍首,的確有這個可能,因為從2016年起,中國住房的消費額就超越10萬億元大關,去年更是達到了13萬億元。中國人的貸款大多數恐怕都栽到房子上了。但是事實並不盡然,誰說中國幾代人攢一套房子,所有的錢都用來買房子了?從來花錢不敢大手大腳的中國人去年開始這次真的變了。數據顯示2017年末,居民的短期消費貸已經高達6.78萬億元,這些錢不是買房子了,而是去買手機、買汽車、買化妝品。是那個美國老太太的故事叫醒了夢中的中國人?中國人也已經進行提前享受階段了?

事情可能真的是這樣。在中國,最愛存錢的除了已經作古的高祖、曾祖之外,祖父、父親這兩代人恐怕是中國人中最後喜歡存錢的人吧,那些50後、60後、70後愛存錢的毛病是改不了的,但是80後、90後乃至00後提前享受的觀念已經形成,而且有堅不可摧的跡象。否則那些校園貸、高利貸不會這麼猖狂,更不會這樣野蠻生長。

在不知不覺中,讓經濟學家天天擔憂的「籠中老虎」悄悄地出籠了,甚至除了住房有明顯的「通貨膨脹」之外,我們的經濟甚至並沒有因為「儲蓄老虎」帶來的消費拉動經濟發展,儘管經濟轉型較為平穩,但受到的衝擊也是不言而喻的。

我們大家都錯了,錢花到哪去了?6.78萬億的短期消費貸顯然與房子無關,而貸款額度緊張造成的無錢可貸,無存款可拉的銀行如今也是一頭霧水。到2017年末,我們尚有24.4萬億元的凈存款,相當於2012年的水平,但是依照這樣的速度發展,支撐中國高速發展的高儲蓄、高投資的模式必將失去動力,怎麼辦?把老虎趕進籠子顯然已不可能,讓年輕人返回勤儉節約過日子的習慣似乎可行,但一定很難。

推薦閱讀:

在北京有多少存款你就敢義無反顧的辭職?
存款準備金率對個人理財有什麼影響?
如何評價「男子在銀行存 25 萬,15 年後取錢僅剩 2000 元利息」?
30歲有多少存款才可以結婚?
在中國,個人存款多少錢能做到「財務自由」?

TAG:貸款 | 中國房價 | 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