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喜樂,如意富春 | 觀影《南極之戀》

作為原著《南極絕戀》的粉絲,看完這部電影《南極之戀》,我的評分是7.5分。

之前寫過書評,所以這篇影評懶得再講故事、搭線索了,分享幾個我留意的點:

1、電影是有瑕疵的,而且是那種能明顯感覺到的瑕疵

比如,開頭不久,飛機出現事故,墜落在南極冰面上,富春先醒,後拖出如意。在這個情節中,電影出現了紕漏,即如意的腿腳被卡住了,拼盡全力拖出後,就由富春拉著、背著上路了。直到從山上滾落,如意才第一次說出「腿骨折了」。

這一段讓我看的十分尷尬,飛機出事,或多或少都會受些跌打扭傷,但對如意的傷情,電影開始缺一處清晰的點明,容易讓不熟知原著的新觀眾產生誤解。因為這對於鋪墊後面人物關係和立場,十分關鍵。

當然了,原著小說里不存在這個問題。

2、電影是簡化版的小說

整部電影看下來,前半部分情節有點緊,後面漸漸舒展開了,可能與後期剪輯有關。作為改編,在2個小時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須要有取捨。

《南極絕戀》的改編難度在於,只有兩個人物,而且故事是由時間性上並不連貫的情節推進的。在原著小說中,之所以沒有問題,是因為有大量的心理描寫。但在電影里,人物對話是有限的,肢體動作也是有限的,怎麼來表達內在的情緒,不可能來一段又一段的大旁白吧。

所以,以時間為線,電影故事就顯得單薄一些。

3、主演演技太紮實,撐起了整部電影

當一部電影僅有兩名主演時,算上那隻企鵝也才三個,毫無疑問,演員的演技將對電影起決定性作用。

非常聰明和值得稱讚的選角,男主趙又廷,女主楊子姍。

由於是南極拍攝,整個劇組包括兩位主演,都接受了長時間的相關培訓,到達南極後,中國南極科考隊更是全程輔佐指導。

趙又廷飾演的富春,非常具有挑戰性,也吃了最多的苦,以至於趙又廷頂著7級風雪狂呼「不虛此行!」趙又廷將富春的土豪氣、痞氣、迷信、堅韌和善良展現的淋漓盡致,尺度也把握的非常好。絕對的演技在線。

楊子姍飾演的如意,冰清玉潔的學術女神,對南極研究頗深,地理功底紮實,也有女生對愛情的浪漫憧憬,隨身攜帶《泰戈爾詩集》。楊子姍真的非常適合這個角色,前半段有點冷,但如意就是這樣子,她從一開始就對富春這樣的世俗土豪嗤之以鼻。可能會有觀眾覺得如意說話太官方,但這正體現出如意對自己熱愛的學術的嚴肅認真,也微微折射出這個女孩獨立的自尊心背後其實很需要安全感。

4、電影《南極之戀》的英文譯名為《Till the End of the World》

直到世界盡頭,打籃球的夥伴們看到這個名字會不會串台呢?

但一想想,南極,也確實算得上世界盡頭了。

5、電影背景音樂為久石讓原創製作

有沒有很驚喜呢?

6、關於企鵝「小胖」,是不是太誇張了?

在原著和電影里,都出現了企鵝「小胖」,很明顯,電影這部分是後期製作的效果,但實際看起來,並不突兀。

個人覺得,可以接受這樣的南極情節。「小胖」在後面30來天的出現,有助於讓如意這個人物鮮活起來,原來她不止冷冰冰,也和多數小女生一樣,喜歡可愛的小動物,善良有愛心。小胖的出現,也讓每天獨自忍受等待煎熬的如意,有了些許歡喜。

更重要的是,小胖推動了故事節奏的發展。

在電影里,最後是小胖帶領富春找到了科考站。而在原著里,富春得了雪盲症迷失在暴風雪裡時,正是小胖一路帶著富春回了家。

7、幾處露戲,合不合適?

