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中的歷史第二卷【二】:遷都
1963年,在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今寶雞市陳倉區),一個姓陳的人,在租住的屋院後面,發現了一個青銅器。兩年之後,這個青銅器被保管人賣入了廢品收購站。
但沒過多久,這個青銅器就被寶雞市博物館一個幹部發現了,便以30元的價格將其購入博物館。
2002年,國家文物局規定了64件珍貴文物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其中就包括這尊青銅器。
經考證,這件青銅器是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因此,將其命名為「何尊」。
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有122個銘字。銘文內容為周成王對宗室子弟進行訓誡的文告,其中包括兩句:宅茲中國,自茲乂民。意為「以此地作為天下中心,統治民眾」。
這就是「中國」一詞的最早出處。
而銘文中所謂的天下中心,便是洛陽,古稱雒陽。
當時所謂的「天下」,就是現在的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和山東等省。西周的都城鎬京就在現在的西安。
這就有問題了:陝西處於當時天下的最西部,與山西有黃河為界,與河南有崤山相隔。所以,在戰國時期,一句「山東六國」就能將佔據陝西的秦國和其它六國區分開了。
西周分封七十一國,很多小國所處地方已無法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大多數都在黃河以東。所以,這就產生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中央監控不到地方。
疆域擴大導致管轄距離加長,管轄距離加長直接考驗通訊能力。而通訊這種事一向是典型的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通訊工具決定通訊能力。並且通訊工具只有統一標準化才能保證有效性。
但是在那個年頭,交通基本上靠走,甚至連供人馬休息的驛站都沒有。這種通訊方式,決定了中央很難對地方進行行之有效的管控。所以,這也導致了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屬於當時的無奈之舉。
當時的姬發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為了控制東方諸國,他決定在各國中央擇地建城,作為中央分部,以此來達到中天下而治四方的目的。
經過多方考證,這個地方選在了伊、洛、澗、瀍四河之間,因其處於洛河之畔,故名洛邑。
但很遺憾,姬發在位僅兩年就去世了,即位的成王年幼,並且緊隨其後,東方諸國真的出亂子了。興建洛邑的計劃就此擱置。
原來,姬發滅掉商朝之後,將包括紂王之子武庚在內的商朝宗室封禁在了殷商故地朝歌一帶,然後又將自己的三個弟弟分封駐守在周邊,以做監管,史稱「三監」。
等周成王即位後,這哥仨看自己這侄子年幼,就有點不老實了,竟然串通商紂王的兒子武庚造反。幸好他們的九弟姬封正受封於附近的康國(河南禹州),及時發現了他們的意圖,立刻組織抵抗,並通知了周公旦。周公旦用了三年時間,才平定了三監之亂。
三監之亂讓周公旦更加意識到興建洛邑的必要性,於是他當即就讓召公親自堪查基地,經過「相宅」、「卜宅」、「郊祭」等程序後,周公正式向各路諸侯發布了營建洛邑的命令。
歷史兩年半,洛邑王城落成,周公旦置九鼎於此。自此,洛陽自此便成為天下之中。平王東遷,也將此選為當然的王都。
後來贏政統一天下,因秦國本就是關中之國,所以很自然的定都長安。
而劉邦在楚漢爭霸過程中雖然也是將關中做為他的大本營。但或許由於他在戰爭期間一直待在滎陽前線,以至於對長安沒什麼感情。所以戰爭結束後,也是很自然的就選定了洛陽做為他的大漢都城。
但一個本應該去戍守隴西的人戍卒,很明確的告訴他:洛陽並不適宜立都。
這個人叫婁敬,原齊國人,他在去戍守隴西時路過洛陽,托一個在朝中當將軍的老鄉要求見劉邦。
見到劉邦以後,他開門見山的勸劉邦遷都長安。話很長,總結下來就幾條:
周王朝建立洛邑是為了控制東方諸國。它強盛之時,就算沒建洛陽,各國諸侯照樣都來進貢;但當它衰弱的時候,就算它佔據了洛陽,各國諸侯也沒人理它了。
現在陛下您這天下是打出來的,從豐郡、沛郡開始,席捲蜀郡、漢中,平定三秦,與項羽在滎陽、成皋之間大小百餘戰,百姓肝腦塗地、暴骨中野,這哭泣之聲還在耳邊,受傷之人還沒康復,您就想立都洛陽,安享太平,這是不合適宜的。
