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好人不會有好報?因為好人太善良、太單純。?


有好報或者壞報取決於兩大類因素:

一、與你自己關係不大的因素。譬如說,你出生在美國富裕家庭或者你出生在敘利亞窮人家庭,你體弱多病但是活了七八十歲或者你從不生病但是三十歲遇到大地震。天地不仁,有時候就是滅掉好人而讓不那麼好的人健康長壽。

二、與你自己關係很大的因素。

1、所謂「好人」與「不好不壞的人或者隱藏得深的壞人」對比,在做事的時候,前者相當於負重前行,後者相當於輕裝上陣。前者只有在能力高出後者若干檔次的時候才可以勝出。

2、好人中有一部分對社會的複雜性估計不足,很幼稚,容易上當受騙。

~~~~~~~~~~~~~~

你們還在糾結好人應該有好報的問題,都怪你們不看哲學。康德早就認為德行與福氣的一致必須預設上帝的存在與靈魂的不滅。

簡單的講,如果你無法接受好人不一定有好報,請你信教,信基督教信佛教均可,信了之後你就可以安慰自己說你做好人肯定比做不好不壞的人值。

凡是不信彼岸世界存在但是又堅信好人有好報的,那是腦子進水。


人以類聚完破。

雖然沒有絕對的好人和絕對的壞人,但相對的好人(誠信)和壞人(欺詐)絕對是有的。這裡以分數代表生活質量。

1.聖母好人:

一個好人和一個好人在一起,好人80分,好人80分。

一個好人和一個壞人在一起,好人50分,壞人100分。

一個壞人和一個壞人在一起,壞人40分,壞人40分。

一個好人和很多壞人在一起,好人10分,壞人平均31分。

一個壞人和很多好人在一起,好人平均180,壞人平均1000。

很多好人在一起,好人平均200分。

很多好人和很多壞人在一起,好人平均60分,壞人平均120分。

很多壞人在一起,壞人平均30分。

2.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好人:

一個好人和一個好人在一起,好人80分,好人80分。

一個好人和一個壞人在一起,好人60分,壞人60分。

一個壞人和一個壞人在一起,壞人40分,壞人40分。

一個好人和很多壞人在一起,好人11分,壞人平均31分。

一個壞人和很多好人在一起,好人平均199,壞人平均40。

很多好人在一起,好人平均200分。

很多好人和很多壞人在一起,好人平均100分,壞人平均80分。

很多壞人在一起,壞人平均30分。

3.更多情況:

比如信息公開透明會幫助好人;

壞人結夥會危害好人。

所以最重要的是,好人要了解清楚別人是怎樣的人,所謂知根知底。

以及敢同惡鬼爭高下,不向霸王讓寸分,這也應該成為好人的標配。

不要被裝作好人的壞人騙了。。

好人應該知道: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是很多好人中唯一的一個壞人。。畢竟利用一切是絕大部分人的天性。

小到換工作,大到移民,都是在尋求對自己更好的環境。

人類生活的大部分內容,比如生活策略和精力,都放在個體間或者群體間的內耗上了。

好人和好人在一起才有好的環境,沒有猜疑和欺騙的風險,也沒有預防這些風險的成本。可以創造出更多價值。

創造一個只有好人的世界就目前看來還是不可能的,但是創造只一個近似只有好人的生活圈子是可行的。。


所謂的好人是不是指不喜歡與別人發生衝突,喜歡關係融洽,即使對方有問題,也不會提出來讓對方感覺不舒服?關係中出現問題,您選擇錯誤的方式面對,自然不會有「好報」!這裡牽涉到很多問題,一個人如果相當個好人,並不代表他所謂的「好」能夠改善人際關係,而是只有正確的面對才會有好的轉變,當一個「好人」和一個有智慧的人,您覺得哪個才會讓你關係中減少衝突


好人和傻人是要區分開的。好人更需要懂得政治手段,這樣社會才會有正氣。這就是西方數百年來最為推崇的Liberal Art Education (註:這裡的Liberal不是白左,不是一種政治觀點)。這個是大學教育的基礎框架,基本包括:

