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不透的詩:《致橡樹》作為中西文化關係的精確描述

鄭重提醒:本文論點為【未經嚴密論證的】一家之言,僅嘗試建立新的思維模式,起到類似思考輔助線作用,此抽象概括落到任一實際國家地區皆可能不成立。文中所述,有待讀者以自身實際閱歷檢驗判斷。歡迎分享你的思考。

我與你 比肩而立

《致橡樹》是舒婷的代表作,如此大名鼎鼎,相信你也聽說過。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首詩也可作為中西文化關係的精確描述呢?

有沒有從中讀出,中華文化的不依附、不崇拜、不盲從、不陪襯

你有你的優勢,我有我的特色;中西文化都作為人類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歷史長河中,苦難分擔,潮流共享,互通有無,遙相呼應,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一首經典好詩,不但可隱喻男女愛情,也可隱喻不同文化之間的關係,還可隱喻信仰(儒釋道)之間的關係。因為它道出了某種共通的真理。李白和張若虛的明月詩也可以用這種方式解讀:讓月光更美的那首詩

以上是結論,那麼引起結論的起因是什麼呢?

活下來就算進化?

前文提到,我很不滿我的同學盲目崇拜西方理論,追根溯源,是他們前置了「單線進化」的思維模式。

這種思維模式認為,人類發展是從落後逐漸向先進進化的,我們目前的文化進度落後於西方,應該虛心接受他們的理論,以縮小差距。

But,誰告訴你人類的文明一定是單線進化?

我們和西方當真處於一條文化脈絡的先後關係嗎?

《人類學的邀請》一書中,提到一個經典案例,給我很大啟發:

1900年前,英國曼徹斯特絕大部分胡椒蛾是淺色的,只有少數個體翅膀是暗色的;但1900年後,暗色胡椒蛾佔大多數,淺色僅占約5%;到60年代,胡椒蛾又回到1900年前著色比例。

怎麼回事呢?

1900年前,所有的胡椒蛾都繁殖淺色和暗色後代,但淺色占多數。因為深色胡椒蛾容易被鳥類發現並吃掉,而淺色是更匹配環境的偽裝色,更容易成熟並繁殖後代。

但1900年後,工業發展,空氣污染,樹木變黑,使得兩種胡椒蛾境遇反轉。鳥類輕易發現淺色胡椒蛾,而暗色則幸免於難,並繼續繁殖後代。

1960年代後,《清潔空氣與反污染法》出台,造就了清潔的曼徹斯特,胡椒蛾體色也隨之恢復到1900年前的比例。

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暗蛾或者淺蛾,難道只要活下來就算進化?

我的結論:生物並非刻意往某個方向發展,物種的淘汰與演化是環境變遷的隨機選擇。

既然隨機,也就不存在所謂「進化」,只需要適應環境就OK。環境的多樣造就生物的多樣,也就無所謂先後之分。

人類文化也是同樣。西方和中華文化,都是適應各自本土環境,自成一套文化體系,二者同屬於人類文明成果,關係就像舒婷描述的兩棵樹。

這裡把中西文化提出來說,並非二元對立,只是以西洋為鏡鑒,從對比中更明確地勾勒中華文化的輪廓。其他文化體系也值得探究,但已非我力所能及了。

人與自然 VS 人與社會

破解了「單線進化」的固有觀念,我們還要面對另一個問題:中西文化如何自成體系?它們各有什麼特點和優勢?

我從塗爾乾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一句話反推作者的思維模式:

我們以社會事務為模型構想出來的觀念,是可以幫助我們去思考另一部分自然的。

可以看出,塗爾干是習慣於從人類社會生活出發去解釋自然的,與華夏「法自然之道」組織人群生活迥然不同。

沿這一思路分異回溯下去,我發現想研究宗教信仰和文化觀念,就不得不溯源到生產方式和生活關係。

因為歐美文化背景,長期以游牧為主要生活方式,游牧意味著人地關係分離,人與人之間合作緊密。為求生存發展,他們首先注重的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衍生出著名的社會契約論

而中華民族長期以農業耕作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人地關係固定,自然災患往往危及基本生存,因此,從自然環境中尋求規律以求生存發展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衍生出著名的天人合一文化觀念。

既然中西文明最初關注重點分別落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後來逐漸衍生出來的文化也就各行其道。現代許多概念看似可以通用,實則因為中西文化的前提和思路各異,若不釐清其中的差異,必然導致誤解和碰撞。

三年總結出此圖 非窮舉 僅供參考

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並非如一些西方研究者猜想的單線進化關係,而是不同文化系統中生髮出的文明脈絡。就像比肩而立的兩棵樹,各有其特點和進度,又同屬於人類文明成果。

