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君無意碰到正在使用裸機新手機的好友 A 君,導致手機摔壞。如何評價給出的兩種分析處理思維?

哈哈,意外的收到了答案,聽到了不同的聲音題主表示並沒有不開心,澄清一下:題主用性別擔保,題主真的不是A君也不是B君。我還是坦白些交代下背景吧,不然明顯發現二十幾年前學的語文分分鐘不夠用。

i)A君原型其實是題主的,老公。

ii)案例是一個差點發生但沒有發生的事件。

iii)觀點1是A君的觀點,觀點2是A君老婆的觀點,好吧,也就是題主的觀點(二次蜜汁尷尬微笑ψ(`?′)ψ)。

iv)題主和A君先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其實是想表達換位思考的建議,以及在事件中學會自審(說白了,就是任何不好的局面造成的時候,先想想自己是否也有些許或部分或全部的過失或間接原因,而不要直觀的將責任全部歸咎看似直接造成不好局面的人或事。我們不能左右客觀事件的發生,因此提倡自我審視和經驗總結,從主觀能動性上入手降低不好事情發生的概率)A君先生對手機不是不重視,是愛惜的只是追求使用感受未加以常見的保護措施。題主認為既然選擇了裸機,A君先生就要做好裸機意外受損的心理準備,而如果不幸有一天提問中的事件或類似事件真的發生了,對方講理的會全部賠償,或者講理的但沒有經濟賠償能力,或者某個陌生人拔腿就跑,情況很多除了第一種情況外其他情況雖然說責任方是對方,但實際損失承擔方還是自己,所以希望如若真有那時A君先生能有一個更好的心態。

v)看到有知友給題主答惑的時候,使用跑車敞蓬被大客車撞傷的例子。題主想表達的,舉起另一個栗子自白一下。

一名女性在下班的路上遭遇了侵犯,肯定是強姦犯要付法律責任,道德方面也是受譴責的。

一名女性在半夜一個人買醉後回家路上遭遇了侵犯,肯定還是強姦犯要付法律責任,道德方面也是受譴責的。

但兩種情況對比,同樣都是意外,第二種情況中的女性卻讓自己陷入了更容易受到傷害的情境。當然,沒說一個女人半夜獨自喝得大醉就是要讓心懷鬼胎的人來強姦她,強姦犯就是強姦犯,必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可是另一方面,這種情況是可以盡量避免的。比如夜晚女性獨自一人出行容易遇到危險,那就盡量避免獨自夜晚出行。當然,誰都不能強迫他人的選擇或決定,我想表達的是,成年人要為自己做的決定可能會引起的結果負得起責任,承擔的起後果。

vi)題主之所以會提問,其實也是想知道,自己看待問題的時候習慣自我審視的態度是不是不對?是不是有些極端化了?(原來描述是 自己的觀點是不是太聖母了? 發現有人關注問題比起上下文會更關注某些字眼,所以改了下。)如果有不好的地方,他人幫忙指出來,覺得有道理的,我會調整的。

~ ~ ~ ~ ~~ ~ ~ ~ ~~ ~ ~ ~

原問題描述:A君新買了iphone7,他追求手感和使用體驗,幾經糾結決定裸機使用(未加任何保護措施,如貼鋼化膜種種)。一日,他和好友B君在站台等車,B君在和A君討論某個話題的時候,他握著自己手機的右手在空中划了圈做個比劃,正好打到了右手邊正在低頭看新聞的A君拿著手機的手(是否已被題主繞暈,蜜汁尷尬微笑ψ(`?′)ψ),因為機身較滑,手機掉下地摔壞了。對此,有兩種觀點如:一是手機是B君碰到才摔壞的,理應他承擔所有責任進行相應的賠償;二是A君自己決定了保留手感不對手機做任何保護措施也有部分原因間接導致損失不可控,被放大了(如果手機貼有鋼化膜,或許只是摔壞了膜等,不至於好友B君同樣的一個無心之失面臨相差如此之大的損失賠償),責任不應完全由B君承擔。

提問:如何看待兩種責任(責任歸咎以及對應的經濟賠償分析觀點?)持有這兩種不同觀點的人分別是什麼樣的性格,各自的觀點是否存在盲點?


