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設對鄉村文化的影響

【太長不看版】

本文主要探討修路給鄉村文化帶來的影響。鄉村文化的特徵是「形散神聚」,修路改變了鄉村可見的「形散」 格局,同時稀釋了以香火堂為代表的鄉村文化「神聚」的內在動力。

修路對鄉村文化的影響

一、鄉村文化的特徵:形散神聚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認為,『文化』指的是一個民族,或者群體,共有的生活方式與觀念體系總稱。作為中國文化主體的華夏民族,大部分以農耕為主要生活方式。

農業家庭與土地密不可分,一旦獲得土地,就會穩定下來繁衍子嗣、傳承家產,建構起與土地直接相關的家族和村落文化。據此,胡映蘭對鄉土文化作如下定義:鄉土文化就是在鄉村中的長期共同生活里所形成的鄉村特有的、相對穩定的生活方式與觀念體系總稱。

孫慶忠認為,鄉村文化的實質是形散而神聚。鄉土社會的「形散」是農耕傳統的必然。

一方面,由於每戶農業家庭都需要一定面積的田畝來維持生計,考慮到往返交通和運輸便利,居所和田畝之間不可相隔太遠,因田地單位面積內人口容量有限,過剩人口只能遷出祖居地,另覓土地落戶。

另一方面,在農耕生活中,每家每戶劃地為界就可以自給自足,一小塊土地上生產出的農作物足夠滿足自家基本需求,不必仰仗精細的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

農耕傳統決定了社會分工合作只限於簡單分工,大事家族內部分工,小事家庭內部分工,與家族姻親關係之外的其他家庭聯繫不多。正如費孝通所說,耕種活動中既不向分工專業方面充分發展,農業本身也就沒有聚集許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

根據孫慶忠的觀點,存活在鄉村的生活觀念和價值體系乃是「鄉土」之「神」。而農耕傳統的文化認同中,最重要的理念是以中為尊,表現在:

一國之中以君為中心,群臣以輔佐為忠;一家之中以父為中心,兒女以順承為孝;家族社區以宗族祠堂為中心,各家按遠近親疏環繞分布;一家之內以廳堂坐陰向陽牆面的正中為核心,作為祭祖上香的神聖空間。

費孝通先生以北極星模式作為差序格局的譬喻,自己總是中心,像四季不移的北斗星,所有其他人隨著他轉動。(差序格局:每個人以自身為圓心,其社會影響如水中投石一般向外推出一圈圈的波紋,圈子越近的,關係越緊密,發生聯繫越多。)

無數個北極星模式組成的差序格局,構成了一個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鄉村熟人社會。其特點是:結構封閉穩定,缺少變化,以人與人之間的親緣和禮數作為維繫社會運轉的動力。

以中為尊的觀念,源於農耕傳統對自然的觀察仿效。與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不同,農耕民族固著在土地上,面臨最大的生存威脅均來自自然界。旱澇霜雹等自然災害,會使原本不穩定的作物產量增添更多變數,從而威脅到人們的基本生存。因此農耕先民致力於觀察自然規律,以求避開災害,獲得收成。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

立春後,土塊散,上沒橛,陳根可拔。

此時二十日以後,和氣去,卽土剛。

以時耕,一而當四。

和氣去,耕四不當一。

——《齊民要術 一 耕田第一》

這就意味著,不僅耕作的季節很重要,而且耕作的日期要與天時物候精確相應。若依農耕曆法進行農事活動,就可以得到「一而當四」的收穫。這不是觀念上的說辭,而是關乎生存質量的實用經驗。

這套對人們生活大有裨益的曆法,來源於先民對物候現象的細緻觀察。相關經驗的總結,需要參看星象運轉來計算節氣,星象運轉規律又是以恆定不變的北極星作為參照坐標得來。

收成豐歉,全在於天的農耕民族,寄希望於如北極星一般主宰永恆的秩序,於是漸漸發展出一套關於北極星的信仰體系,其最鮮明的特色就是以「中」為尊。

如同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一國之中以「天子」為尊而群臣環侍,一家之中以「父」為尊而眷屬擁之,形成一系列為農耕百姓所習於認同的「天地君親師」嚴密生產生活秩序,其表現符號是供奉於堂屋正中央的「天地君親師」牌位。

本文以潘內紅瑤為例,探討作為鄉村文化觀念核心的香火堂,受修路的影響。

潘內村位於廣西省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泗水鄉東南部,行政範圍約為六公里,全村共二十四個自然寨,分為二十七個生產組,其中除大地組全為壯族,其他組99%以上都是紅瑤。黃泥組和平寨組位於潘內村西北方向,是紅瑤早先的祖居地,保留了較為完整的傳統習俗。