哲學,社會學,歷史,文化,藝術,心理學,政治,經濟,數學,物理,化學或者生物。

這些知識是所有文理學院學生必修科目。這些知識不僅僅賦予一個人實現自己抱負的手段,同時嚴格限制了個人的行為思想不至於超出人類社會所認可的範圍。

這些科目不同於中國文科的死記硬背,而更加註重證據採集和邏輯推敲。關於這點我在下面這個回答里有解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38917/answer/147261403?iam=2dcd3f3ed50f018a35237c8bc25b6e93

美國文科的死記硬背基本不考或者只佔一少部分的期末總分(5%-10%)。絕大部分成績是依靠論文。

當然這些知識在善人手裡行善,惡人手裡行惡。美國大學在這裡採取的就是大學入學申請來篩選善良(聰明或無知)的高中生入學(也造成了社會分化暫且不談)。這樣使得絕大部分善良的人掌握壓倒性的手段於惡人。社會風氣也好很多。


因為好人代表著沒有攻擊性,可以被欺負。


世間英靈無數,並非人人後世留名,此排位雖無字,情義卻在心,但凡心中想祭之人,或是師長,或是先輩,或是故友,或是大梁戰旗下的每一個亡魂,皆可祭拜於此位之前,以安憂思,以念長情。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 (好人同理)

勸慰之言大多沒用。《琅琊榜之風起長林》 (好人同理)

我觀他人,他人觀我,兩皆如是,至於本心如何,恐非言辭可以取信。《琅琊榜之風起長林》 (好人同理)

生而為人,行走世間,萬事艱辛,然而心中的那份坦蕩終究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宵小之徒雖能懲一時之威風,終究還是心中多了一份愧疚與不安!!!願所有好人共勉!!


世俗眼中的「好人」,不一定有好報。不是因為太善良、太單純,而是這些沒好報的人,都有你們所不知的另一面。

真正的好人,幾乎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有善有惡,而所獲得的也就有好報,也有惡報。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善惡夾雜的。

而惡人,是絕對有惡報的。


其實我覺得不要糾結要不要當好人這個問題當一個不好不壞的人就行了。。如果有壞人就要比他更壞。如果是好人就尊重


這個問題不能單純地看。

首先要定義好人。

我們普通的人,都是普通的好人,能力之內,順手做一下好事,我們不會拒絕,例如別人向我們問路,自己有空的時候會詳細的向問路人講解怎麼走,甚至近的話還帶他/她走一段。

普通的好人也不會奢求有好報,但是釋放的好意,也會得到普通人的回報,你幫同事打了午飯,下次找同事幫忙拿個文件,人家也會馬上拿給你。

相比普通的人,就是絕對的好人。

絕對的好人不論對方如何,都釋放好意,例如公司裡面,被別人刁難欺負,當那個人倒霉的時候,你心裡有一種我不幫TA我就過不去自己那一關。

會有人感覺內疚,下次不會再刁難你,也有人覺得反正怎麼欺負刁難你,你也沒有關係,有機會或者面臨選擇的時候,那就再來一次,因為欺負其它人會挨罵,欺負你沒有這個問題。


一個給予者

關注他人的利益,

從他人的利益出發。

給予者可能最成功,

給予者可能最失敗,

其中的關鍵是:

在給予的同時是否以自己的利益為指引,

由自己來決定如何幫助、什麼時候幫助、什麼地點幫助,幫助誰,

此時利已與利他同時滿足,

那麼給予者就只會走向成功。


推薦閱讀:

你本性善良,為什麼別人卻不喜歡你?
善惡真的有因果定律嗎 若有,現實中為什麼多相反情況 人真的可以超越命運嗎?
土登翁修堪布: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你自己心的投影
保姆縱火案啟示錄:你需要有選擇的善良

TAG: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