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經方中的藥物歷經千年還能找到?談談中醫對物種延續的意義

前一段時間,有很多質疑中醫的聲音,其中一種聲音比較別緻,應該是向《三體》中的環保主義者伊文斯學習來的,他們主要觀點有兩個:

一、中醫使用動物,植物入葯,非常殘忍;

二、中醫導致了大量物種的滅絕。

這種觀點影響了很多小清新,他們很憤怒也很傷感,憤怒於中醫用可愛的動植物來入葯,傷感於中醫導致了物種凋亡。

第一種觀點不值一駁,因為只要他們低頭看看自己餐桌上的食物,從豬肉,牛肉到大米,再到白菜,芥菜,豆漿,牛奶,就會發現無一不取之於動物或者植物。即使是西藥葯架上的西藥,都經歷了大批量小白鼠試驗的殘忍過程。

第二種觀點,則值得研究和正視。

近代以來,確實有很多物種在陸續凋亡,例如澳洲的渡渡鳥,美洲的旅鴿,美國緬因洲海鼬。

渡渡鳥的滅絕是因為荷蘭人的大量捕食,和對印度洋模里西斯環境的劇烈破壞;而種群極為龐大,高達50億隻以上的北美旅鴿,它們的消亡,則是由於肉味鮮美,於是陸續成為了美國人的盤中餐,最後一隻北美旅鴿叫瑪莎,它被美國人圈養起來,每天孤零零地呆在屋頂看看天空,最後於1914年9月1日正午蒼涼死去。美國緬因洲海鼬的消亡,則是因為美麗,它們的皮毛細密亮麗,保暖性能極佳,是歐美貴婦的心頭好,所以,就被陸續處於剝皮之刑,然後銷聲匿跡。

已經消失的旅鴿

這些種族的消失,根本原因不在於不能對這些動物進行利用。實際上,自從人類步入人類紀之後,我們身處的自然,已經是人化的自然,所謂人化的自然,本質即是指自然在實踐中不斷地變為「屬人」的存在,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也就是說,人當然可以按照自然規律,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但是對於自然若只知「取」,不知「舍」,那麼就會導致對自然的巨大破壞,導致物種的陸續凋亡。

美國緬因洲海鼬

那麼中醫導致了物種的凋亡嗎?

很多人言之確鑿地說中醫導致的物種的凋亡,但是卻舉不出實際證據出來。一些人說中國犀牛的消失是因為它的角有藥用價值,實際上是因為犀牛皮在古代是各國製造盔甲的工具,犀牛皮是冷兵器時代的軍人裝,《國語》中即有「昔吾先君唐叔射兕於徒林,殪,以為大甲」的記載。大規模地戰爭對犀牛需求巨大,最終導致犀牛成為數量稀少的脆弱族群,最終由於環境的變遷,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還有一些人舉了鐵皮石斛,珍貴毒蛇的例子,實際上,正是因為它們是珍貴的中藥材,所以陸續實現了人工種植和養殖,與中醫實現了「共生」。舉目四探,中國四處散布著鐵皮石斛種植基地,人工種植的實現是對野生種群的真正保護,因為人工種植出來的藥材更加廉價和易得,這些人工種植基地不但使得鐵皮石斛的種群能夠延續下去,也使得很多地方農民的生活有了生機。

鐵皮石斛基地

當然,相對於鐵皮石斛,三七,丹參,太子參,党參,山藥,大棗,梔子,甘草這些植物,阿膠、斑蝥、穿山甲、冬蟲夏草、蛤蚧、全蠍、蟾蜍、林蛙、水蛭、毒蛇等動物的養殖葯困難得多,但是在一代代中國葯農的精心研究下,斑蝥,蛤蚧,全蠍,蟾蜍,林蛙,水蛭,海馬,水蛭,部分稀有蛇類等等珍貴藥材都已經實現了人工養殖,麝香,牛黃等等已經實現了人工合成[1],即使是養殖最為困難的穿山甲,中國也有資金不斷流入進行研究,也有了若干養殖基地[2]。

人工水蛭養殖

可以想像,這些珍貴而稀有的動植物,若不是因為與中醫已經實現了共生,任憑伊文斯這樣的環保主義者狂喊疾呼,煽情演繹,也不會有資金流入去對這些動植物去進行保護,這些脆弱的族群只有一有風吹草動,很容易就隨環境的變遷而摧枯拉朽地消亡。

在人類紀,在人化的自然中,動植物只有與人類實現了共生,才不會有種族消亡之虞。雖然我們每天捕殺雞,牛,羊,但是我們不必擔心它們會消失。而貓,狗之類的寵物,更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不但不會消失,其族群還在不斷擴張。

所以回過頭來,對於《傷寒雜病論》中206種藥物,為何歷經兩千多年依然存在,不但夠中國人使用,還夠韓國人,日本人使用,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也不會再驚訝。

一、是因為,中國先賢很早就注意到了對環境的保護,與自然共生,例如,《周禮》 雲 : 「春田用火 ,此國家大搜之禮也。若民間焚山林則有禁 ,以蟄蟲已出故也」。《逸周書·文傳解》:「山林非時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長;川澤非時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不麝不卵,以成鳥獸之長。 畋漁以時,童不夭胎,馬不馳騖,土不失宜。」

可見先秦時代,華夏即已經有了 「禁止焚燒山林」,「非時不得濫伐植物,狩獵」的禁令,不會像初入美洲,澳洲的歐羅巴人一樣,將一個個龐大的動物族群食之殆盡。到了漢代,相關法令逾加嚴密,《四時月令五十條》等法規以法律詔書的方式,要求人事活動和社會生產都應與自然四時的規律相匹配,對如何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做了明文規定,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3]。

二、是因為中國很早就實現了對常用中藥的規模化種植,例如現在大熱的「附子」,很早就實現了人工種植,北宋楊天惠的《彰明附子記》即云:

生機盎然的附子種植基地

綿州故廣漢地,領縣八,惟彰明出附子。彰明領鄉二十,惟赤水、廉水、會昌、昌明宜附子。總四鄉之地,為田五百二十頃有奇,然秔稻之田五,菽粟之田三,而附子之田止居其二焉。合四鄉之產,得附子一十六萬斤已上。然赤水為多,廉水次之,而會昌、昌明所出微甚。

可見當時附子的種植,已然規模化了,從那一刻起,附子這個物種就再難消失,因為它已經和中醫彼此相依。

[1]杜延佳 ,李志成,等. 藥用動物的養殖與可持續利用 [J].吉林中醫藥,2017(37)10:1018-1021

[2]唐松元 , 段文武 , 黃興國 , 等 . 穿山甲資源現狀和人工養殖對策及發展前景 [J]. 湖南林業科技 ,2012(3):75-77

[3]謝繼忠. 敦煌懸泉置《四時月令五十條》的生態環境保護思想淵源探析[J]. 農業考古, 2015(6):122-125.

我的微信公眾號:醫師黃繼斌

可以搜索公眾號zyshjb

下一期,與您不見不散!


推薦閱讀:

真沒有「三盲」這個說法?
從「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寫的重症流感病例,談談流感的中西醫治療
中醫教你如何準確鑒別自己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

TAG:中醫 | 中藥 | 中西醫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