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常凱申旅德記(一)

前段時間偶然找到一個關於常凱申的腦洞架空,初讀之下十分驚艷。現在試圖翻譯下給同好們一睹芳容。

Warning!!! 以下為我(六厘五)的翻譯版本,相比原文有小幅度修改。原文來自國外某歷史架空論壇,本人只負責翻譯整理,對文章里提及言論思想概不負責,請酌情點擊閱讀。

前言:

原作者剛讀過喬納森·芬比(Jonathan Fenby)的《常凱申總統和他失去的中國》(《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China He Lost》)一書,並且提到常凱申在1912年曾考慮去德國「進一步深造」,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後續會發生什麼奇特變化呢?

鐵血時代(1912-1918)

1912:

常凱申受陳其美之託暗殺了陶成章,由於擔心遭到復仇,他決定逃往海外。歷史上常凱申是逃到了日本,但在這個位面里常凱申逃往歐洲並試圖報考普魯士軍事學院。可惜最後由於自身能力有限和其他原因被學校拒絕了。

幾經輾轉來到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淪落到靠做「異域風情」的算命先生(占卜)糊口謀生的地步。而在維也納的社交圈子裡也大多是像他一樣落魄潦倒的人。

就是在這段時間裡,他遇到了阿道夫·希特勒,兩人很快成為了好朋友。常凱申還從阿道夫那裡學習到了很多關於德意志人的風土人情。

很幸運,他在年底終於混進了巴伐利亞戰爭學院(Babrieische Kriegsakademie),從此走向了人生的巔峰。

1913年:

在這一年,常凱申感覺他學不進去了,很多德語軍事名詞讓他感到困惑。雖然他的軍事素養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但還是因為自身的能力不足感到發愁,同時也渴望通過實戰來獲得更多的知識。

再後來,他和阿道夫在慕尼黑(巴伐利亞首都)合租了一間公寓,直到一戰的爆發。

1914年:

一戰爆發後,常凱申向學校申請加入巴伐利亞軍隊。校方在這段時間收到了無數封請願書,並且進行了逐一批複。大部分參軍的軍校生都是「Feldwebel」(上士)軍銜,但由於常凱申在校表現太差,德語又不怎麼好等客觀原因,只被授予了「Gefrieter」(准下士)軍銜。

他的同居男友阿道夫也申請參軍,不久兩人欣喜的發現被分配到了同一個軍團「巴伐利亞預備役第十六團(李斯特團)」。可惜沒高興多久,兩人又因為被分配到不同連隊,最後道別時約定:「戰壕中再見」。(嗯?基情四射?)

兩人首戰在伊普爾(比利時的城市),他倆所在的連隊均傷亡慘重。常凱申的連隊從250人減員到39人,阿道夫的連隊也沒好到哪裡,只剩下45人。這場戰役後,兩人的連隊被合併了,值得慶幸的是兩人又可以天天見面了。(我懷疑原作者有腐女傾向→_→)

合併後的連隊被安排駐紮在梅森,他倆還多次相互扶持並搭救了對方的性命(真基兒腐)。常凱申還有個神奇的本領,憑藉第六感預測出敵軍的炮擊彈著點從而躲過去,有一次,他在炮彈快要打到阿道夫的時候把他一把推開。

上級注意到了他的勇敢,選他帶隊去偷襲敵軍戰壕,阿道夫自願跟隨。常凱申帶人突襲得手,但因撤退時親自斷後,腿部中彈倒在了無人區(兩軍戰壕中間的區域)里。阿道夫見好友受困,快步衝上戰場把常凱申背了回來。他的義舉引起了領導們的高度重視,覺得他步伐矯健擔當傳令兵會更好。最後阿道夫被派遣到團指揮部工作,作為傳令兵一直到戰爭結束。再後來阿道夫還獲得了二級鐵十字勳章。

醫院養傷的常凱申,很慶幸自己沒有被傷到要害部位,不久後就可以徹底康復重返戰場。

1915年:

傷勢康復的常凱申重返戰場,憑藉一系列勇猛果斷多次突襲敵軍陣地。為了表彰常凱申,高層決定授予他二級鐵十字勳章。更值得一提的是常凱申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他的好友阿道夫也因為在前線快速準確無誤傳達命令而被晉陞為「Gefrieter」(上等兵)。

1916年:

索姆河戰役爆發,常凱申憑藉自身的「勇氣加成」天賦帶領連隊士兵們用集束手榴彈擊毀了一輛鋼鐵戰車。因此,他被晉陞軍銜為「Unteroffizier」(下士)。

路德維希三世(巴伐利亞大公)聽聞消息後,親筆寫了一封嘉獎信給常凱申,並在報紙上刊登連載。

阿道夫在索姆河戰役的早期階段負傷,醫院養傷期間得知了常凱申的英勇事迹寫信祝賀。不久常凱申連隊被撤換回後方休整,他也藉機去醫院探望了阿道夫。(去特喵的,太基太腐了)

