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馬尼亞時代的開啟

在一戰中陷入絕地之後頑強而幸運地活下來的羅馬尼亞成了一戰的勝利者,並拿到了勝利者的豐厚獎勵——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和活動擴充了一倍的國土:比薩拉比亞、布科維納、特蘭西瓦尼亞、巴納特、克里薩那和馬拉穆列什。

一戰中摧毀了幾乎所有的古老帝國,而那些被統治的民族迫切想成立自己的民族國家,或者合併到自己的民族國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高潮迭起,民族主義思潮風起雲湧。

這種背景下,在1918年9月27日,伍德羅·威爾遜總統闡述了他的「民族自決」思想,並認為這是解決中歐和東南歐領土糾紛的最佳途徑。因此,羅馬尼亞人沒有等待戰爭結束,也沒有等協約國同盟國的和平條約結果,就開始了統一之路。

在1917年12月15日,設立在基希納烏的國民大會宣布在比薩拉比亞成立獨立的摩爾達維亞民主共和國,並在俄國軍隊佔領基希納烏時向駐紮在雅西的羅馬尼亞政府求助。後者派去了一個陸軍師,維持當地的穩定。比薩拉比亞的秩序逐漸得到恢復和重建。3月27日,國民大會投票併入羅馬尼亞王國。

布科維納的羅馬尼亞人在羅馬尼亞國家黨前主席揚庫·弗隆多爾領導下,於1918年10月27日在切爾訥齊烏建立了羅馬尼亞民族委員會。目的就是為了推動與羅馬尼亞的聯合。由於戰爭剛剛結束的時候,當地的烏克蘭人想在烏克蘭軍隊的幫助下將北布科維納併入烏克蘭民主共和國。羅馬尼亞軍隊也派出了軍隊控制住了這個省。11月28日,羅馬尼亞民族委員會宣布「無爭議,無條件」與羅馬尼亞合併。

在特蘭西瓦尼亞,羅馬尼亞人也開始民族自決。當地有兩大羅馬尼亞政治組織,分別是特蘭西瓦尼亞羅馬尼亞國家黨和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這兩個黨分別發表了一份類似的聲明,宣稱羅馬尼亞人享有民族自決的權力。這兩個黨在布達佩斯成立了由兩黨代表組成的羅馬尼亞民族委員會,並在11月10日停戰前夜號召在阿爾巴·尤利亞(Alba Iulia)舉行一次大型國民會議。這次會議在1918年召開,並通過一項決議號召所有羅馬尼亞人以及羅馬尼亞人的土地都應該和羅馬尼亞王國合併。於是羅馬尼亞軍隊開進了特蘭西瓦尼亞,並在全省建立了軍事防衛。

不過,由於之前特蘭西瓦尼亞處於一直處於奧匈帝國的控制,所以形勢要比布科維納複雜的多。

19世紀中期以來,在特蘭西瓦尼亞的匈牙利人和羅馬尼亞人積怨頗深。而匈牙利此時已經陷入了革命浪潮。一個特蘭西瓦尼亞的布爾什維克庫恩·貝拉在12月從俄國回到了故鄉,建立了匈牙利共產黨。在一系列的工農兵武裝鬥爭以及與協約國談判失利的壓迫下,當時的匈牙利共和國總統米哈里·卡羅利伯爵決定辭職。匈牙利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合併為社會黨,組成了一個由庫恩領導的無產階級專政聯合政府。世界上第二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成立了。由於革命的影響,匈牙利紅軍甚至影響到了斯洛伐克。

庫恩·貝拉

匈牙利革命引起了協約國的不安,包括羅馬尼亞。考慮到匈牙利局勢的變化和東、西的共產主義威脅,布拉蒂亞努命令軍隊向提薩河推進。在擊敗匈牙利人的進攻後,軍隊在5月1日抵達提薩河,並採取防禦措施。

和蘇俄收複比薩拉比亞的設想一樣,庫恩收復特蘭西瓦尼亞的策略最終也是要把羅馬尼亞變成一個紅色國家。匈牙利武裝部隊在7月20日繼續發動攻勢,並越過了提薩河。經過一周的戰鬥之後,布拉蒂亞努命令軍隊繼續向匈牙利推進,意圖推翻匈牙利蘇維埃。而由於匈牙利社會黨中社會民主黨分子的破壞以及未能團結農民而受到他們的仇視,匈牙利蘇維埃僅存在了133天。當羅馬尼亞軍隊在8月4日進入了布達佩斯時,庫恩已經逃到了維也納。當全民公審對象,海軍上將米克羅什·霍爾蒂的反革命軍隊進入布達佩斯時,羅馬尼亞軍隊於1919年11月撤離。

微笑面對公審的霍爾蒂

就這樣,特蘭西瓦尼亞順利併入了羅馬尼亞。而首都被羅馬尼亞佔領加劇了匈牙利人的苦澀,並加深了兩個民族之間的敵意。這敵意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40年代。

1919年12月29日,尼古拉·約爾加任職期間,羅馬尼亞國會通過了法案,正式批准了比薩拉比亞,布科維納,特蘭西瓦尼亞,克里薩那、馬拉穆列什和巴納特與羅馬尼亞合併。這一合併由一戰後一系列條約正式確認。大羅馬尼亞時代開啟了。

一戰前羅馬尼亞領土面積約53000平方英里,人口750萬,92%種族是羅馬尼亞人。

大羅馬尼亞則擁有11.4萬平方英里的土地,1800萬人口,71.9%是羅馬尼亞人。

(懶得找圖了,在書上拍了兩張圖)

(愚蠢的拍書主義者-100)


推薦閱讀:

TAG:羅馬尼亞 | 東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