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一說·芝麻開門

寫在前面的話:拆書,是2018年工作室嶄新推出的分享方式。但是,我們不是單純的精華摘錄或動聽的領讀陪讀,而是希望藉助前人的智慧,結合作者的生活體驗,獲得思想上的引領、靈魂上的慰藉、以及生活中的幫助。更多想法,可以詳見《我們為什麼要拆書?》。在此感謝每一位讀書筆記作者,他們和你一樣,都在品嘗生活的酸甜苦辣,有諮詢師、教師、公務員、設計師、程序員、全職母親、大學生,但同時他們也在生活中思考、體驗和成長,並將他們的心得分享給你。

這是《孩子:挑戰 》(魯道夫·德雷克斯 /薇姬·索爾茲 著)的讀書筆記。

文/恬雲,曹懷寧心理諮詢工作室讀書筆記作者

親子關係是在聽說交流中慢慢建立起來,有效的聽能讓你了解孩子的進步與煩惱;適當的說能讓你為孩子提供適時的引導與幫助。

聽的美妙

有人說孩子是上帝派來的天使,如果我們能像對待親密好友那樣,真心傾聽孩子說話,我們就能從他們的言語中感受到無限的美妙和智慧!在孩子的言語中重溫從嬰兒到成年的成長過程。孩子逐漸長大,言語的習慣、內容、健寡都會有很多變化,作為聽眾的我們也需要變換不同的傾聽方式。

  • 蹲下身子 慢慢聽——童言稚語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剛剛起步,同時孩子對所見所聞又有很多的感觸想表達,這時候的孩子往往愛說個不停,需要父母蹲下身子鼓勵孩子,並花時間慢慢傾聽:

「媽媽,為什麼地球是圓的,路是平的呢」

「為什麼你說地球會轉,我都沒有感覺到呢……」

「恐龍是怎麼滅絕的?」

「什麼是馬拉松?」

「媽媽你能給我生個六胞胎弟弟妹妹嗎?我想要三個弟弟 三個妹妹」

「我可以和爸爸結婚嗎?」…….

從有心父母收集孩子語錄我們可以讀出孩子對世界的求知思考,讀出孩子對陪伴的訴求,對親人的依戀,讀出孩子的自我認知……誰說孩子不愛學習?誰說孩子傻呢?

  • 坐上沙發 淡定聽——少年思緒

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出家庭接觸小夥伴們,學習更多的知識,他們的思考和困惑會表現得特別多,可能會有煩躁的情緒,可能會有各種的煩惱。而且不再像小時候那麼主動的找父母訴說但又很需要一個平和的傾聽者。作為父母需要有豁達的心態去傾聽:

「愛是什麼?」

「媽媽,你總拿別人的孩子和我比,還訴說自己的辛苦讓我產生罪惡感……」

「最不開明的家長就是會經常罵孩子;約束孩子;隨時把學習成績掛在嘴邊。」

「媽媽,你為什麼總挑我的毛病?」

「我才不在乎能不能去游泳。」----其實很想去游泳

當我們拋卻作為父母的天然自尊去傾聽孩子的話語,會驚奇的發現很多時候孩子非常了解我們,會知道我們做錯了什麼,我們能從他們的敏感和智慧中學到很多。

  • 並肩漫步 專註聽——青春壯志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增強,喜歡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主動找父母訴說的話題變少了,他們對世界的疑問很大程度可以自主求解,他們言語的出發點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和鼓勵,很在乎父母是否把他們當大人看待,尊重他們的意見。家有青春男孩女孩當刮目平視,專註傾聽新新人類的聲音:

「你們要相信我,我有能力處理好」

「我想去參加比賽,證明我的實力」

「這本書的邏輯不嚴謹……」

「老爸,你不能太武斷了…….」

「老媽,你要深入分析,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在青春期孩子風風火火的言語中我們需要用心去聽出孩子的思維導向,聽出弦外之音,是否有目標錯位,只有有效的傾聽我們才能知道該如何鼓勵孩子,如何引導孩子。

總之,不管在孩子的哪個階段都需要去傾聽孩子,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可能會說我們家孩子越大越不想說了,我聽青春期孩子的各種叛逆說法總會忍不住打斷…..傾聽說來簡單,但要做個好聽眾並不容易,妨礙我們傾聽的原因表面上可能是因為工作太辛苦沒有時間,生活壓力太大心情煩躁等等,而實質是傾聽需要我們有足夠成熟的心態去包容孩子的幼稚想法、錯誤目標、不同意見,如果我們自己的內心都還有衝突未能處理,那就很難做到耐心、專註、淡定的聆聽孩子的心聲。例如因為工作不順心而寄託孩子必須考上好文憑出人頭地,就會對孩子的選擇做過多的干預,帶著這樣的前提必然難以平和地傾聽。要學會傾聽我們就必須放下自身的包袱,以輕盈的心態陪伴孩子成長。