謝邀!

路人甲外出為了舒適選擇開自己的敞篷小跑,結果在交通事故中被一輛超載大貨車急速轉彎失衡導致車上的水泥預製件落下而被嚴重砸傷撞致殘甚至致死。

然後貨車司機說:他要是不貪圖小跑車的舒服而是去坐公共汽車或者地鐵就不會有事了…

你說:貨車司機所言可以接受么?


並不想人身攻擊。但是居然連這種都還要問,還要分配責任?

感覺這種思維簡直恐怖 。好比姑涼開開心心穿上了新買的小裙子,晚上和好盆友去看了個電影。回家的路上不幸遇到色狼。這個時候題主還要問一問,警察叔叔,能不能讓她自己承擔一部分責任啊,畢竟是她要穿裙子,晚上還要出來。色狼和她的思維都各自存在什麼忙點呀。

就這手機來說,人家不要賠也不是考慮什麼我沒貼膜擴大損失,而是情意。要讓賠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交通肇事死人了還入刑呢,也沒見是無心之失就還要考慮下我讓他賠我是不是有啥盲點。

造成損失,承擔自己的責任就好,還性格各自缺陷,盲點。這事情跟性格就沒關係好伐。

這題主不是AB君里的一個,打死我都不相信


說一個我的經歷。

小學運動會的時候,我負責加油,拿著旗子搖啊搖,搖啊搖。旁邊突然就來了個同學,拿著之前開幕式表演節目的樂器(學校統一買的)。我沒注意,揮旗子的時候打到了樂器,一下就打壞了。因為這個東西以後還要用,同學就讓我賠償,因為小孩子沒有償還能力嘛,所以雙方家長見面,然後我父母進行了賠償。

當時我那個委屈啊,就是覺得不應該賠償啊,搖旗子是為了班級,那個同學明知道我在那搖,還站過來……

家長在開導我的時候,只記得一句:「弄壞就要賠。」

我確實想過,如果那位同學不站在那裡,不拿著樂器,就不會發生這種事。

但畢竟是我打壞的。


理性分析B全責,但是實際操作需要考慮兩人交情,性格,經濟條件……

如果題主是B君,建議你全賠。

如果題主是A君,經濟條件還行,兩個交情也不錯的話可以考慮少收點賠償(但是如果對方是一副「要是你貼膜說不定就不會摔壞了」的態度,一定要他全賠)


要求B全賠是正常的,因為B本來就要負全責。更何況誰規定新手機不帶套不貼膜就是過失了?


如果題主是A君,這麼顯而易見的結論還來求證,題主這個朋友值得結交。

如果題主是B君,我只能說,藥店碧蓮。

如果題主是C君,我只能說,關你鳥事。

更新。

題主竟然是A君老婆。

那麼結合題境,這裡答案又會不同了。

因為老婆說的永遠對的!


這問題有點奇葩啊,題主真的不是B君嗎?(??д?)b


我看大家都一致覺得全部是B君的責任。

那我做個假設,如果A是用一根手指頂著手機的一個角保持平衡的情況下被B君碰了一下導致手機摔壞了呢?大家一定會認為A也有責任吧,因為A應當預見到手機這樣比較危險有被碰掉導致損壞的風險。

如果A用手指頭頂著手機的一個面保持平衡呢?

如果A用兩個手指頭夾著手機讓手機將將不掉下來呢?

如果A用手托著手機呢?

究竟A做到對手機多大的保護才算B的全責呢?


B顯然全責,A本身就沒有保護手機的義務,所以不存在「他沒保護好自己手機」這一說法。他把手機放桌子上走了並不能正當化別人的盜竊行為,只能說他心大。同理的,他不保護手機並不是B損害的理由,只能說A有點過於不在意自己的手機了,B該賠錢還得賠。


媽個雞。

記不記得之前有一個打壞室友杯子該不該賠的那個題。

還是那句話。

貴乎弱智題越來越多。

以b君的角度賠是應該的。

不賠留著過年?

a君怎麼處理那就看交情了。

說個題外話。

答主6s裸機。

之前確實被朋友打掉地上。

鏡頭刮花。手機邊角搓平。

想想我當時的心情。

心在滴血懂嗎!

