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生和釋德建的心意把哪個更加正宗?

如題。在紀錄片上都看過,感覺有點不一樣。楊桂吾呢?


練得正確就好!何為正宗?架子與前輩一模一樣就是正宗?此大謬也。每人身高體型、力量各不相同,完全一樣那是模仿,但不是正確習武方式。規矩是有的,初習時按規矩練。規矩上身了,就該有自己的模式了。這樣就不正宗嗎?故,無正宗與否一說,兩人交手,沒倒下的人,練對了。


謝邀,請看我的簡介。。。我只會詠春,只解答有關詠春的問題,其他的真不知道~


謝邀。第一位不認識且不練少林,無法評價。 不過正不正宗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得好不好


看了,都很漂亮,都是正宗的少林拳,好東西。胡的東西是對的,但練得遠不如德健。雖然如此,但放在現在也算是不錯了。胡的老師楊桂吾先生功夫極佳。


胡正生先生我不了解,釋德建我也不了解,好像是少林寺的吧。

我不去評論這二個人誰更正宗,就說一下內家功夫吧。

任何一門功夫,其要素就二點,即能量的產生與傳簇。

目前人類只有二種產生、傳簇能量的方式,即肌肉緊張發力方式與內家拳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的發力方式。

對於肌肉緊張發力方式,即將人體吃飯獲得的能量用於肌肉緊張而產生能量,並且用肌肉緊張傳簇能量。肌肉緊張發力方式有許多弊端,比如各肌肉排列順序不同,各肌肉就不能夠同時向同一反向緊張收縮,所以不能夠發出人體最大能量、單純的肌肉緊張發力不能發出太大的能量,所以要靠腰胯腿的肌肉緊張向地面發出腳蹬地的能量,以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歸聚身體能量向一個方向發出,但是腰胯以上部位卻無法發出下行能量,就是浪費了一半的身體能量、肌肉緊張發力只能單向傳簇能量,即只能將自身能量發出打擊對手,卻不能將對手打來的能量反向傳簇回自身,所以肌肉緊張發力技擊的本質就是二個能量之間的硬頂,消耗體力並容易受傷等等。

為了獲得比肌肉緊張發力更加強大並經濟的發力方式,前輩大師毅然放棄了肌肉緊張發力,代之以周身整體的壓縮旋轉生成下行能量,使身體獲得地面的反作用力,即上行的上下貫通之力。由於壓縮旋轉是在肌肉不緊張狀態下產生的,上下行能量不在肌肉中傳簇,而是在骨骼經脈中傳簇,這種上下相隨的能量傳簇使得身體能夠雙向傳簇能量,可以將對手能量反向傳簇回自身,用自身壓縮旋轉引進對手能量傳簇到腳下,身體就獲得了自身與對手二人總和的上下貫通之力,此為形意的化勁和太極拳的引進落空借力打力。所以內家拳的發力方式比肌肉緊張發力方式強大許多。

由於人體在大腦控制下的發力方式就是肌肉緊張,所以內家拳發力時就不讓大腦參與,而是習練出身體自己的能量控制機關,就是心意或心神,心意或心神以抽合的方式傳簇能量,這就是前輩大師說的以心行氣,以心行氣將人體吃飯獲得的能量用於周身整體的壓縮旋轉,而不是肌肉緊張。

少林寺的心意把,就是典型的內家拳以心行氣的發力方式。

少林寺的心意與形意的心意、太極的心神都是一樣的以心行氣的內家功夫,內家的發力方式。

這裡不能寫出內家發力方式的全部,您可以參考我主頁發表的文章或關注知乎專欄 傳統實戰太極拳,裡面有太極拳原理及習練方法,其原理與所有內家拳都是相通的。

您可以根據我寫的比較一下以上二位先生的東西,因為我寫的文章都是前輩大師說的,只不過我用現在語言說出來了,所以以上二位先生誰的功夫與前輩大師說的一樣,誰就是正宗。

順便說一下,因為我有幸得太極真傳,並且已經習練出功夫,就像找到了自己家一樣,就不再關心其他了,只是偶爾看看一些人對功夫的論述,也不記住姓名,所以對現在的許多名人均不了解。抱歉。


http://www.xinyiba.com 宋代少林達摩心意把


正巧最近有些關注 , 德建有傳承, 應為正宗.。歷史原因, 心意把在民間也有流傳 ,這也是事實 。從發掘整理文化遺產的角度,要是可以共同研究完善,豐富是最好的結果。


只有搭手才能知道,只有來者不拒才是真大師。靠電視炒作包裝只能說呵呵。


沒看過胡的,看過釋德建的實戰教學,有道理,最起碼少林拳打法有功底,心意把,少林寺也有,心意拳的祖宗還在少林寺呆過


什麼叫正宗,我不知道,但是有些東西還是可以看出來的。

特地找了一下胡的視頻,感覺吧,會的很多,東西雜,偏外家拳,身法步法功力等跟德建比。。

應該是沒法比的

胡教徒弟也不注重基本功,下盤不穩,上來就套路和打法,太浮


胡沒有看見到,不能評論。釋德建是我見過的徒手對打武功最高的人。


推薦閱讀:

《葉問》電影中的武功、技法都有哪些?
關於一個問題的辯論
李小龍的雙截棍用得出神入化,是通過什麼樣的學習和練習達到的?
【理】陳氏太極拳論節錄(一)
功夫問答錄(五)

TAG:功夫 | 武術 | 武功 | 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