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韜略丨寶寶長得很像劉鑾雄

66歲的香港富豪劉鑾雄和比他小28歲的妻子甘比近日再添一個女兒。

「寶寶長得很像劉鑾雄」。

文 / 華商韜略 陳光

2016年10月12日,現身摯友鄭裕彤靈堂的劉鑾雄,帶著口罩,身形消瘦,佝僂著背影,要在兩人攙扶下才可緩步前行,下3級台階竟然用了六七秒的時間。

這讓人們很是為他的健康擔心。

但只是1個多月,他便又活潑起來。11月15日,他公開發布聲明,指自己已於兩年前同眾所周知的女友呂麗君斷絕關係,緊接著香港媒體就爆出,他已於18日同眾所周知的另一位女友甘比申請註冊結婚。

在此後不久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剛剛再當新郎的劉鑾雄還站上財富的新高度,以155億美元的身家,首度成為香港第四大富豪。

大病一場腎一換,他還是那個「大劉」。

那個在獅子山下,維港之濱,堆金積玉,一擲千金的「大劉」;那個長年站在奢華與八卦頂峰,那個錢場和情場的最猛狙擊手「大劉」。

【最有故事的最有錢人】

劉鑾雄算是香港有錢人里最有故事的,也是香港最有故事的人里最有錢的。他的故事,他的錢,跟他的人一樣,富有爭議、任性且邪性。

30年間,他一邊「掙大錢」,給財經界製造熱聞;一邊「花大錢」,為娛樂圈貢獻力量,關之琳、李嘉欣都曾是他的愛。

南北相望的尖沙咀和銅鑼灣,龐大的物業組合讓他躺著也能財源滾滾;毗鄰上環的港交所,留有他四度「狙擊」財閥的印記;白加道的豪宅,堆放著價值連城的藏品……

去年,許家印再度被推上首富位,跟庄的他一把就賺了超過150億。

他還有3架私人飛機,其中的波音787價值10億人民幣;為了博紅顏一笑,他送過市值逾15億港幣的豪宅,還拍下了I LOVE U、5、2222、I LOVE U 2等多個特殊車牌;他自言「不懂藝術,隨興趣買」,卻買成了《ART News》評選的「世界頂級收藏家」。

他不低調,也不怎麼講話,但過去幾十年,他「上盡」了各式頭條。有人關注他的投資動態,指望跟著他抓住財富的尾巴,有人則更關注他的花邊八卦。

【「混不好,就不回香港了」】

1983年的某個星期,劉鑾雄一口氣買了5輛法拉利。提完車之後,他突然想坐公交回家。

方才31歲的他已經是億萬富翁,旗下公司生產的吊扇雄霸北美市場。他回憶自己「像個暴發戶無所適從」,大把花錢卻生活過得沒滋味,找不到方向和動力。

往前幾年,他還是個充滿幹勁的創業青年。

劉鑾雄出生於商人家庭,父親經營吊扇生意,但家境只是比較殷實。加拿大留學歸來後,他向父親提議把生意做到北美,遭到堅決反對。那個年代,空調已是美國家庭的常備品,倒回去賣風扇,有點「不著調」。

但劉鑾雄很堅持。當時,家裡的生意主要在中東,市場逐漸飽和,他覺得與其「慢性死亡」,不如賭一賭其他地區。為了這件事,他和父親差點鬧翻。

父親還是不同意,劉鑾雄決定自己一搏。

1978年,他拿出全部資產1.7萬港幣,和朋友合資創立愛美高(Evergo),生產吊扇,專攻北美市場,最大的願望是存夠100萬、買套150平米的房子。

第一次出發去美國時,他和女友、後來的妻子寶詠琴說:混不好,就不回香港了。

隨後的事,不得不用運氣來形容。

上世紀70年代末,伊朗政局驟變,後爆發兩伊戰爭,石油危機席捲全球,北美掀起節約能源的風潮。加之經濟衰退期,懷舊風大起,愛美高生產的古典吊扇於是飽受追捧,一眾經銷商跑上門毛遂自薦。

短短2年,劉鑾雄的企業便發展至萬名僱員的規模並在香港上市,集資1.5億港幣。之後,他開始了「土豪」的表演,成了名車行、珠寶店、夜總會的常客,四、五十歲的人見到這位金主都要笑逐顏開,彎腰勾背地叫一聲「大劉」。

但這種日子沒過多久,大劉就開始了焦慮。吊扇的生意相對平淡,渡過爆發期後,市場增長放緩。做實業又比較辛苦,怎麼才能繼續玩點刺激的呢?