1917年:

在伊珀爾突出部戰役中,常凱申帶隊突襲了敵軍,並以6人小隊為誘餌俘獲了紐西蘭32名軍人的事迹而名聲大噪。正因如此,再加上路德維希三世的舉薦信(以及軍中士官減員太快),常凱申被晉陞為「Feldwebel」(上士)。隨著數年的戰鬥,常凱申很快成為一個能夠出色地使用步兵戰術,以身作則帶兵的優秀連隊長。不幸的是他在帕斯尚達爾之戰(第三次伊普爾戰役)中再次負傷。

八月份,他得知中國對德宣戰,怒不可遏的給北洋政府寫了一封公開聲討信。信中說北洋統治集團是愚蠢的無知的腦殘之輩,並斥責他們看不清國際形勢站在了「奴役中國人的,錯誤的,失敗者的那一邊」。

這封信被國內報刊爭相轉載,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同時,也引起了德國陸軍總參謀部魯登道夫的注意,前去看望了常凱申,稱他是「有學識、有勇氣、有決心」的「模範軍人」。魯登道夫還承認自己很驚訝為什麼一個中國人能夠在歐洲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同時還接見了常凱申的朋友阿道夫。

更讓常凱申驚喜的是他被晉陞為Sekondelieutenant(少尉)。然而,喜悅很快變得五味雜陳,因為它不僅要調出老部隊巴伐利亞16團,還被魯登道夫親自選為來年春季攻勢的突擊排長。

阿道夫繼續當他的傳令兵,業績出色。他因從無人區把一個據說已經被全殲的德軍排帶回己方陣地而得到了一級鐵十字勳章。

1918年:

常凱申所在的突擊排是索姆河戰役打頭陣的幾個梯隊之一。他勇猛高效地指揮全排,一直打到阿爾貝。不過在這場戰役中再次負傷,子彈擊穿肩膀和他的手臂。醫生告訴他要等到年底才能痊癒。

十月份,常凱申再次得到魯登道夫接見,會面時提及「德軍士氣江河日下,必須要不顧一切的去激勵士氣」。因此常凱申被晉陞為Hauptmann(上尉),並被派回伊珀雷的巴伐利亞16團進行宣傳。負傷的常凱申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團指揮部里寫寫文件或者和老友阿道夫聊聊天。

阿道夫繼續做傳令兵,他被常凱申舉薦為中士。10月13日,他在韋爾維克附近受毒氣攻擊,並暫時失明 。回來之後,他被晉陞為上士,並做了常凱申的副官(提攜之恩,重如泰山)。

十一月份,一戰結束了常凱申和阿道夫都很難過,他倆一致認為是某些小人陰了一把德皇,不然戰爭繼續下去誰勝誰負還未可知(嗯嗯嗯,常公他倆說的對 @Kaiserreich位面世界)。

年底,常凱申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兵返回中國,在這個軍閥橫行的國家裡有著極高軍事素養的人必然是前程似錦。在離別之際,常凱申試圖拉攏阿道夫一同回中國開創事業,但阿道夫卻認為必須留下來「拯救德意志民族」。雖然旁人聽著很可笑,但即將各奔東西的兩人還是約定好以後要常聯絡。

軍閥時代(1919-1929)

1919年:

許多人都注意到了常凱申這個在歐洲戰場出盡風頭的中國人,紛紛拋出了誘人橄欖枝。但是,常凱申卻明白,挽救中國之命運者唯有孫大炮也。

孫逸仙在得知常凱申來到上海投奔他後大喜過望,並親自前去迎接還任命常凱申為「國民黨三軍特別大元帥」一職。

下船後,常凱申緊握孫逸仙的雙手問道:「我們有多少士兵?地盤和武器?」

孫回答:「我們沒有士兵、武器、地盤,你的首要任務就是替我招兵買馬打地盤!」

常凱申聽後有些不悅,這種人和那些舊軍閥又有何不同?便帶著一股怨氣的問道:「那你有什麼?」

孫答道:「希望,一個能拯救黎民蒼生的希望。」聽聞此話,常凱申納頭便拜,二人此次結為異姓兄弟。

常凱申心裡十分明白,這是一個最黑暗的時代,也是一個最美好的時代,在這個黑暗的時代里只有孫逸仙有希望,只有這個沒槍沒炮沒地盤的人才能有拯救黎民蒼生的希望,唯有他才能擔起統一中國的大任。

(未完待翻)

推薦閱讀:

TAG:蔣中正介石 | 鋼鐵雄心HeartsofIron | 鋼鐵雄心4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