村民把放置「天地君親師」牌位的堂屋中央區域稱為「香火堂」。香火堂作為祭拜祖先、「安龍神」的室內神聖空間,受到紅瑤的格外重視。

新房建造之前,要請地理先生擇日子、定(香火堂)坐向。新房建好後,還要委託地理先生請祖先光臨,佑護家宅、「安龍神」保護田產興旺,主人才能正式入住。

作為家庭的信仰核心、鄉土情感的維繫樞紐,香火堂一向受到重視,但在鄉村的現代化進程中,香火堂卻屢次受到衝擊。

二、修路對「形散神聚」的影響

(一)修路對鄉村「形散」的影響

如費孝通先生所料,現代中國社會正處於從血緣社會向地緣社會轉變過渡之中。而這種轉變最直接的媒介就是道路建設。

路況改善使人們活動範圍擴大;原本村民們固守一隅,如今可四處遷徙;原本村民們生活在從小看到老的熟人社會,如今陌生地域之間的人際交流增多;原本是長老權力監督下的禮治社會,靠風俗習慣自我管理,現在逐漸向政府監管的法治社會轉變。

由於社會分工細化,地方資源集中並重組,原本以農耕時令為準繩的一整套生活習俗不再完全適用。

由以下方面,可看出修路對當地鄉土文化的影響。

1.工作

1996年路鋪平後,村中青壯年有較以前更為便利的條件外出打工或參軍。原本固守土地種田,產量只能自給自足,就算偶有餘糧也不便運輸交易;外出打工後,現金收入增加,同時接受更為現代的生活理念,本土觀念受到一定衝擊。

2.親屬

運輸條件改善,村中普遍引進機械農具,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了勞作時間。原本需要較多工作日、多個勞動力合作參與的砍柴、建屋等工作,可由機器部分代勞,人們的工作負擔減輕,需要親屬協作的機會減少,對親戚互助的需求也相應減少,血緣社會維持理由減弱。

3.婚姻

修路後,外出機會增多,人際交往渠道拓寬,異地婚姻結合也日益增多,熟人社會逐漸轉型。

原本由於生產艱苦形成地方特色的「舅權」:在子女結婚、建新房以及子女教育方面,外家舅公都會予以適當關照;現隨著外地漢族女性嫁入,外家親戚距離較遠,並且文化背景不興舅權習俗,潘內也慢慢接納了舅權逐漸淡化的事實。傳統年節及人生儀禮時,舅公必然在場並贈厚禮的習俗,逐漸不再被重視。

4.教育

由於交通較以前便利,兒童入學率和繼續受教育機會增多,學校從鄉至縣有較多選擇,這也意味著,學生群體交往更為頻繁,所受教育更加規範,接受的教育理念也更加先進。

5.人文情感

交通便利、外出打工使得本地經濟改善,家用電器如電視、電冰箱、洗衣機的引進與使用,使得人們與山野、田地、河流接觸頻率減少,與土地的親緣關係鬆弛,關於本土的人文記憶和鄉土情感削弱。安土重遷的觀念隨之淡化。許多年輕人外出打工,往往過年才回來一次。

種種跡象表明,路況改善造成地緣之間的短暫遷徙(打工、求學)和永久遷徙(婚姻)頻率增多,血緣維繫程度相應減少和弱化。

路況改善的直接收益是:村民勞動負擔減輕,生產效率提升,直接收入增加,資源配置更加靈活,受教育程度提高,與外界互動更加頻繁密切,在教育、就業和生活質量方面趨向機會公平。

在過去,當地村民擇居是以田畝大小、土地肥瘠、水源多少為主要考量。道路建設由本地村幹部自行發起,起初的規劃路線是連點成線,以遷就已有的房屋和住戶,並盡量少佔耕田為原則。因為修路需要佔田,曾經引發部分村民與修路組織者之間的矛盾。

後來村民漸漸體會到道路建設帶來的便利,由拒不合作轉變為主動要求修路,甚至越來越多的村民搬離祖宅,在路邊的自家田地(或協商買田)新建房屋住下。

這樣原本的鄉土「形散」格局變為以道路為軸心的小聚居區,以便利交通。

但從宏觀來看,教育、打工、婚嫁、親戚等長短期遷徙,無論是數量還是頻率都有增多,實際上是加大了鄉村格局中「形散」的程度。

(二)修路對於鄉村「神聚」的消解

形散神聚的核心在香火堂,香火堂不僅僅是一個物化的牌位,還指涉其內包含的關於「天地君親師」的文化認同理念。而路作為地緣社會的重要象徵,對香火堂權威起到消解和弱化作用。