我寧願摔在地上的是我啊啊啊!

臉著地也沒關係啊!

A君應該比我心痛百倍。

所以!

以後不要那麼不小心了!

很心痛的!

嚶嚶嚶

我去哭一會。


嘲諷題主的人有點意外的多,震驚啊。

首先,個人認為題主這樣的思考是沒有問題的。只是相對於一般人而言,顯得有點喜歡「瞎琢磨」。不過火車軌道綁著人問題不也是這樣的假設性的「琢磨」嗎?喜歡思考,特別是喜歡突破自身的盲點,去接觸自己之前從沒有考慮過的思考角度是很可貴的好奇心。

其次,題主的問題我認為,一個事故的「責任」,或者說錯誤,或者是原因之類的評價尺度是不一樣的。但是自然語言的尷尬之處就在於可能人們討論的是不同尺度不同範圍的內容卻使用了同樣的語言,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口水戰。

對於這個問題具體內容,從最低尺度上,撞壞了別人的手機、強姦犯都是全責。但是如果從受害者自身利益出發,為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自己的做法是有改進空間的,但是這不構成他們被譴責的合理性。

再舉個例子,就是比如你在開車,別人追尾了雖然是全責,但是為了自己不被麻煩(雖然自己不用出錢,但是修車用時間還影響心情),所以要做好除了自己以外別人都是sb的防備,也就是「防禦性駕駛技術」。


iphone的價格夠立案了吧XD

ps:有不少鋼化膜是騙人的,就是普通玻璃,不是鋼化玻璃。我用玻璃刀裁過,可以切開,鋼化玻璃不可切,一切就碎了。

答主家裡窮,買不起腎板,只能買個安卓平板用用,沒有膜怎麼辦呢?就買了一個腎板的鋼化膜切,結果切完掰開的時候手一抖,斷了,不夠給平板用,怎麼辦呢?再切小點給手機用吧,結果手一抖,又斷了。不要緊,再切小點給相機屏用。最後,成功給手錶貼了膜。

所以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鋼化膜沒用,特別是那種10塊錢還包郵的,肯定不是鋼化的,起不到任何保護作用,除了增加厚度和降低敏感度

ps2:為了不把話說絕補充一句吧,也許那種幾百一張的鋼化膜是真的鋼化玻璃,不過家裡窮買不起,沒法買來試


題主,你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巧。今天我跟一個同事在公交車站台等車。我正拿著手機,是一隻手拿著,另一隻手觸摸操作,我不清楚這是不是別人案里說的沒拿穩…也許我該雙手緊緊攥著。我和同事都是今年剛畢業,而我的手機也不過剛買了三個月。同事背對著我的右側在和別人說話,我面對等車方向。他說到了什麼後想到我,就轉身跟我說話,但他習慣性拍了我一下。然後我的手機就悲劇的落地了。我的手機跟你老公的一樣全裸。拿起來後發現屏碎了。當時我還沒有說話,同事跟我都很驚訝,然後他就說了你的那番理論,《你怎麼不貼個鋼化膜啊,裝個手機套啊,我都裝了,摔過幾次都沒事》。然後我說,我也在家摔了幾次,都是木地板,也都沒事。他反應很敏捷,說《你是不是要啊,那我賠你一半吧,畢竟你案手機沒有拿好也有責任》我覺得他確實有點道理,然後我倆都是新員工關係也還不錯,就沒說什麼算是默許了。然後我們就去辦事了。但我晚上回到家後,他發微信給我先問了下我大概換屏要多少錢,我說了價錢後,他又說《我要轉正了,這樣我請你吃頓大餐吧》但是我看著碎屏的手機很傷心,而對大餐並沒有什麼興趣。所以我回他,你還是給我一半的維修費吧。他很不情願的回了一句,那好吧。我的性格跟你老公一樣平時是很理性,直接的人,喜歡對事不對人。但這次我覺得我做出了妥協,已經照顧了同事的情緒。但是我真不明白他為什麼還要提出用一頓飯來解決問題。我想要的是個好屏幕而不是一頓飯。可能他算過後覺得一頓飯比賠一半划算吧。


