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R站影評】《水形物語》 水之形,人之心

「現實過於殘酷」,我們都嘗試在電影中找到暫時抽離痛苦的出口。吉勒摩戴托羅所建構的奇幻世界,就是有這樣迷人的魔力,帶給我們一種詭異中看穿現實的無奈氣息,同時又像個小孩,有著溫柔又充滿童心的溫暖,足以撫慰我們歷經風霜、千瘡百孔的心靈,找回純真的感動。

《水形物語》透過冷戰時期的人們,在恐懼、壓迫以及緊繃的氛圍下,所譜出的一場奇異又美麗的愛情故事為出發。借著神秘的兩棲人形生物,以及天生無法說話的女主角伊莉莎,所面臨的挑戰,傳達了在成年之後你我可能不想面對,卻又不得不面對的事。故事從描述伊莉莎安靜又有規律的生活開始,作為一個在美國秘密研究機構擔任清潔女工的她,在研究室內接觸了神秘的人魚,進而展開一場解救行動。人魚和伊莉莎在沒有說話,以肢體、表情、動作間一來一往的情緒流動,卻意外打動了我的心,讓人感動。這不僅歸功於飾演伊莉莎的莎莉霍金斯以及扮演人魚的道格瓊斯兩人精彩的演出,同時也讓我們佩服吉勒摩戴托羅對影像語言的掌握能力,以及他對怪獸的熱愛、對邊緣族群的關懷,是多麼地細膩又溫暖。

《水形物語》的故事架構內容豐富,同時觸及了跨種族、LGBTQ、政府的白色恐怖,或是人性等敏感議題。但整體故事以奇幻的成人童話故事作為包裝,確實讓整部電影蒙上一層過濾鏡的作用,讓一切原本尖銳的話題變得隱諱而圓潤。而片名取名為「水的形狀」也十分耐人尋味,水作為沒有固定型態的多元樣貌,也解釋了片中所觸及的這些議題,隨著人性的解釋也有所不同。

我個人非常喜歡由麥可夏儂飾演的李察,那個表面看似握有權力而虐待人魚的政府官員,象徵著政府機器掌控人民的迫害者,電影也同時呈現了他在家庭相處、慾望(買車)以及個人在面對上級命令與執行上的兩難:正反面的多元側寫,使這個角色呈現許多層次,感情豐沛。就如同水的多變,人心無法完全以固定觀點切入,而是特定時機在當下所做的行為,造成的結果而論。從研究人魚的行為,各方人馬對於人魚的態度也有所不同,正是本片在描述人性上的一大核心價值。

有趣的是,電影重心著重於描述人心如何溝通,卻將故事設定在冷戰時期,那個人與人或是國與國之間冷漠又無情的年代。我們能夠清楚觀察的莎莉霍金斯的身邊有著心地善良的鄰居朋友、每天在工作上照顧她的同事、又有在研究室協助她工作的主管。對照到派店工作的年輕人、奧莉薇亞史班森的老公、以及對人魚施與暴力的麥可夏儂。每個人物之間透露了善與惡的道德思辨,以及反思我們在面對生活困境、或是不公不義的事情時是否挺身而出挑戰權威,都述說了《水形物語》的故事仍對人性保持著樂觀態度,希望喚醒我們對愛的初衷,對他人的信任,展現光明的一面。

當然,在呈現冷戰時期的服裝、場景。水下人物間的光影視覺,或是富有奇幻感的剪輯、轉場、藝術設計,都再再展現了吉勒摩戴托羅對於美術設計的敏銳度。也很難想像在乾的環境下製造出的水底視覺效果,特效上的運用也令人嘆為觀止。縱使《水形物語》的故事給你的是荒謬或是無法產生共鳴,電影整體所呈現的美麗視覺,也絕對是讓人難忘。而劇中伊莉莎無法說話,在陸地生活,到最後有了一段十分美麗的想像,似乎也是以小美人魚中,那個以聲音換取雙腳的愛莉兒作為發想。我們也可以看得出編劇所做的一切安排,就像是童心未泯的成年人,重新詮釋了童話故事般的有趣。

「愛無法觸碰形體,因為就跟水一樣包圍著我們。」

愛是無所不在,但卻容易讓人忽略。《水形物語》給我一種隱隱作痛,帶有一絲凄美,卻又讓我感動,又有共鳴的溫馨感。故事架構簡單,卻給人一種後勁十足的感動。透過人物與人物間的互動,伊莉莎和人魚間到底有沒有結果已經不重要,重點在這些劇中角色在面對伊莉莎與人魚間的關係,是如何看待?而在銀幕前的你又是如何思考?電影拋出了不少催化劑,讓觀眾的腦袋產生化學反應,反思我們現代社會對於人性的疏離感,是不是也在無意且無形之間,慢慢地醞釀形成了呢?


推薦閱讀:

春節檔省錢,就靠這篇2月觀影指南了
iPhone X創造的《三分鐘》和《紅樓夢》里的茄鯗
看這部喜劇,我笑了整整2個小時
2018剛過去一個月,最嚇人的恐怖片就來了

TAG:電影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