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公園》,成年人的動畫片

儘管南方公園主角是一群9歲小孩,可它並不是一部給小孩看的動畫片。這部獲獎無數(如2005年的《永遠的好朋友》和2006年的《要愛,不要魔獸世界》等;btw,獲得正面的評價的電影劇場版還被收入了2001年版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最污穢語言電影」...囧)的動畫中各種黑色幽默暴力血腥低俗粗口重口味元素交織在一起,」嗶——「的消音聲不絕於耳。二老(作者)將他們想傳達的信息藉助這些9歲小孩之口展示給各位觀眾。

《南方公園》經常使用誇張的手法敘事,包括與性有關的內容、流行文化的引用和對名人的諷刺,毫不留情地諷刺地同時諷刺自由主義者和保守主義者的觀點。

兩位主創堅持要讓這個節目保持「真實的小孩」和「美國真正小學」的風格。儘管節目內容備受爭議,而且有時還有憤世嫉俗的內容,但帕克提醒該劇中兒童角色依然有者「潛在的善良天性」。時代雜誌把劇中的孩子描述為「有時殘酷但依然有著天真的心」。這些孩子通常在思考了劇中發生的事情後把自己得到的教訓用一句話總結出來。在早期劇集中,這樣的表述往往以:「你知道嗎?我今天學到了一些東西。」(You know what? Ive learned something today...)

—— wikipedia

動畫緊跟時事,無論政治、文化、宗教、經濟、娛樂事件等,從各種角度切入這些事件,以誇張的表現,給大家留下更深層級的思考。

《南方公園》這部動畫系列片是一檔意識形態明顯的電視節目,給一些難以回答的問題提供了相對開放式的回答。但是,《南方公園》的基本立場是不分左、中、右,態度不分溫和、激進、頑固,一概打倒。並且,以最漠視道德和最具嘲諷性的「成人」動畫系列示人,對政治和社會問題給予了高度關注。片中從頭到尾充斥著髒話、暴力、下流和噁心的笑話,企圖顛覆一切價值的「絕對政治不正確」。那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的極端與戲謔之舉呢? 還有什麼可以成為導演所珍視的價值呢?」 這不僅僅只是一點點幽默感和「把笑話當笑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導演藉助於孩子來闡釋對於社會的污穢與罪惡的諷刺,或許這是無厘頭的,惡搞的,甚至是變態的。

—— 楊曉林主編《世界電視動畫名片分析》

它打破了人們傳統的思維習慣,把人類社會最醜陋的方方面面「血淋淋」的剝露了出來。我們在觀看之餘或許會為之匪夷所思,但它的直接性,深刻性,另類性讓我們卻為之「痛快」。或許,我們可以反過來思考,該片在娛樂之餘,導演試圖傳達這樣一個信息:我們需要誠實的正視社會的各類問題,針砭時弊,猶如小孩子般的純真和直白。

作為一個日漫愛好者都喜歡看的美國動畫,強烈推薦~~

只要你接受了它的設定,你就會愛上《南方公園》~~

*圖片來自 遊戲 南方公園:跳票之杖 & 某宣傳圖片截圖...

推薦閱讀:

TAG:南方公園 | 動畫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