自己親歷過一次

那次我在大街上,戴著耳機挎著大步,走路帶風的那種,迎面過來一男一女,我沉浸在手機播放的動次打次裡面不能自己,沒注意到他們,不小心碰到那女手裡拿著的手機,然後手機掉地上了

撿起來一看咔噠,屏碎了

手機是三星s3 然後我賠了100塊給他


我要是題主老公我就跟你離,什麼人啊,出了事也不為自己人著想反而亂髮聖母心,要來有何用。


A 君全責:要是他買份報紙雙手捧著看新聞,被打到手掉都不會掉。。。。題主,是吧?所以完全不怪你。。。= =||


首先先科普鋼化膜的作用完全是心理自慰或者是觸感偏好。對屏幕保護作用無限接近於0,不足以作為被破壞的條件。不信可以搜索之前知乎物理大神的詳細解析。

然後回歸正題,總得來說,每個人享有的個人權利都像一個專屬領域,a對自己的個人財務所做的任何事都屬於個人領域範疇,也就是個人自由,並未進入b的領域,對b無任何影響,然而b的手導致對方個人財務損壞,就代表b的手侵犯到對方領域,侵犯了a個人權利,即b單方面侵犯a的權利,所以全責。

再分析雙方性格,先說第一種觀點,a認為b全責,並要求賠償,分兩種情況討論。第一種,a情商正常,情商正常的人做出決定的過程一定是權衡利弊的過程,所以a在清楚提出賠償會影響雙方友誼的情況下仍然提出賠償,說明b對於a的綜合價值(包括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小於a損失財務的價值和個人總財務價值的比值(我摔了一個iphone7和馬雲摔了一個iPhone7的心理是不同的)。而且能推斷出a為人理性果斷。如果a情商相對較低,他的想法即是b做錯了,應該賠償,並未考慮其他因素,那麼他應該是性格直爽,說話直來直去的一類人,也有可能是利益至上的人。

再說b,也就是第二種觀點,還是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b償還能力有限,也就是說b償還a的損失對生活有極大影響甚至根本不能償還,由於自身無力償還,但本人又不想因為此事受到對方的鄙視,只能另想對策。可推斷b自身實力與身邊人眼中的自己以及自身所處環境存在差距,會有些虛榮心理,而且自尊心極強。第二種情況是b完全有能力償還並對生活無太大影響。而b仍想辦法避免償還,那麼b的情商應該不高,而且素質很低,讓我想到,lol里打輔助臟兵的,每次吃飯從不結賬的,室友東西隨便用的,基本都是此類人。此類人最痛恨吃虧,沒有普世價值觀而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並信為真理。三觀不正而且短視。慎交!


媽呀,我前幾天去麥當勞的時候,

要付錢時也不小心碰到後面那個人的i5s,

然後他單手拿著,也沒有拿穩吧……

就正面著地了,

我跟他連聲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他沒有理我,忙著撿手機,

特別尷尬……

撿起來之後,

然後他就有點嘲諷地說,美女,你很厲害嘛,被你撞一下,屏幕都摔壞了?!

我就訕笑說,你也沒有拿好,對吧?,然後又笑笑說,可以換個7了……

(當時特別怕他纏著我,一個人在他鄉上學,還是有點害怕的……

哎,這頓飯,吃得不舒服啊……)

看了一下各位的回答,想了想,感覺這是一個故意走在馬路牙子中間,然後又被撞到的人………唉


推薦閱讀:

犯錯者的自我修養與借車這件小事
論請客與AA制的適應場景
投稿和私信喵大師的同學,請看看這裡
人情味,是一個人最珍貴的修養
為什麼你和人的關係,比你和蛙的關係要累?| 研究:快速判斷一段關係是否健康

TAG:人際交往 | 情商 | 智商 | 交流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