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生產方式不同,導致思維模式完全不同,在此基礎上各自生長出一套自足的的文化生態系統,必須在文化生態整體背景下定位風水,才能獲得合理的解讀。

農耕生活-人地關係固定-安土重遷,於是擇居成為人生至關重要的大事;

取法自然,推及社會,於是有了一系列親近自然的風水講究;

源自中華農耕文化的整體觀天人合一理念,是形成風水之道的基本哲學依據。

加上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山勢豐富多姿,民俗文化多元共容,民俗信仰、生活理念都外化於風水。

可以說,風水可作為代表中華文化生態系統的直觀3D模型。

多神一黨 VS 一神多黨

有段時間夜貓讀書會討論激烈,大意是論民主政治在中國是否可行。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宗教和軍政是國家的兩條支柱,哪一方不濟,國家都會崩潰。僅觀察宗教信仰和軍政的話,中華文化屬於【多神一黨】,西方則是【一神多黨】。

總有人羨慕西方多黨制,又自卑到以為泛神信仰落後。

卻不知泛神信仰衍自農耕文明對自然多元化的尊重,

中央集權則是對泛神信仰的制約。

一張一弛,一抓一放,國才得以立,民才得以安。

西方亦然,游牧人群結成一定人數的聚落,向內聚合,對外排斥。這就要求形成統一的思想觀念,才不至於相互撕逼致死,導致文明消亡。於是一神論發揮了強大的思想控制作用。

生活中看似自由(多黨),卻全然沒意識到精神上的嚴密控制(一神),更改其中之一,就會產生巨大的變數。(個人推測,未經實證,請自行判斷)

當然,現在已不再是單純的農耕/游牧文明,工業文明、信息科技早已參與生產,所以現在的文化系統在原基礎上變數複雜。

當然,農耕、游牧文化系統,本身也一直處於動態變化中。我這些也只是徒勞的強為之說。

舉2個藝術栗子

中西文化系統分別植根於農耕/游牧生活方式,這樣說有點抽象,不如舉兩個例子來解讀生產方式對藝術理論的影響:

1.中國的民俗藝術往往有「熱鬧喜慶」的特點,這一特點是怎麼來的呢?

農耕勞作屬於勞動力密集型作業,對勞動力的需求,使得傳統農耕家族以多子多孫、人丁興旺為善好生活的標誌。家族人多意味著助力多、生活有保障、生存發展的機會更加充裕等。

「人多熱鬧,就興旺發達」這一觀念深深地烙在人們的心理之中,成為價值判斷的前提之一。

因此,民間戲劇多以熱鬧的伴奏、民間服飾、民間繪畫多以鮮艷豐富的色彩來暗示熱鬧喜慶,作為家庭生活觀念的潛在再現,引起人們的共鳴。

2.部分現代西方飲食和藝術依然保持著感官衝擊強烈、讓人印象深刻的特點。這種與中式藝術截然不同的藝術追求來自何處呢?

這或許與西方游牧生活的集體歷史記憶有關。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鼓勵群體成員具備冒險、勇武、不懼挑戰等精神,以便尋找新環境並遷徙到更加宜居之處。

他們崇尚勇武冒險、視挑戰為榮,這種價值觀代代相傳,至今還是西方藝術欣賞的文化前提之一。

沿著這一思路,可以展開分析的方面還有很多。(again, 以農耕與游牧生活方式作對比,絕非二元對立,還有漁獵採集等其他生活方式有待討論。)

知其來處方能明其去路,將根源分析透徹,有利於今天全球多元化情境下,多種文化之間的理解、交流與融合,有利於我們樹立文化自信,將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下去。

這篇發完,有段日子不方便推送了。本來還預備了七篇腹稿,只好等以後再說。

不知道啥時回來,但稍後更精彩!

感謝你的關注!還請坐等稍候了。

相關文章

【中西文化對比】

閑話「中國人的精神」時間規劃局:從「可以刷的長生」對比中西時間觀

【傳統文化】

龍應台:文化是什麼

讓月光更美的那首詩

天生悠閑:傳統文化中的「敬天」特色中醫世家傳人講座:四季福壽長 運在節氣上

【民間信仰】

【民俗】從「姓余的都怕老婆」說民間信仰的意義知道你為嘛不開心:關於信仰的終極思考

【風水】

未央風水札記 目錄寫給你的風水情書

順手點個贊吧!

推薦閱讀:

隱岐奈和諏訪子的淵源——折口信夫的日本「神明」觀
大家生活在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希望大家可以簡要描述一下自己所熟悉地區的生活習慣和習俗。?
蛇進家為什麼不能打?
剪子包袱錘被叫做「jiang jun bao」源自中國還是日本?
喝隔夜的水不好嗎?

TAG:風水 | 民俗 | 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