天:以往人們對天時嚴遵敬守,路況改善以後由於引進機器勞作,加快農作時效,並且由於運輸便利,引進化肥催熟結果,不再唯天時規則是尊。

另外,由於路況改善使得本地與外界交流增多,政府加強管控,投資消防水閥、飲用水工程、水利發電站等水利設施建設,原來一味等待天降雨露灌溉的被動局面不復存在。

地:以往對於農民而言,土地是生存之本,而今由於交通便利,年輕人多外出打工,農村的土地存在閑置荒廢的現象。

另外,與外界通路也意味著糧食和蔬菜都可以購買而不必親自耕種。過去時令鮮蔬不易存放,只能製作成腌菜熏肉以供長期食用,現在通路後經濟水平提升,引進冰箱保鮮,食品衛生和安全有了更多保證,飲食結構也得以調整。土地與人們基本生存之間的紐帶得以鬆弛。

國:由於交通便利,外出打工、外出求學等機會增多,人們與更大範圍的社會生活發生聯繫,對社會和國家有了更具體感性的認識。

親:由於農耕傳統代代流傳的經驗與現代工業信息化社會情況不同,老一輩的舊經驗不敷使用,長老權威地位逐漸下降。又因交通便利,更多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而不是在家務農,親子時間減少,家庭關係相比以往更顯疏遠。

師:由於路況改善,交通更加便利,學齡兒童走讀境況得以改善,另外,路況提升也使得各學校生源更廣,學生對於學校可以有更多選擇餘地,進而,對於老師也有更多對比和要求。

既然生活中「天地君親師」的實際情況已與以往不同,人們對香火堂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弱化。

(三)修路對鄉土文化的負面影響

鄉村血緣社會轉向現代地緣社會的進程中,難免產生弊端,最明顯的就是,由於交通便利和機器提高生產力,村民原本用於耕作的時間結餘出來,無事可做,因此加重了賭博惡習。

由於人文價值觀念的缺失,人們對物質價值的判斷失靈,甚至原本屬於人情的部分也用金錢價值來加以衡量,有時會導致家庭關係失諧。

比如,大年初五,親兄弟倆因打工收入落差發生爭執,憤而刀兵相向,導致其中一人多處受傷,嚴重失血,緊急住院。

這些現象是由於,原本一分努力一分收穫的短期見效模式,轉變為由市場進行價值衡量和判斷,而市場尚未形成一套普遍通行的價值判斷標準。

村民對經濟運作原理所知甚少,也不清楚如何理財。原本守著土地就可安穩度日,現在由於社會分工細化,村民不得不承擔更多風險。

另一方面,在現代條件下,農耕傳統「長老權力」的舊經驗不足以應對新時代新局面。

傳統禮治已失去其固有權威,但嚴密的法律體系尚未完善,尤其是人們的公益觀念尚未形成,以至一些公共秩序亂象得不到有效解決。

三、總結

綜上所述,道路建設給鄉土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其真正的內在矛盾是生產力變遷領先於生產關係的調整;機械化大生產下的物質供求與根深蒂固的農耕傳統觀念之間的不相匹配。

鄉土文化的特徵是形散神聚,而鄉土文化實際依託的文化背景是血緣社會。血緣社會轉向現代社會的直接途徑之一是道路建設,道路建設使得地緣聯繫增多,血緣互動減弱,因此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形散神聚的鄉村文化傳統。但是由於人們的觀念尚未得到主動引導和自覺轉換,因此易產生緊張情緒和人際矛盾。

中國目前仍有8億農民以農耕生活為主,即使是農村外出打工者,仍為農村的根脈所牽繫,他們的觀念和生活方式仍屬於農耕文化傳統。

傳統社會的「形散神聚」模式對於現代社會仍有積極意義:1.提供信仰敬畏;2.給以感情寄託;3.維護社會穩定。

並且,即使是社會化大生產的今天,農耕傳統所依據的自然規律與時序物候仍然不變,現代生活雖節奏加快,但基本物資生產仍受自然規律制約,農耕文明總結的生產規律和生活理念,對減緩現代社會的普遍焦慮大有益處。

當代社會應提倡對自然的敬畏和適度索取,引導社會的分工合作、培養公民付出與分享的精神;提倡對至親的孝養和對老師的尊敬。在破除舊式長老權威的因循守舊、獨攬大權格局同時,培養自尊自信、尊重他人的現代社會理念。

潘內先民作為被欺凌的弱勢群體,遷入深山才得以保全生存,因此對他們來說,路越險阻、越易守難攻就越是好事,從而形成偏遠隔絕的山區聚落。

但隨著時代發展、生產關係改善、資源調配的優化,當地人對物資交流、文化交流的期待,使得道路建設成為勢所必然。

道路建設將鄉村的形散局面拉扯擴大,但維護社會穩定的神聚雖有一貫的內在需求,卻沒有得到積極主動的鞏固。

道路建設只是通往善好生活的途徑,而並非目的。道路建設的前提是,村民們提高文化自覺,轉變文化觀念,以減小道路建設帶來的物質衝擊。

在加強道路建設的同時,只有對人文精神的教育足夠重視,人們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生活,而不失其本原。

推薦閱讀:

TAG:風水 | 風水學 | 風水堪輿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