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貴」插畫師之美國插畫大師諾曼·洛克威爾

20世紀,是紙質書籍、刊物最為盛行的年代。也是催生各類紙面藝術作品,如美術的「插畫」藝術繁榮多樣的時代。 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這位美國家喻戶曉的著名插圖畫家,成了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曾評論他的插畫藝術,已達到了「20世紀的頂峰」。

諾曼·洛克威爾(1894年2月3日-1978年11月8日)美國20世紀早期重要畫家及插畫家,作品橫跨商業宣傳與美國文化。他一生中的繪畫作品大都經由《周六晚郵報》(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刊出,其中最知名的系列作品是在1940和50年代出現的,如《四大自由》與《女子鉚釘工》。

1941年,羅斯福進一步提出了「四大自由」的理念,並堅信獨裁者失敗後,四大自由終將勝利。兩年後,洛克威爾描繪了這四種自由,並將這四組插畫發表在《周六晚報》(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上。畫的內容直接取材於羅斯福的演講,但與之有所不同。因為直到1943年,當畫作被發表出來時,美國已經加入了戰爭。作為適合戰時的藝術,洛克威爾的畫就像美國派似的,有著濃郁的愛國氣息。僅看畫作,你永遠也不會想到這些畫所描繪的是羅斯福發表其預見全球新民主時代的烏托邦式的國際主義的演講。

在洛克威爾的《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1943)中,一位工人階級的男人在市民大會上,站在觀眾中間,激昂地闡發著觀點。所有人聚精會神地聽著,男人自由地訴說他所信之事。這是羅斯福的四大自由的「第一種自由」——「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言論和表達自由。」羅斯福鼓勵美國人去爭取在當時的歐洲已被納粹消滅的言論自由,洛克威爾的創作亦出此意,其畫中的美國小鎮場景直接取材於蘭克·卡普拉的電影。

羅斯福說的第二種自由是「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宗教信仰自由」,即信仰自(Freedom of Worship)。在洛克威爾這樣被描繪:在一幅畫面中,包括新教,天主教和猶太教在內的不同的教派和信仰的人們,彼此正並肩祈禱。

免於匱乏的自由(Freedom from Want)被洛克威爾呈現為他出名的感恩節場景,美味佳肴以及沐浴在美式自由之光里人們燦爛的面龐。雖然這樣的場景離「樂觀的國際主義」還差得遠,但畫作也展現出了這種羅斯福主義經濟公平的理想:「第三種自由是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免於匱乏的自由。用世界性的術語來說意味著每個國家都可以為其國民提供一個健康的和平時期的生活。」換句話說,羅斯福想輸出他的新政為世界帶去繁榮。他曾清晰地構想過一個以健康的全球貿易取代1930年代的關稅阻礙和經濟民族主義的新世界。

在《免於恐懼的自由》(Freedom from Fear,1943)中,洛克威爾畫了一對在夜裡給孩子掖好被子的夫妻。羅斯福承諾過這個世界會沒有戰爭和戰爭威脅:「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用世界性的術語來說意味著全世界範圍內的裁軍,而且裁軍將變成一種趨勢達到某種程度以至於任何國家都無法用武力侵犯其鄰國。」

1973年美國「蓋洛普民意測驗所」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您認為誰是當代最卓越的畫家?」百分之八十二的被詢問者將諾曼·洛克威爾視為當代最卓越的畫家。

美國《優等家務畫報》(Good House-Keeping)問美國總統卡特的夫人羅莎琳·卡特:「您最喜歡哪一幅圖畫?」總統夫人回答道:「諾曼·洛克威爾的《鏡子面前的小姑娘》。畫面上的姑娘深深地感動了我。孩子們有時嚮往自己成年,就象我們的艾米一樣。」 諾曼·洛克威爾的繪畫成就在其他國家備受到肯定。

諾曼·洛克威爾從16歲開始成為一個插畫家,直到82歲,一生創作不斷,曾被《紐約時報》譽為「本世紀最受歡迎的藝術家」。洛克威爾的作品紀錄了二十世紀美國的發展與變遷︰從炎炎夏日的赤足男孩,到踏上月球的太空人;從慵懶的小鎮店面,到摩天大樓辦公室;從五彩的童話故事書,到閃亮的電視螢光幕……他的作品,不只涵蓋了兩次世界大戰,美蘇冷戰,以及美國的經濟蕭條與種族問題,還包括從甘乃迪到卡特等歷屆總統,電影明星,以及童子軍等題材。但是,洛克威爾最喜愛的主題,卻是坦然純真的孩子。

目前在美國麻州的史塔橋市保管有諾曼的574幅原作,並於1969年成立有諾曼·洛克威爾博物館,1977年諾曼以「顯著的描繪國家人物風土」為名,獲得了總統自由獎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這是美國公民的最高榮譽。隔年他以84歲的高齡過世。


推薦閱讀:

狸大叔:本來集訓就花錢不少,我還要加錢讀美院班精品嗎?
狸大叔:聯考的這一巴掌,你該醒醒了。

TAG:插畫 | 美術 | 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