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出奇——小散的主動風險配置

過去對於資產配置的琢磨,主要集中在傳統的模型:利用低相關資產的分散,降低整體波動,提高收益風險比。最近逐漸領悟到,對於小散來說,這個方式不妥。小散的投資,應該既守正,又出奇

守正就是走長期價投的道路,獲得長期的正收益,分享經濟成長。

出奇,就是小倉位做無法事先估計結果的投資,虧了可以承擔,期望獲得遠超想像的收益。(我以前其實有過成功經驗:買域名,不去管它,若干年後幾十倍賣出,這種就是無法預知何時獲得何等收益的風險投資。只是當時沒有作為系統性的投資思維)

兩頭都不靠的,風險大但收益可以預期的投資,例如p2p,絕不參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黑天鵝》的作者提出了一種「杠鈴式投資」思維:大部分資金投放於安全穩定的渠道,少量資金投放於有大風險又可能有大收益的渠道。他自己大約就是通過這個辦法而致富的。

黑天鵝常有,同理的金天鵝也會常有,合理利用的話,黑天鵝還可可能變成金天鵝。「杠鈴式投資」,也是守正出奇的一個模式。

從這個角度來看,泥巴現有的投資模型是都是守正型的:

低估股票量化輪動+均線趨勢擇時,屬於勝率較高波動性有限的趨勢投機。低估分散定投,屬於勝率很高波動性也很高的長期投資。

這兩者都有可信的長期正收益預期。風險不大,同時收益也有局限。缺了點想像空間。

因此我將自己的2018倉位計劃做了大幅度的修改:

1. 對「守正」部分加強風險約束

將低估股票量化輪動的倉位,限制在較低比例。並通過固定市值的再平衡方式,強制低吸高拋。

限制現金倉位不低於一定值,以控制風險比重,引導總投資的低吸高拋。

2. 主動增加風險較大的「出奇」配置

暫定風險標的為期權和數字幣,將預算提高到5%。這部分不追求確定性,而是追求高收益,如果虧損了就從其他部分的盈利中補錢過來,始終保持一定的冒險比重。

其中期權不採用賣期權獲得權利金這種比較穩妥的方式,而是採取用損失少量權利金換取低概率高收益的方式。數字幣採用泥巴系統進行定投。

2018,似乎是一個不太平穩的年頭。亂世出英雄,也許是有限冒險的時機呢。

推薦閱讀:

TAG:投資 | 證券投資 | 風險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