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經典回味 | 有迷幻男聲的大叔

張學友的歌神,二哥,迷幻氣質,深沉而沙啞的嗓音,最受國人熟悉的日本男歌手……多個特殊的標籤,構成小秋今天要介紹的90年代日本流行歌手,玉置浩二。

玉置浩二

玉置浩二,80年代作為「安全地帶」的地下樂隊主唱在東京出道,期間是樂隊歌曲的主要創作者。樂隊慢慢登上各大表演,以「ワインレッドの心」(酒紅色的心)、「戀の予感」(戀愛的預感)、「悲しみにさよなら」(向悲傷道別)等單曲走紅樂壇。首度挑戰戲劇「プルシアンブルーの肖像」(普魯士藍的肖像)成功後,於1993年中止樂隊活動,專心發展個人事業。

「ワインレッドの心」封面

「 戀の予感」封面

80年代中期,日本流行樂壇宗師級歌者不斷湧現,中森明菜,尾崎豐,南方之星,YMO,chage& aska,松任谷由實,中島美雪等。而二哥的歌曲並不出眾,在當時並不算紅。

這位1958年出生的深情的吟唱者,雖然在80年代在日本不出名。但是,其歌曲旋律風格很符合港台歌曲創作者的推崇自由,強調自我的調性。

當時的一些音樂商人嗅到商機,大量翻唱歌曲被製作出來,由當時著名的港台歌手演唱。

所以曾有「玉置浩二養活了世紀末的港台音樂」這樣的戲說。從而說明玉置浩二的音樂風格深受中國民眾喜愛。(同樣的歌手還有宗師級別的中島美雪,小秋以後會單獨介紹。)說是這兩位大師造就80,90年代的香港流行樂壇小秋也覺得不為過。

其實,二哥也是很喜歡香港的市場的,曾多次來香港舉辦演唱會。去香港的理由也很簡單,當時大陸的民眾還在聽著「軍港之夜」類似的歌曲,接受不來刺激的搖滾樂風格。相反,思想較先進前衛的香港很早就受西方搖滾樂的影響,二哥也自然更容易火。

80年代二哥還在安全地帶樂隊的時候,早期的唱法音色好唱功不足,吃力的高音,跟90年代輕鬆而又通透有力的高音沒法比。雖然也有做一些氣聲的嘗試,但運用也遠不如後來自如。

到了90年代,二哥雖然提升到「教父」級別的唱功,卻由於年齡和生活習慣等因素,音色漸變沙啞,確實帶不起輕快的歌曲,而使悲傷的歌曲更具悲傷特性。

玉置浩二的歌總體上講氣息足,中低音把握得也不錯。「玉置式」唱腔,歌曲風格藝術性高,商業性卻低。所以除了在港台廣為流傳之外,並不符合當時日本的流行口味。曾被人戲稱為「90年代最被低估的歌手之一」

90年代末,作為音樂製作巨頭的SME(索尼音樂娛樂公司)旗下的傳奇歌手,玉置浩二憑藉百萬金曲「田園」登上1996年末的紅白歌會。但是,玉置浩二演唱時,在歌詞頻頻出錯的情況下收視率仍能高達60%,並創下歌手記錄,說明日本民眾也漸漸能夠欣賞和感受到二哥的深情演唱。

而這首歌曲成為玉置浩二第一張銷量突破百萬的歌曲。

說回玉置浩二的歌曲,很多都是他本人親自創作的。在音律的處理方式很難迅速吸引大眾,但對於那部分能夠快速入耳的人,卻能直擊人心。他的聲音非常深厚,嗓音寬遠,穿透力強大,真假音的切換間,在日語的語感環境下,歌曲有種成熟的韻味。

小秋非音樂專業人士,但是第一次聽到那首「ワインレッドの心」時,卻能在安靜的旋律中感受到歌者的深情與氣質,悲傷與惆悵,那種與平時完全不一樣的抒情方式,令人陶醉。

過人的才華,出眾的氣質,是歌手,也是演員。玉置浩二的歌一直以最真實的感覺,最淺白的歌詞打動人心。時光流逝,二哥也變成了二叔甚至二爺,60歲的他也不在是流行音樂的風口浪尖上的人物,但重歸平凡的他也更顯深沉,或許對他來說也是很好的沉澱吧。

歡迎關注小秋的公眾號:茜空日本

因為我們都是愛音樂的人,所以離幸福最近。

weixin.qq.com/r/vi7-5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從上世紀開始日本盛行變身影視作品?
美國和日本的潮牌分別有哪些,各有哪些特點,不同的潮牌穿搭有什麼小技巧嗎?
日本人眼裡的天皇和靖國神社(後記)
為什麼日本的陸軍比海軍差這麼多呢?
從2017年兩篇文章看國人的崇拜美國日本心理 | 寧南山

TAG:日本流行音樂JPop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