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個小時賣了100多億美金的特斯拉究竟好在哪了

我們過了3天小長假,特斯拉簽了100多億美元的訂單。從上周四宣布特斯拉Model 3宣布開賣之後的36個小時,特斯拉簽到25.3萬輛的訂單,總金額超過106億美元,接近去年全年銷售額的3倍。那麼問題來了,這個一下子讓特斯拉賺的盆滿缽滿的Model 3究竟好在哪兒,才能讓消費者這麼趨之若鶩呢?

按照馬斯克的官方說法,Model 3有幾個很明顯的好處。二是電池採用新技術之後,百公里加速只需6秒,然而我們大比亞迪在前年推出秦的時候就已經超過這個記錄了,所以並沒有什麼作用;二是續航里程約350公里,這個也並不是什麼明顯的亮點,至少在宣傳上沒有讓人耳目一新;三是號稱硬體上已經可以支持自動駕駛功能了,可是自動駕駛究竟需要什麼硬體才行了,我覺得我的車加上兩個攝像頭在硬體上也具備自動駕駛功能了,然而我完全不放心讓它自己開出去兜風。此外,後驅四驅這個宣傳根本就多餘了,到了這個競爭層次,誰不是呢?與其宣傳這個,我覺得還不如宣傳讓我一直眼饞不已的那個中控台大屏和隨時隨地的車載wifi呢。

其實最好的地方還在於價格,3.5萬美元,摺合20萬人民幣出頭的價格,我想才是讓很多原本想買又買不起的潛在用戶出手的主要因素吧。當然這個好消息對遠在天朝的我們來說大概是除了羨慕嫉妒恨也沒有別的作用。如果特斯拉工廠不能落地中國,要買得到我想保守估計也大30多萬吧。另一個壞消息是,即使花錢,排隊也在這20多萬訂單後面,說不定一下子就等到2018年了。

按照特斯拉的戰略布局,要把電動汽車從「王謝堂前」的有錢人玩具變成尋常百姓的代步工具,Model 3可以說是邁出了第一步,當然,和國內轟轟烈烈的新能源汽車大軍相比,特斯拉這步棋可謂險之又險。首先,要打價格戰的話,試問普天之下誰是國產汽車的對手呢,特斯拉要想通過降價策略佔領市場無異以卵擊石;第二,降低身份普及新能源汽車的情懷在全世界可能有很大意義,但是如果特斯拉有一天不再是豪車了,你讓某些人怎樣體現優越感呢;再說,特斯拉反反覆復就這麼幾款車,哪能滿足天朝人民的廣泛需求,你有SUV嗎,有商務車嗎,有公交車嗎?人家動手早的可都有了啊,補助該拿的也都拿到了。有人為拿補貼連命都貼進去了,在這麼既不要臉又不要命的遊戲規則面前,深為特斯拉擔憂啊。

然而如果特斯拉哪天能真正把電池問題解決了,能保證10年之後不用換電池續航里程還能到350公里以上,我肯定毫不猶豫。這才叫真的科技進步啊。就不要玩什麼百公里加速啊自動駕駛什麼的。車再炫,如果三五年後每開20分鐘就要充電,怎麼也不是個事?而要是讓人再花個幾十萬換電池,豈不是把省的油錢都賠回去了嗎?

當然了,看到大家都在急急忙忙買急急忙忙賣新能源汽車,我們很擔心大家回頭沒有地方充電去。所以呢,作為致力於通過技術手段改善人民生活的我們,也趕緊投入人力物力在充電樁的研發與生產中,製造出單機120kW的大容量充電樁,希望有一天,即使您開20分鐘就要充一次電,我們的充電樁也能隨時在路邊守候。


推薦閱讀:

捷豹純電動SUV開啟嚴寒測試 3月1日發布全球直播
大眾純電動汽車ID兩廂車確定2019年11月開始生產
莫讓電池 「大電流/均衡」技術進步,蒙住雙眼
特斯拉CEO馬斯克的小目標:每年生產10萬輛Semi

TAG:特斯拉汽車TeslaMotors | 電動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