而關中地靠華山,瀕臨黃河,四壁險要,沃野千里,可謂是天然府庫。在那裡立都,就算東邊全亂了,您還能擁有關中之地,以圖再起。
劉邦又問群臣的意見,但他的手下幾乎沒有陝西人,所以都只說洛陽的好了:周朝以洛陽為都城,存在了幾百年;秦朝定都長安,二世而亡。你要說地勢,洛陽東有成皋,西有崤山、澠池,背靠黃河,前有伊、洛二河,也是很險要的啊。
劉邦猶豫起來,他又問張良的意見。張良就用更有邏輯性的語言將洛陽和長安的優劣勢給他分析了一遍:
洛陽地勢穩固,但太小了,並且四面受敵。
關中地勢更穩固,與東面也有黃河、崤山之利。天下安定,可以以黃河、渭河轉運天下之糧;東邊生亂,也能利用黃河順流而下,轉運物資。
總的來說,關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所以,婁敬的建議是對的。
劉邦聽了以後,二話不說,當天就動身前往關中,並且下令定都長安。當然了,長安當被被項羽折騰的不輕,所以宮殿什麼的要重新蓋,就暫時在櫟陽辦公。
另外,婁敬勸諫有功,任命為郎中,號奉春君,賜姓劉。
但劉邦在櫟陽還沒待兩個月,東邊就出事了——燕王臧荼反了。
劉邦在與項羽爭霸其間,為了爭取其它勢力的支持,或者穩定己方人心,先後一共封了一些個異姓王,最重要的有七個,他們分別是:
楚王韓信。韓信當初奉命經略河北,先後滅魏、攻趙、降燕、取齊,之後威逼劉邦封自己為齊王,垓下之役後,劉邦又改封他為楚王。
梁王彭越。彭越在楚漢爭霸中在黃河沿線游擊楚軍,截取糧道,使楚軍首尾難顧。劉邦對項羽展開戰略反攻時,為了籠絡彭越,就封其為梁王。
淮南王英布。英布原為項羽旗下的九江王,後來與項羽發生嫌隙,被劉邦派出的隨和說降,投靠了劉邦,後被封為淮南王。
趙王張耳。項羽封王時,曾封張耳為常山王。但沒過多久就被陳餘擊敗,只好投奔劉邦,後來隨同韓信經略河北。後來劉邦應韓信所請,封張耳為趙王。
韓王韓信。為與楚王韓信區分,稱為韓王信,本是戰國時期韓國宗室後裔。劉邦西征之時,為了經略韓國舊地,任其為韓國將軍,隨劉邦入關。後來跟著劉邦作戰多年,劉邦稱帝後,正式封其為韓王。
長沙王吳芮。吳芮本是百越部落首領,最早響應陳勝吳廣起兵反秦的人。項羽封王時,封其為衡山王。後來被張良勸導投向劉邦,建立長沙城。因其是吳王后裔,在吳地甚有名望,因此被劉邦封為長沙王。
燕王臧荼。臧荼原是燕王韓广部將,項羽為了分化燕國,把韓廣封為遼東王,把臧荼封為燕王。韓信經略河北時主動歸順,劉邦稱帝後依然封其為燕王。
可以說,這七王之中,只有臧荼出身低微,又無名望。項羽封他為王,唯一的原因就是為了噁心當初的燕王韓廣。劉邦封他為王,唯一的原因就是他當過燕王。
至於他個人戰績倒是有兩條可以說說。一是章邯攻趙之時,他奉韓廣之命去救趙。結果是觀望不出,一直到項羽破釜沉舟,大勝秦兵,跟著混了個臉熟;二是韓信滅趙之後,他二話不說降了韓信。
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劉邦擊敗項羽,平定天下,登基為帝之後,造反了!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看到有人造反,劉邦二話不出,點齊兵馬,出關平亂,只用了兩個月,就擊敗判軍,斬殺臧荼。改立太尉長安侯盧綰為燕王。
這個盧綰雖說一直寂寂無名,但卻是大有來頭:他和劉邦是世交,同日出生,又是同窗和發小,一直追隨在劉邦左右。
劉邦起兵後,他是客卿;劉邦入漢中後,他是侍中;楚漢爭雄時,他是太尉,封長安侯。
在劉邦沒什麼勢力,正在用人的時候,他以散職的身份跟隨劉邦左右;當劉邦打下關中,有了自己的地盤,有更多官職可封的時候,他就在後方擔任了最高軍事長官。
簡單來說就是:轉戰南北的時候不用他幹活,有地盤以後讓他在後方當一把手。
並且據《史記》所載,他可以「出入(劉邦的)卧內,衣被飲食賞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幸,莫及盧綰……」
這句話的意思是:他可以隨便出入劉邦的寢室,並且動不動就被賞一些衣服飲食之類的日用品。就連蕭何、曹參等同樣是他老鄉的人,也只是因功而受到禮遇,至於說到親近寵幸,沒有人能比得過盧綰。
在我看來,劉邦和盧綰之間的親密程度,已經到無以復加的程度,簡直令人髮指。更重要的是,盧綰無論是在此之前輔佐劉邦對秦、楚作戰,還是之後獨領燕地戍守邊界,他都沒有取得任何值得一提的功績,或者表現出任何可圈可點的才能。
或許,這才是真愛吧。
不管怎麼樣,燕王必竟換上了自己人,可喜的是在此期間趙王張耳和長沙王吳芮也都病逝了,雖說他們的子嗣繼承了王位,但小孩子必竟好對付點。
似乎是為了趕趟,年底的時候(九月)有人向他報告:項羽手下將領鍾離昧,投奔了楚王韓信。
劉邦立刻頒布詔令,逮捕鍾離昧。
此時,韓信初到楚地,正率軍巡視縣邑。
公元前202年,大漢帝國元年,就這樣過去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