【股市「四槍」】

1984年,劉鑾雄與公司另一創始人產生矛盾,性子剛硬的他直接宣布離開,將股份轉讓給基金公司,然後攜巨資下野。

他的出走,讓愛美高股價大跌,從4元跳至0.7元。

但劉鑾雄並沒有走遠,股價跌到低點,他便在市場上拚命吸納公司股票,半年後,他聯手基金公司殺了一記回馬槍,再度掌握公司控制權,將另一創始人擠出局。

一進一出,大劉不僅牢牢掌控了愛美高,還賺得2億港幣。

最重要的,此役令他嘗到資本遊戲的甜頭。

相比賣吊扇,股市雖然風險大,但是收益來得快,也刺激。隨即,大劉調轉船頭,轉身成了令老牌港企聞風喪膽的「股市狙擊手」。

所謂「股市狙擊」,是符合法令但令上市公司控股方憎恨的一種行為。通常的手法是: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控制權不穩,而該公司的資產值又很高時,先在市場上吸納相當股份,然後提出全面收購,迫使對方以高價買回自己手上的股份,或是將整間公司易手,進而從中賺取利潤。

1985年到1987年間,劉鑾雄先後出擊了四家公司,目標分別是能達科技、華人置業、中華煤氣,以及香港大酒店,四戰四勝。

其中,中華煤氣是「四叔」李兆基的產業,李兆基曾是亞洲首富,有「亞洲股神」之譽。初出茅廬的劉鑾雄「太歲頭上動土」,購入800多萬股份後賣給基金,獲利3400多萬港元。

華人置業則是劉鑾雄的代表作,一戰後,他將這家擁有93年歷史的華人老牌企業納為己有,直到今天,該公司依舊是其馳騁資本市場的旗艦企業。

將「狙擊劉」名頭推向頂峰的,是香港大酒店一役。

大酒店集團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酒店企業,旗下擁有半島酒店、九龍酒店、淺水灣酒店、山頂纜車等多個品牌,歷來為老牌英資、財閥嘉道理家族和梁仲豪家族所掌控。

1987年初,劉鑾雄聯手林百欣從梁仲豪家族手中買下大酒店34.9%股權。但是在管理權問題上,他們受到米高-嘉道理的歧視,無法爭取到董事席位。

為了出口惡氣,劉鑾雄寸步不讓,和米高-嘉道理從股東會議一直「打到」香港收購及合併委員會,鬧得滿城風雨。最後,嘉道理家族出資收購了股權,劉鑾雄獲益1.36億港幣後退出。

這場「中英會戰」,也被寫入了香港歷史。

在老牌財閥面前,劉鑾雄展現的膽略和財力令人刮目相看。賺了嘉道理家族的錢,他還覺得委屈,稱自己只是為了合法權益「被迫還擊」。

這之後,大劉在股市的風頭一時無兩,凡是他涉及的股票必然大漲。期間,市場盛傳劉鑾雄將收購東亞銀行,對方的股票便如脫韁野馬般飆升。

上世紀80年代末,劉鑾雄又多次出手,氣吞萬里如虎,控制的上市公司多達5家,被視為香港候補財閥。

但當一眾股民緊盯著他時,他卻放下狙擊槍,開始瘋狂「掃樓」。

1987年末,劉鑾雄連續買了銅鑼灣、灣仔三棟寫字樓,此後,他多次在地產低迷期抄底,先後買下了銅鑼灣地帶、灣仔電腦城、尚翹峰,以及香港最高的購物中心The One等多棟物業,被譽為「銅鑼灣鋪王」。