說的藝術

親子對話中,說的藝術更具挑戰,首先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孩子跟我們對話時,聽我們的語氣,往往多過聽具體的內容。

媽媽說:「孩子,我建議你要做這本輔導練習。」

孩子說「你的建議其實就是下命令。」

媽媽說:「我只是建議。」

孩子說「你哪裡是建議,你的語氣就是讓我必須做。」

我們說話的語氣常常暴露了我們的潛意識,如果在潛意識中我們很想替孩子做決定,很想干預孩子的學習計劃,在追求自主的孩子那裡就容易遭遇碰壁。孩子最需要的是一個尊重自己並能平等交流的父母,所以我們和孩子說話語氣要和朋友之間的對話語氣那樣,過於強硬或用傻裡傻氣的「嬰兒語調」都不是尊重孩子的表現。

每個人對同樣一件事的看法和觀點會不一樣,當我們和孩子的想法不一致時,親子對話往往表現為「和」他們說話,和「對」他們說話兩種形式:

1) 「對」孩子說話,是在告訴他,我們要他怎樣,是在讓他順從,是我們在思考。

不接納孩子的想法:

你是錯的,我是對的

讓孩子順從:

「我要你怎樣......」

「你應該......」

2) 而「和」孩子說話,是我們和他一起思考,找尋解決問題或改善情況的方法。

先接納孩子的想法:

「可能你是對的。咱們再仔細想想,看看還有什麼可能?」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是你有權利這樣想,咱們看看這樣是不是可行?」

「你說的可能有道理,但是我不確定如果….會發生什麼」

引導孩子自己發掘:

「你有什麼看法?」 「問題在哪兒?」

「你覺得該怎麼辦?」「怎麼解決?」

「……然後有可能發生什麼?」

「你會有什麼感覺?」

「其他人會怎麼想?」

我們可以對比這兩種說話方式在一場【打牌風波】中的效果差異:

兩個孩子因為玩牌時其中一人作弊而發生衝突。

事後媽媽對孩子說:「你倆都知道,作弊不對,而且作弊也讓遊戲不再好玩。那你們幹嗎不好好遵守遊戲規則呢?」

——這種邏輯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無法起到引導作用。

過兩天,媽媽和孩子說「我有件事想不明白。當兩個人玩遊戲時,其中一人作弊,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們會吵架!」「那你們覺得,為什麼那個人要作弊呢?」「作弊對遊戲的樂趣產生了什麼影響?被騙的那個人會有什麼感覺?」……

——通過引導式的提問,了解孩子心理原因的同時也啟發孩子換位思考。

「對」孩子說話的行為本質源於家長強烈的掌控孩子的意識,因為家長需要通過這種方式獲得自身的價值感。所以我們有時即使在理智上認同要用平等的方式「和」孩子說話,但是實踐時卻又不由自主的「對」孩子說話。想改變錯誤的對話模式需要家長通過持續學習調整自身的價值定位,做到打心底里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才能實現從「對」孩子說話到「和」孩子說話的徹底轉變。

現在孩子的知識面廣,從小受到的關注多,遇事有自己的想法,同時自尊心也比較強,「對」孩子說話很容易關上相互信任的大門。而「和」孩子說話,通過平等討論,引導孩子思考,讓孩子自己發現問題所在,共同找到最佳的解決之道,並養成探究解決辦法的思維習慣,從而形成一種新型的親子關係,既容易被孩子接受,又能鍛煉孩子解決問題、解決衝突的能力,正是贏得合作的最佳途徑。

一聽一說,我們都需以開放的心態,敞開心扉,接納孩子的想法,平等友好的討論,以此入門成為孩子成長的合作夥伴,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作者簡介:恬雲,曹懷寧心理諮詢工作室讀書筆記作者,愛家愛孩愛園藝,輕英慢逐風,淡心恬若雲,喜歡在閱讀中品茗生活的滋味

推薦閱讀:

幼兒園扎針、喂葯、猥褻,中國的孩子想要健康長大有多難?
不打招呼≠沒禮貌,逼孩子打招呼才是害了他
中產為什麼都把孩子送國外?看這些經典電影剪輯給我們的反思吧
禮儀與儀式感:春節,教孩子禮貌
你只會告訴孩子拒絕,卻從沒教她如何拒絕!

TAG:兒童教育 | 心理諮詢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