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如來都地圖炮,你只能做規律里的例外

生在江湖間,要忍地圖炮。

流落在出生地之外生活和工作的人尤其如此。

開地圖炮的人很多,比如《西遊記》里的如來:

「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凶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這是盂蘭盆會上如來對南贍部州的差評。這裡他說自己西牛賀洲的人很好,其實也未必。

剛才看我的朋友傅斯鴻寫的四大名著的地理,他找到了佛經里釋迦牟尼對四大部洲的原話。

《長阿含經》上說,東勝神洲有三事殊勝:土地極廣、極大、極妙。南瞻部洲的人民勇猛強記而能造業行、能修梵行、有佛出世其土地中,因此三事勝於其他三洲及諸天。西牛賀洲也有殊勝三事,即:多牛、多羊、多珠玉。北俱蘆洲有種種美妙的山林、金銀器物等,並且為大眾共同所擁有,沒有搶奪、爭執,更沒有盜賊、惡人、鬥爭的事。居民壽足千歲,命終之後,便往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於四洲中果報最為殊勝,但是由於沒有佛出世,因此是學佛的八難之一。

同樣是開地圖炮,吳承恩老師筆下的佛祖說南贍部州的話全是負面的,阿難尊者記錄的佛經大多是表揚性的話,吳老師塑造的如來,就有電視直銷的氣息。

在《西遊記》里,菩薩和烏雞國王相愛相殺,一下子就把佛祖吹的牛給戳破了。

菩薩道:「你不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來此,成了功績。」

行者道:「你雖報了甚麼一飲一啄的私仇,但那怪物不知害了多少人也。」

文殊菩薩變成了老和尚,去化齋點化,其實有考察幹部的意思,結果烏雞國國王(他是西牛賀洲的人)做了一道「冰鎮菩薩」的大菜。不過還好,報復是在一人身上的。

後來的鳳仙郡,玉皇大帝則是典型的地圖炮了,郡侯和他媳婦吵架,把齋供的桌子推翻了喂狗,結果玉帝發火了,整整三年不下雨,把一城一地的人都恨上了。

其實這種施怒於一城市的人很多,比如中學課本上說的那個《死海不死》的故事,和索多瑪城都是如此,兩個故事都是差不多了,城中人愛搞同性戀,上帝派天使下去,遭到性騷擾,然後上帝一怒開地圖炮,就把全城的人都毀滅了。跟蘇三的觀點差不多,洪洞縣裡沒好人。

大多數的壞人都是用地名來命名的,比如法利賽人,索多瑪人,換句話說,新約、舊約,開地圖炮的時候都毫不含糊。至於中國上古的諸子寓言里,那些蠢事都是「一個宋國人一個楚國人一個鄭國人」,總之大多數的蠢事,都是外國人乾的,本地人在本地,永遠聰明絕頂。

後來在伏爾泰的作品當中,上帝要仁慈得多,先知去找上帝劃價,如果能有五十個好人,要不要毀滅?上帝想了想,不要。那二十個呢?不要。十個呢?不要。一個呢?有一個好人,就不毀滅。

於是真的找到了一個好人,上帝的地圖炮沒有開成。皆大歡喜。我們說文藝復興到思想革命是件偉大的事情,就是這一點一滴的描繪上表現出偉大的——跟神可以劃價了。

地圖炮最大的好處就是省力,上帝要去鑒別十幾個好人,二十幾個好人,查檔案,看監控,煩死了,直接一城毀滅掉,就很省力。同樣,你要在交往中鑒別一個人的好壞,要日久見人心,那不如用點簡單粗暴的法子,不和某省的人交朋友可能會錯過一個好朋友(這種概率很低,因為交上一個好朋友的概率就是百分之幾)。但是如果能把更多不喜歡的人排除掉的話,就是一個划算的買賣,歧視,能夠節約成本。

這不是說明歧視好,而是說明對一些智力不高、能力有限、缺乏判斷能力的人來說,用歧視的方式解決問題已經是他們能想像的最好主意了。

至於如果不幸在被歧視的一端,除了好好做人之外沒有什麼更好的法子,籍貫只是無數通行證當中最弱的一個(臉,顏才是最強的),好的人品絕對才是信用卡當中最強最強的。多感受幾次例外,歧視者也就會逐漸把自己的規律打破。

當然這不需要被歧視的你去操心拯救,讓他自己吃虧去就好了。

記得咂摸一下歷史上的釋迦牟尼是怎麼稱讚南贍部州人民(西遊記里的中國人,現在被許多佛教人士認為就是地球人)的吧:

勇猛強記,能造業行,

勇猛強記,能修梵行,

勇猛強記,有佛出世其土地中,

因此三事勝於其他三洲及諸天。

勇猛精進,善於學習,能創造、能自我管理。能夠向自己的精神世界深處探索,有真正覺悟的人努力在這塊土地上幫助大家。

這就是地球人的好處。

他連著說了三次「勇猛強記」,真是讓人說佛教出世、消極都不好意思了。

瞬間覺得佛祖好文藝,對著養育他的土地唱著:

我在這裡歡笑

我在這裡哭泣

我在這裡活著

也在這裡死去

如果還有人覺得你是外地人而歧視你,大可以指八寶山的方向。

「我沒有生於帝都城,但我會和你一樣歸於八寶山。我一樣熱愛今天的藍,厭惡昨日的霾。大叔,願意坐下來,聽聽這個外省來的青年在說什麼,想什麼嗎?」

也許他會淚流滿面,但更常見的回復是:

「少廢話,明天再不交房租,你就給我搬粗去!」

要保證不受歧視,還是得努力點,首先不缺錢。

熊太行,前雜誌主編,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心理諮詢師。想看更多人際觀茬、經典解讀(金庸、西遊、權力的遊戲),來公眾號仕圖找我。

推薦閱讀:

古代的長城究竟是怎樣運作的?
地理答啦:情侶出去旅遊,都應該男朋友出錢嗎?
地理這門學科有多有趣?
捷克隕石真的有那麼邪乎嗎?對身體有那麼多好處?
為什麼廣東省不大力發展韶關?

TAG:人際交往 | 心理學 |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