【「對別人好點,不會吃虧」】

一手金融、一手地產,作為後生,劉鑾雄比李嘉誠、鄭裕彤、李兆基小半個輩分,但「江湖地位」隱隱與這些前輩平起平坐。

按照常理,股市狙擊手又稱「綠色敲詐」,很受企業主排斥。但貼著這標籤的劉鑾雄在香港企業家圈子裡卻很吃得開,朋友多多。

這一方面是因為大劉有眼光、有資本,另一重要的原因則是他行事「很義氣」。

多年的娛樂新聞中,劉鑾雄留下了兩個標籤:好面子、重情義。

和他傳出緋聞的女性,大多獲得了其饋贈的豪宅、名車,以及拍賣會上動輒過億的名貴珠寶。甚至,華人置業4個執行董事,有兩個是他女友的姐妹。

他說,「對別人好點,不會吃虧」。

做生意,他也是這樣。熟悉的人稱,大劉有時候不太看重投資回報,更講究「有錢齊齊搵,有難齊齊當」(粵語,意思有錢一起掙,有難一起擔)。

2008年四五月,在香港,有幾位富豪經常聚在一起鋤大地。

牌局的主角,除了劉鑾雄,還包括新世界發展的鄭裕彤、英皇的楊受成、恆大的許家印、以及中渝置地的張松橋。

其中,鄭、劉同盟多年,聯手的投資多達幾十項。楊受成和內地往來頻繁,結識不少民營企業家,常為兩地間投資牽線搭橋。

被稱為「重慶李嘉誠」的張松橋,和劉鑾雄關係甚密,後者私下昵稱他為「阿嬌」。

早年,張松橋先後買下山頂道1號和歌賦山道1號兩處豪宅,便是出於劉鑾雄的提議和幫助。去年8月,媒體誤傳馬雲以15億買入香港白加道22號豪宅,後闢謠真正買主是張松橋,而不遠處的白加道31號,便是大劉的宅邸。

幾次牌局,牌桌上的錢很少,但牌桌下牽涉的利益甚廣。

當時,上市被迫擱淺的恆大四面楚歌,隨時可能倒下,許家印急需資金填補缺口。由楊受成引薦,他結識了另外幾位「牌友」。

牌局的結果,眾所周知的是,2008年6月,鄭裕彤聯手科威特投資局、德意志銀行和美林銀行,斥資5.06億美元入股恆大,幫許家印渡過難關。

鮮為人知的是,劉鑾雄投資恆大的錢,比彤叔還多。

去年,許家印再度被推上首富位,大劉一把就賺了超過150億。

【金融危機,身家暴漲3倍】

香港有個「大劉從不做虧本買賣」的說法。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禍及香港,富豪們損失慘重。當時,劉鑾雄已習慣以其他人的名義進行投資,因此外界並不清楚他「流了多少血」。

但1年後,風暴仍未平息,能夠大手筆投資的人很少,劉鑾雄旗下的華人置業卻相繼投出了逾10億美元,證明這場災難並未使其傷筋動骨。

其中投資金額的大部分,流到了內地。

大劉對內地並不陌生,早在1987年,他便與保利合作,投資了北京首個外銷住宅單位北京麗京花園及其後的北京希爾頓酒店。

1998年起,劉鑾雄開始大規模投資內地地產,項目遍及十幾個城市,累積投資超過200億元。單單投資成都的金額,就超過了100億人民幣。

「北京、上海的很多項目都是十幾二十年前地價很低的時候買下的,成都項目地塊也是7年前買下的,光是土地就已經(漲了)4、5倍了。」他說。

2012年後,他便停止在內地買地,因為地皮都「好貴」了。2015年,他乾脆將內地的一些地產項目賣給了恆大。

劉鑾雄從未受過系統性的投資學習,投資選擇大多出於直觀感受。總結自己近30年投資生涯,他最大的成功經驗是:低買高賣。

尤其是不追高,也不高價持有,地產如此,股市也如此。

他說,除此之外,他再沒其他方法。

不追高,不高價持有到底有多重要?

2007年最後一天的派對上,劉鑾雄告訴朋友:手上的股票可以賣掉了。進入新年後,他在半年內不斷減持手上的股票,幾近清倉。

2008年12月31日,華人置業公布的信息顯示,公司在當年的投資項中,有36億港幣的收入凈額。

這一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恒生指數同比大挫48%,李嘉誠和李兆基等精明大佬都賠了錢,相較之下,劉鑾雄的成績好得「不合情理」。

而當別人一邊心驚膽戰地觀察市場,一邊艷羨他能賺得大把鈔票時,劉鑾雄又把持有的現金拋了出去。

2009年3月,他開始收購歐洲金融企業的債券,包括渣打銀行、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以30-60元的價格,吸納了大量面值100元的債券。

風暴平息後,投資者回歸理性,市場價格靠攏面值,劉鑾雄又大賺一筆。

在這場人人自危的風暴中,他的資產逆市飛漲。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他的個人身家是21億美元。經濟動蕩的4年後,2011年,他的身家漲了3倍多,變成65億美元,而到了2017年,65億美元已經變成了155億美元。

