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方法千千萬,從這幾個方面看最準確!

關於識人的重要性不必多說了,可以說90%的遇人不淑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識人方法有問題。還有人不少人非常容易惹怒別人,看不懂別人臉色,今天就來談談如何有效且準確地去識人這個話題。

關於方法論,我想每個成年人都有一套心法,無論是看星座看血型也好,還是多聊天多接觸硬套人際規律也罷,大家應該明白一個問題,很多時候,我們看見的別人的形象是經過其精心偽裝的,而想要透過一個人的行為看本質,就一定要學會跳出他給你演示的這個人設。換句話說,你想要不走入別人的人設迷霧裡,最簡單的方法是自己腦子要轉,別給別人帶著跑,很多事情你要去推測為什麼他會表現成這樣,如果我是他,我會不會這樣,如果他和你表現的不同又是為什麼。接下來我們來討論幾個我認為切實有效的識人思路。

一、結合其社會地位來看

前兩天看了一個視頻,是關於格力集團女老闆董明珠的訪談,裡面有一幕我印象真的特別深,就是在公司拍外景時她當著主持人魯豫和很多領導包括攝像機的面非常凶的因為一個很小的事罵一個公司人員,那架勢我覺得那個女員工可能都要哭了。視頻的最後,魯豫總結的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大意是,我們一般人在外人尤其是公開場合會想表現的比較親和好相處,而董明珠女士就完全不想隱藏自己的強勢。

我們來思考一下,把董明珠按照一般人來分析,假設看她生肖血型星座什麼的都說她是一個不強勢很隨和的人,這個推測的可信度有多少?

但什麼都不想,只結合她的社會地位來看,她一個女商人,一個女領導,手上有多少資源,掌握了多少權力,光這點就能得出她的思維、她的性格、她的脾氣,她跟普通女人肯定是不一樣的,尤其是想要在眾多男性里脫穎而出,不強勢沒氣場是不可能的,甚至我可以就此總結出,百分之九十的女領導都是強勢的,如果你覺得不強勢,說明你和她並沒有競爭或是利益關係,分析人物性格不要平面的去看,而是放到立體的把他放入社會地位里去看,真的是既準確又簡便。

另外我是堅定的相信人的性情會隨著地位的不同而改變,想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其實是非常艱難的。

二、結合人物人設方面來看

還是董明珠,有個片段是訪談現場一個女士問董明珠對兒媳婦有沒有什麼要求以及她兒子的擇偶標準,這個時候董明珠表現出的是一種充滿幸福的慈祥神態,很明顯,這個時候她是作為一個母親的角色在回答問題,這個時候就是通過她的人設去推測她是個怎樣的人。甚至也由此可以推得和百分之九十的母親聊起優秀的孩子時她都會是慈愛可親的。

關於人設我想起來我的一個高中歷史老師,長得非常漂亮,讓我至今印象都很深,但是她作為班主任非常嚴厲和強勢,同學都很怕她,在班上幾乎沒看見她笑過,可是她私下在辦公室里又是一個邊吃零食邊看劇愛和別的老師聊天開玩笑的隨和形象。見過這兩個場景的同學都非常不可思議,我認為這就是非常典型的根據人設來改變性格,俗稱「逢場作戲」,大家不要覺得這個詞很遙遠或者是神經分裂之類的,因為這種情況幾乎每個人身上都存在。

我打個比方,那個你看不上的苦苦追求你的男生很有可能是別人的男神,同理你也是,對喜歡的人無限縱容,對不喜歡的人遙不可及高高在上,你在父母面前和在朋友面前也是兩個人,這就是人的多面性,真的是非常正常且常見的。

認識到這點,我們就應該學會通過這個人的人設去思考他的行為,水平較高的人甚至可以利用別人的人設來控制對方,這點大家要注意防範。

三、結合其圈子、職業來看

同一圈子的人很多觀點和行為方式是極其相似的,所謂人以群分,以前看見一個知乎問題問如何鑒別渣女,高票答案是通常綠茶婊的朋友都是綠茶婊。把人放進一個群體里,行為方向就能大致看個清楚了。

另外有一些生活經驗比較多的人,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做推銷的人、做領導的人、做生意的人等等,因為很多職業的從業者身上有一些特質是相同的,比如我發現做生意做得好的人都是非常精於算計的,而且一定是利益為先,而做銷售的特別擅長鋪墊和拉近距離,那麼反過來,根據這些特質推測這類人的言行舉止是非常可行的,比如你知道他是做生意的,那麼盡量去減少和他有利益糾葛,因為他很看重這個,很有可能會因為利益影響到你們之間的感情。

四、不要把人強行歸類,沒有絕對的好人壞人

只要是人這個物種,都是遵循一定規律的,絕對的聖人多半是傳說,現實世界裡,人都是時好時壞的,標榜自己是大善人多半是謊話精,既然明白這個理,就不要去強求別人去做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或是去擁有你都沒有的品質。

很多人因為識人錯誤而導致的失敗,原因常常和別人沒關係,而是因為你對他產生了心理學上的刻板印象,這會讓你防不勝防。

我打個比方,你認識一個男生,你發現他是一個很老實可靠的人,於是你一直帶著這個印象和他相處戀愛結婚,後來他出軌了,你一定會覺得世界觀都轟然倒地,被全世界欺騙了。而假如你一開始就沒覺得他多老實,那他出軌你是不是會覺得也在情理之中,你也不會那麼懷疑人生?

實際上我記得張愛玲說過一句話「人只要拿更好的東西來換絕對都會換」,我真的是深以為然,因為這就是人性,不要給人強行貼標籤,這個世界上怎麼可能有絕對老實忠誠的人呢,換句話說,排除感情因素,你有更好的選擇不換真的是聖母心過剩腦子少根筋,所以不要試圖因為任何事情給一個人定性,不然你會發現,你的世界觀一直在顛覆,好像全世界人都在騙你,實際上是你自己非要用一個個人主觀濾鏡來識人。

既然沒有絕對的好人壞人,也沒有絕對的優秀品質,那麼我的建議是尋找共同利益,才能讓你們走的更長久,因為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交換,只要你能保持你的價值不貶值,那麼一定不會輸得太慘。

好了,就寫這四點,最後總結一下:

1.結合其社會地位來看

2.結合人物人設方面來看

3.結合其圈子、職業來看

4.不要把人強行歸類,沒有絕對的好人壞人

當然,寫了這麼多,最有效最準確的方法還是多見人,人見得多了,想看不清都難,但不到一定歲數很難做到閱人無數,在這之前把以上四點記牢絕對是對你非常有利的。


推薦閱讀:

投稿和私信喵大師的同學,請看看這裡
論請客與AA制的適應場景
為什麼你和人的關係,比你和蛙的關係要累?| 研究:快速判斷一段關係是否健康
所謂成長,就是得罪得起任何人
犯錯者的自我修養與借車這件小事

TAG:識人 | 心理 | 人際交往 |