在整個故事裡,如意一直是一個自尊心非常強的姑娘。所以,可想而知,一開始她因為腿骨折沒有行動能力,需要接骨、需要吃喝拉撒,這些都得拋下自尊讓富春照顧。

有一個非常精彩的情節,電影卻讓我很失望。

富春為了釣魚掉進海水裡後,濕漉漉回來後幾近凍成冰人。這個情節出現在中後期,也是讓富春和如意關係升級的一個關鍵情節。

但是在電影里,當富春如雪雕版進屋栽倒在地時,如意的表現「相當淡定」:呼喚幾聲,然後冷靜地給富春脫下濕衣服,後用自己的體溫給富春取暖。

太淡定了!即便如意是一個學術訓練有素的研究員,在苦苦等待唯一的希望回來時,在看見如雪人般凍得不成人樣的富春時,如意心裡那道一直以來橫亘的堤壩崩潰都不為過。

事實上,在原著里,這一段非常出彩,如意表現遠不是電影這般,我不太理解導演為何這部分如此安排,確實很失望。本來一段非常自然感動的戲,現在單純從電影看來,如意脫衣溫存的畫面彷彿給人一種輕挑獻媚之感。

8、關於泰戈爾的詩

無論是前不久的《無問西東》還是這部《南極之戀》,都出現了泰戈爾的詩。

不知道這算不算中國大陸觀影內容由搞笑段子升級為人生意義的考究,但我依然懷疑,這樣的詩歌安排在市場上並不討喜,甚至會被扣上「矯情」「做作」的帽子。

可能是我太過悲觀了,我相信如果中小學教材里不強制出現李白杜甫,超過一半的全國人民根本就不想知道那倆到底是誰跟誰。

詩歌,承載著生命的旨意。但商業電影不喜歡無味地探索意義,所以也不歡迎詩歌。

如果你看到一部中國商業片里竟然涉及到三首以上的詩,那麼還是關了吧,那肯定是為了裝逼。

9、關於原著和改編

這是一個恆久的話題了。但我認為卻沒有什麼太多的商量性。

改編的影視作品,不可能超越原著,頂多打平。

一般來說,能拿來改編的原著,都差不到哪去。討論原著和改編,實際上是在論證「文學」和「影視」。

我認為影視作品不可能超越文學原著,理由在於:

文學是發散性的,影視是聚焦型的;文學呈現的是抽象,而影視化的目的就是化抽象為具象;文學給了人們無限的可能,而影視作品給了人們一種具體的可能。以有限對抗無限,以某種指定對抗千人千面,以強制力對抗想像力,能贏嗎?

偶爾也會贏。比如《還珠格格》相信全國人民都看過,相比之下,並沒有多少人熟知瓊瑤的原著小說。當然,這也與不同媒介的傳播屬性有關,影視化雖然犧牲了無限性,但就勝在易接受、易傳播啊!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10、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愛是最危險的不安定因素,謝謝你又一次證明給我看。」

作為探長,在這個荷爾蒙泛濫的時代里,我對「愛」一直保持著相當程度的警惕。

但在南極這片企鵝都能成為第3主演的世界盡頭,某種程度上,讓我放下了過往的警惕。

我不認為這輩子會有人駕著七彩祥雲來娶你,因為你其實誤解了這句話,對於紫霞仙子來說,那個駕著七彩祥雲來娶她的人,並不是猛然間橫空出世的,而是她五百年前就已經認識的那個人。

既然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那憑什麼要求從天而降一個跟你從生辰八字到脾氣口味都完美契合的那個人呢?

如果人人都能學好概率論,相信這世間的愛情會簡單很多。

但愛情再簡單,也是偉大的。因為在遇到那個人之前,你從來都無法保證自己信誓旦旦的期盼標準會不會有朝一日狠狠打臉。

希望打臉,也是幸福甜蜜的打臉。

平安喜樂,祝各位都擁有美滿的愛情,and,cherish。

推薦閱讀:

南極融化了怎麼辦,從一個圖樣圖森破的模型說開去(一)

TAG:南極之戀電影 | 南極 | 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