【不變的形象】

極具傳奇性的商場和情場成績,將劉鑾雄變成了複雜的謎題——雖然曝光率大,但是外界知道得越多,謎底就越不清晰。

2012年,劉鑾雄捲入澳門「歐文龍受賄案」,被澳門初級法院裁定行賄罪成立。

因為香港與澳門之間未有引渡條款,劉鑾雄只要不涉足澳門,就可免除牢獄之災,但消息傳出後,他不可避免地辭去了在上市公司的一切職務。

華人置地也因此收縮戰線,退出一些項目。

就在外界以為大劉將就此倒下時,2015年,他的身家漲到了109億美元,位列香港第六。其控股企業的主要業務:地產、零售和投資三個大項,無一虧損。

香港媒體如此報道這次判決對他的影響:在澳門法院開審的時候,大劉正帶著女兒在灣仔的福臨門吃飯。

這樣的情況,不止出現在「金融危機」和「法律」層面,即便是風雅的藝術收藏,和正能量滿滿的慈善,一旦和「大劉」產生聯繫,都變得有點「怪怪的」。

他有一筆價值龐大的收藏品,美國的《ART News》將他評為「全球十大藝術收藏家」,排名第六,他還覺得自己被低估了,「能排到前三」。

▲劉鑾雄的藏品:上圖為保羅-高更的《清晨》

但強調自己可以排到全球前三的同時,他又強調說自己不太懂藝術品。他做收藏的手段是,只要「夠好,夠靚」,有錢就買,是口味最雜,也最粗暴的一個。

他對收藏也沒有什麼物質或精神寄託,就是單純追求買到漂亮東西的滿足感,收到一件喜歡的藏品,他能開心好幾天,「做生意賺錢都沒這麼開心」。

在慈善領域,劉鑾雄也做了不少事。早年賣風扇的時候,他便創立「劉鑾雄慈善基金」,多年來,僅針對內地的捐款,金額就超過20億港幣。甚至,他的前女友呂麗君,現在都是以慈善家的身份行走於世。

不過,對劉鑾雄來說,收藏、慈善什麼的,都沒有他風花雪月的故事「精彩」。關於這些,市面上有太多的報道,比如李嘉欣、比如關之琳,比如和現任妻子甘比,以及現任妻子在還是女友時,多個女友之間的鬥爭,這裡就不說了。

2016年,劉鑾雄生了一場大病,換腎之後,他和候任多年的女友,38歲的甘比結了婚。當時,媒體就猜測他是為了給甘比及其子女財富,所以才這樣安排。

果然,婚後不久,他就以健康理由,將華置50.02%股份分給了甘比一對子女,讓甘比的身家暴漲至超過500億元,成了香港女首富。

這絕對是真愛。

後來,劉鑾雄說自己早已洗盡鉛華,現在最大的樂趣是陪伴家人。母親去世前,他每個禮拜都會帶她去其最喜歡的福臨門吃飯,還會叫齊弟弟妹妹一大家子。母親去世後,他大部分空餘時間都花在陪伴年幼的子女身上。

但在輿論眼裡,他並沒有變化,其花花公子的形象,早已「固化」。過往的緋聞對象有新聞發生時,他的舊聞總會被牽扯出來報道一番。

即便是在輪椅上,就「浮世大亨」這個稱謂而言,依然沒人比他更配。

到今年甘比再為他生下的這個女兒,劉鑾雄已有7個子女。其中包括,與已故前妻寶詠琴,已分手前女友育有的4名子女,他的商業旗艦華人置業則由長子劉鳴煒出任主席兼行政總裁。

跟劉鑾雄相比,劉鳴煒就簡單多了。他2001年於英國倫敦結婚,妻子Wendy是他的同學。劉鳴煒感情簡單,生活也簡單,經常搭地鐵出行。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推薦閱讀:

2018年全球經濟的三大威脅:央行、貿易與泡沫
神秘的「代工帝國」鴻海精密與郭台銘的成功三部曲
送你一個賺錢好方法,抓住春節這幾天,輕鬆賺萬元
物產豐富的拉丁美洲,為什麼始終發展不起來?
獵金集團上市服務團隊爆光!獵金集團獵金影視新片啟動!

TAG:劉鑾雄 | 財經 | 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