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藥丨醫生,這些葯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

家庭用藥,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科學用藥與否與身體健康狀況緊密相連。烏貝將在接下來兩三個月內,攜手各科醫生,每周五一篇【家庭用藥】相關知識,解決常見疾病用藥問題和困擾。

關於藥品服用時間,在《「一日三次」是什麼意思?》中已說明,並強調了按時服藥的重要性。另外,還有個容易引起誤解的醫囑:「飯前和飯後」,飯前和飯後,一字之差兩者有啥區別?哪些葯應該飯前吃,哪些該飯後吃呢?

口服藥物從口腔進入,再經過食道、胃、小腸、大腸。而胃腸道內的食物會影響到藥效發揮,飯前和飯後吃藥區別很大。

飯前:空腹,胃腸道里沒有食物,零食也不要吃。

飯後:胃腸道內有食物。

飯前服藥

1、想要藥品被快速吸收,考慮飯前服用

食物在胃腸道內停留會阻礙藥品在體內流動和吸收,從而影響藥效發揮。所以,想要藥品快速被吸收,發揮藥效,餐前服用,常見藥品有

1.1、健胃滋補藥。

1.2、降壓藥:卡托普利、倍他樂克、培哚普利。PS:卡托普利片口服吸收受食物影響,如空腹服用可吸收60%-70%,餐後服用僅吸收30%-40%,建議飯前1小時服用。

1.3、胃藥、止瀉藥、驅蟲葯等,有利於藥物迅速入腸,保持高濃度。

2、作用於胃腸道的藥物,最好飯前服用

藥品需要直接作用於胃腸道最大化發揮藥效,而不是埋沒在食物中。就像修理河床最好是把河裡的水放干,修理起來更高效。作用於胃腸道常見藥品有:

2.1、控制血糖的藥物:磺脲類、二甲雙胍、瑞格列奈(常見諾和龍)、阿卡波糖(拜糖平)

控制血糖類藥物有2種:1、促進胰腺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2、延緩葡萄糖由胃腸道的攝取。這類葯宜餐前服用。

2.2、抗酸葯,碳酸氫納、胃舒平、次碳酸鉍等,可中和胃酸,在胃中形成保護膜以避免刺激,利於潰瘍面的癒合。

2.3、部分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黴素、諾氟沙星、頭孢克洛(新達羅)、利福平。

阿莫西林直接與胃粘膜接觸,可殺滅胃粘膜 上的幽門螺桿菌,加速潰瘍癒合和減少潰瘍的複發 。

PS:大部分抗生素建議餐後服用,餐後可以延長其吸收時間,增強療效。

飯後服藥

飯後服用的藥物利用食物的混合,能減少藥物刺激。在服藥的同時應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常見飯後用藥情況:

1、刺激胃腸道藥物,比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布洛芬、抗生素等,這些葯具有酸性,會直接或間接地損傷胃粘膜,引起上腹不適、噁心嘔吐,甚至引起炎症和潰瘍。

2、助消化藥物,宜進食後服用,如龍膽、大黃。另外,胃藥達喜(鋁碳酸鎂),因其與膽汁結合作用,建議餐後2小時服用,避免影響營養吸收。

3、維生素類(維生素B2、維生素C、複合維生素B)飯後服用在胃內停留時間長,吸收更完全。

4、長期有腸胃病,腸道吸收功能弱,飯後服用為宜。

除飯前飯後還有飯中、睡前、早晨等不同時間段服藥。如,瀉藥、催眠葯睡前服較理想。利尿葯呋塞米、秦露噻嗪等,宜在早上服,以免夜間排尿過多·····

具體什麼時候服藥,需根據藥品作用特點和患者自身情況,諮詢醫生,按醫囑用藥

參考文獻

《淺談藥物的最佳服用時間》,肖慧舉丨2006

《藥房窗口「服藥指導」基本知識的收集、整理及應用》,鍾智 , 楊曉軍 , 吳萬征丨2003

相關用藥

丨藥品常識丨讀懂處方丨

丨感冒丨腹瀉丨中暑丨胃病丨高血壓丨

丨高血脂丨抗生素與消炎藥丨安眠藥丨

小小廣告

微信用藥提醒:一點點改變,提高服藥體驗

醫生上門問診:大白兒童家庭醫生上門問診


推薦閱讀:

TAG:生活常識 | 用藥常識 | 健康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